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变:谷精草
古今异变:谷精草
整编:京城老半
微信:beijing7788123
初稿:2019年04月27日
修订:2021年02月27日
感悟:中医是一回古文化之旅,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Apologize OneRepublic - iTunes Session
谷精草,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其“白花细叶”,五代日华子《日华子本草》载其“二、三月于田中生白花者”,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载“二月、三月于谷田中采之。一名戴星草,花白而小圆似星,故有此名尔”,苏颂《本草图经》中有两种谷精草:江宁府谷精草、秦州谷精草,并说“春生于谷田中,叶、秆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内采花用,一名戴星草。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唐宋之际的“谷精草”显然至少是两种植物,其中一种特征是:花开二、三月;白花似星。这种植物根据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附图可以推定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苏颂所讲的“江宁府谷精草”及马志《开宝本草》的“谷精草”实际都是报春科植物点地梅。苏颂所所绘制的“秦州谷精草”因绘制不规范,所以苏氏所讲的“出秦陇间”这一谷精草无从考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指出谷精草是“九月采花,阴干。云二、三月采者,误也”。很明显,李时珍这种花期在九月的谷精草与唐宋时期提及的花期在二、三月的谷精草并非是一种植物了。此外,李时珍描述这一植物形状为“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细茎,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白花,点点如乱星”,这种植物才是现代所提及的谷精草基源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用的谷精草实际上是从明代李时珍才开始入药的,与唐宋时期的那个谷精草,也就是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实在是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中药书,包括高校教材,写谷精草入药时都注明始载于《开宝本草》,这真是一个极其搞笑的玩笑。
谷精草的药用价值,唐代《本草拾遗》载“《集验方》治偏、正头痛”,北宋苏颂《本草图经》讲“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总结说“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谷精草用于“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进而阐述说“谷精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从谷精草的药用用途上来看,唐宋时期的谷精草与明代李时珍所记载的谷精草显然也不同。唐宋时期的“谷精草”主要用于“头痛”“喉痹”“齿风痛”“疮疥”,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民间又被称为“喉咙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咽喉炎,小儿肺炎、偏正头痛,疔疮肿毒,两者十分吻合。而李时珍所描述的“谷精草”主要用于目疾及头痛,药理研究发现谷精草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对引起众多眼部疾病的晶状体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这或许是古人经验认识到的谷精草具有“明目退翳”作用的秘密所在。因此,从功效上也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与明代李时珍所讲的“谷精草”也不是同一植物。现代研究还发现谷精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为其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谷精草也被用于风热头痛、面肌痉挛、鼻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等,清代张秉成《本草便读》曾记载说谷精草“凡一切头风目疾等证,皆治之”。药理研究证实谷精草水浸剂体外试验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可知谷精草水煎外洗治疗某些真菌感染性顽癣也有效。近代张山雷《本草正义》中说“《开宝本草》称其辛温,主喉痹,齿风痛,诸疮疥;濒湖谓主头风痛,目盲翳膜,皆辛以散之之意。今人仅以治风热目赤,尚未足尽其功用也。”看来,山雷老师也未能知晓古今本草中谷精草并非一物,遗憾否?
无问中西、不管南北,不预设立场,不事先站队。
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事实。
VX:beijing7788123
提示:
有人仿冒本人微信,
请网友不要上当。
本人网络信息如下:
微信:半夏秋时
网名:京城老半
微信号:beijing7788123
公众号:昌平传统中医工作室
谷精草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点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