中药古今研究:密蒙花
一、典籍摘要:
《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痘及疳气攻眼。”
《本草经疏》:“密蒙花为厥阴肝家正药,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麸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痘疹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本草求真》:"密蒙花,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
《药性歌括四百味》:“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虚翳青盲,服之效速。(酒洗,蒸过晒干)”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微寒,入足厥阴肝经。清肺润燥,明目去翳。”
“密蒙花清肝明目,治红肿翳障。庸工习用,不效也,治病不求其本,不解眼病根源,浪用一切清凉发散之药,百治不得一效,此庸工之所以庸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肝经。主青盲肤翳、赤涩眵泪、赤脉贯睛,又主小儿麸痘及疳眼。酒浸一宿,蜜拌蒸,晒干用。
《冯氏锦囊秘录》:“密蒙花,专入肝经,除热养营,去翳膜青盲,眵泪赤温,消赤脉,贯睛内瘴,疽毒侵背外遮,疳气攻眼,痘毒攻睛,畏目羞明,赤肿多泪,并臻神效。”
“主治(痘疹合参) 功效用前,治痘后目翳赤涩,须择净花,以酒蜜蒸之,晒干用,俱味薄于气,必佐以血药为良。”
《饮片新参》: “清泄肝热,治目红肿痛。”
《药笼小品》:“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肤翳赤肿,眵泪羞明,小儿疳气攻眼。
《本草备要》:“润肝,明目。甘而微寒。入肝经气血分。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肤翳,赤肿眵(音鸱。眼脂)泪,小儿疳气攻眼。”
《本草害利》:“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音义,眼疾也),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善疗眼疾,外无他用也。”
《本草衍义》: “ 甘、平、微寒。入足厥阴经。去肝家之燥热,消风眼之赤脉,青盲及疳气攻目,亦可施治。配川柏根,治障翳。酒浸,取出晒干,蜜蒸用。”
二、现代研究:
1、成分: 现代研究主含蒙花苷、芹菜苷、刺槐苷、木犀草苷、密蒙花新苷、木犀草素-7-0-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蒙花苷不得少于0.50%。
2、作用: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降血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泪腺细胞凋亡等作用。
3、药理:刺槐素与槲皮素相似,有维生素P样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减轻甲醛性炎症,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并对小肠有某些解痉作用,还有轻度的使胆汁分泌增加和松弛胆管作用;此外,还有轻度利尿作用。
备注: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参见"梦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