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本来已经上床准备睡觉了,可是狗肚子里存不住二两油,惦记着日记还没写,只好又爬起来。吴老板问我干吗又打开电脑,我哄骗他:有工作要处理。

今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一位创业者。有趣的是,我们同样都是学新闻专业出身,所以听他讲自己的人生履历,好像在看一部“别人家的孩子”的精彩大片,而自己则是分分钟被碾压。无论是曾经工作的起点,还是后来挂职锻炼的海外经历,他的每一步都是别人眼中的“高光时刻”。

也许是生性热爱自由?最后他放弃体制内可以给与的安稳与光环,开启了自己创业的人生。目前已到C轮,很快进入D轮。我也不太懂这ABCD轮每一轮的具体含义与意义,听上去倒是有点像女性内衣的尺寸,哈哈~开个玩笑啦,非常欣赏这种敢打敢拼的人生状态。

我好像很久没有在下班后见朋友了,通常下班后就要急急忙忙的赶回家,从托管班接孩子放学,准备晚饭。社交活动基本跟着孩子走,小朋友约了朋友玩,大人们便跟着一起玩。今天是个例外,但是这个例外来得很是时候,让我受益匪浅。

隔行如隔山,从别人的故事里,可以获得有益的启发。今天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不时的要扮演“傻瓜”,不是完全听得懂他说的是啥,这是个新名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的时代,了解一下大家都在玩什么,才能更好的融入游戏。结束和朋友的见面,我开始相信宇宙间真的有一种能量场,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希望后续我们之间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另外,今天接到一位同学的采访提纲,我觉得她问了三个非常厉害的问题,让我不得不认真对待,她还特地嘱咐我多说一点,啰嗦这件事儿我比较擅长呀~

第一个问题:三个月的陪娃生活你最大的感受是啥?

答:居然已经有三个月了么?!不知不觉啊。作为一位职场妈妈,也就是需要上班赚钱养家糊口的孩儿他娘,真心没有觉得自己居然度过了三个月的陪娃生活。这不是休了一次产假嘛,哈哈!

我妈说女人是一种最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物种,当然,那是指生孩子。估计套用在陪神兽们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的吧?在过去的90多天里,可能曾经在某一天里被娃气得脑仁疼,恨不能立刻买张飞机票让他回姥姥家(当然,这也是我家娃最大的心愿),可是21世纪的硬核老母亲也很容易健忘,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暴跳如雷的冲动(如果真有过的话,娃应该会记得)。

如果非要回答有啥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关键时刻,队友很重要。我曾经在公开发表的日记里怼过每天加班的猪队友,后来还被他的领导“开导”:要关心和爱护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同志。我觉得领导说得是对的。

想起张爱玲有部小说叫做《倾城之恋》,动乱时期,一座城的沦陷,反倒成就了一份爱情。套用这个逻辑,能够跟娃朝夕相处的疫情岁月,倒也成了难能可贵的人生回忆。记得疫情时期班级第一次家长沟通会的时候,有位教授经济学的妈妈说:凡是稀缺的,都是宝贵的。当时还不太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说,现在完完全全理解了。

第二个问题:网课的情况?作业的情况?计划执行的情况?

答:我很不喜欢网课,所以在学校还没开通网课的时候,各大机构的网课一律没报。那段时间娃每天就是读书、写字、画画、小区里溜达,品尝妈妈制作的各种黑暗料理,偶尔加入家务活劳作。后来学校开设了网课,交给娃自己跟着弄,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当然,第一周就把数学作业搞错了,因为海淀区的数学课是区级教材,歌华电视上放的是全市统一教材。今天上午专门在家带他重新梳理了一遍,很快也搞定了。

写完这段回答,深感我是个“拖后腿的妈妈”,培养不出学霸,希望也别成学渣吧。希望孩子始终饱有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做事有始有终就好。

第三个问题:经常发生的亲子矛盾是什么?你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

答:这个问题让我深刻的反思了一下,目前得出的结论是:大人其实不如孩子。昨天晚上三宝表扬我“妈妈今天没有乱发脾气,好开心呀”,听到他说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随意的情绪释放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难道真的是“只要妈妈露笑脸,全家喜洋洋”么?

一位姐姐对我说:孩子比大人更爱对方,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全部,而父母却会分心在很多别的事情上。疫情期间,三宝经常要自己在家,我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打发这段时间的,每天出门前我都会对他说:别忘了保护视力,千万记得经常往远处望一望。

因为陪伴的时间不够,我是不好意思冲他发火的。不过我们也确实发生过矛盾,矛盾的根源在于“我没能理解他的玩具”,并且“诋毁”了他的游戏方式。换位思考,如果现在我的父母批评我说“每天写些没用的日记,净在那浪费时间”,我大概也会恼火的。

这可能不是代沟的问题,而是能否平等的理解和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