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每个人都有一个阀点,一经打开,做什么都得心应手
【学点哲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阀点,一经打开,做什么都得心应手
《易经》规律,妙用无穷。我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今年立春早,最寒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身旁的朋友难以理解,整个冬季,我都能每天五点早上起床,他们说自己做不到。
我分享一条经验给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阀点,一经打開,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
1.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阀点,是认知能力的极限。
《易经》的变化规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简洁明了一句话,所有人都能够记得,为啥实际办事中,自己依然难以实现变通?
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阀点。要打开这一阀点,才可以应机接物,任意变通。
阀点,是你的极限点。有认知能力的极限,有行为的极限。
一个人,只能理解和认可,自己认知能力内的東西,只要超出自己的认知能力,他们就没法理解,也不会相信。
《庄子》开篇逍遥游,讲到认知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眼界的差异。
斑鸠燕雀的小知,没法理解鲲鹏的大知,因此它们取笑和讽刺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打开自己认知能力的阀点,获得变通。
庄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日常生活,绝大部分人,都不晓得自己的局限。他们主观臆断认为,自己经历过的,自己想出來的,便是对的。别人的观点,和自己差异,是别人错了。
孟子是精通《易经》的人,他有一句名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你做什么事情,不如意、挫败、难以实现了,不必自怨自艾,别找借口,应当反思自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唯有你意识到自己有局限,眼界有不足,水平尚不足,才可以下决心更改。你的认知能力出现转变,阀点才可以打開,这时候,释放顽固思想,获得真正的变通。

3、没有认知能力限制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是数十年以来的時间和经历,渐渐生成,因此十分顽固。要想突然之间扭转,是很难实现的。这需要時间,一点一点更改。
《易经》坤卦说:“履霜坚冰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易经》的变化,来自于渐变,全是一爻紧接着一爻,渐渐变化过来,这就是规律。
好的习惯,累积久了,会见到可喜的余庆;坏的习惯,放纵不管,则会出现败坏大事的一天。
回到开篇,朋友好奇,我是如何做到五点起床的?
他们只看到,这个冬天,我做到了。但他们没看见,以往的几年,我一直都在努力转变,改正经常熬夜迟起的坏习惯,期间持续了3~5年。
睡懒觉,是我三十多年来形成的行为阀点。要攻克这一阀点,期间需要经过一个长久的、破茧成蝶的挣扎过程。我努力了好多年,有时做到,有时做不到,反反复复。
到今年,我忽然就轻轻松松做到了,这一阀点一旦攻克,就再也不会回去。
如今,你让我再去睡懒觉,睡不着觉,到五点,就必定会起来。我会在寅时感应天地之阳气,清醒自己的头脑,整整一天都感到能量满满。这也是睡懒觉的人,永遠都感受不了的精神气爽。
认知阀点打开了,行为阀点也打开了,从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一马平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