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牛蒡子
一、典籍摘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
《名医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
《珍珠囊》:“润肺散气,利咽嗝,去皮肤风。”
《本草备要》:“消斑疹毒。”
《本草纲目》:“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和咽喉,理痰嗽,消斑疹,利二便,散诸肿疮疡之毒。”
《本草经疏》:“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
《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病,颈项痰核,血热痘,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本草正义》:“牛蒡之用,能疏散风热,起发痘疹,而善通大便。”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风湿瘾疹盈肌,咽喉风热不利,诸肿疮疡之毒,腰膝凝滞之气,润肺止嗽,散气消痰。酒拌蒸,待有白霜出,拭去,干焙捣用。
《主治秘诀》及东垣皆云牛蒡子辛温,故能入十二经而通散也。洁古云“吞一枚,可出痈疽头”,亦表其辛散之功耳。《本草》言其性平,误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牛蒡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甘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牛蒡气平清热,味辛散郁,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矣,所以明目。中者阴之守也,人身阴阳,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气下降则阴生,所以补中也。
风伤于卫,卫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则皮毛解散,所以除风伤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经。清风泻湿,消肿败毒。
牛蒡子发散风湿,清利咽喉,表隐瘾疹郁蒸,泻气臌水胀,历节肿痛之症。庸工习用小儿疹病。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牛蒡苷、牛蒡醇、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胡薄荷酮等,另含有类胡萝卜素、脂肪油、维生素A、维生素B及生物碱等。《中国药典》规定:含牛蒡子苷不得少于5.0%。
2、作用: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3、药理:煎剂对肺炎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有轻度利尿、泻下和降血糖作用。
牛蒡根制剂内服,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大便,通经。牛蒡叶外用有显著消炎、镇痛作用。
4、临床报导:牛蒡子粉剂,小儿每次1~2克,成人每次3克,每日3次,预防猩红热。观察344例,有效占98%,一般在接触后3日内服药效果最佳,连服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