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 人类学海外研究系列讲座
第一讲
“墨西哥人类学:从民族国家建设到对
全球化的反思与批判”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IwMTkvMjIyNTMzNjI2XzFfMjAyMTA1MjAwNzA0MjE4NjQ=.jpg)
主讲人
张青仁 博士
时间
2021年5月21日(周五)
上午8:30-10:00
地点
南强二 203
主持人
龚浩群教授
与谈人
龚浩群教授
讲座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影响下人类学在墨西哥开始出现,在对民族国家建设的参与中完成了墨西哥人类学的本土化。这一时期的墨西哥人类学聚焦于印第安人,主张在民族主义的语境中论证印第安文明的合法性与代表性,秉持印第安主义的理念,强调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对印第安人的同化与改造。1968年特拉特洛尔科大屠杀事件促使了人类学者开始对人类学与国家的关系进行反思,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深入人心加剧了墨西哥人类学研究的分化,独立国家之外的自由的人类学机构与学者开始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在新自由主义改革在墨西哥的发生,对全球化进程中公平、正义的关注成为当代墨西哥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在淡化与国家依附关系的同时,人类学研究拓展到医疗,教育、空间正义、农村发展和地理空间等多个领域。当代墨西哥人类学的发展与转型是墨西哥民主化进程的重要组成,其亦在相当程度上赋予了墨西哥民主转型合法性。
主讲人简介
张青仁,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国家民委区域国别基地“拉丁美洲社会文化中心”主任。
曾多次赴墨西哥田野调查,主要从事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文化、民俗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开放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世界民族》、《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第二讲
“复调的化身:尼泊尔唐卡的世俗世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主讲人
李静玮 博士
时间
2021年5月21日(周五)
上午10:10-11:40
地点
南强二 203
主持人
龚浩群教授
与谈人
李晋博士
讲座摘要
尼泊尔的唐卡绘画得益于藏文化与印度文化之间的互动,并在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定型。在尼泊尔,唐卡的风格、创作和改良都与其创作者的族裔身份有着密切关联,反映了画师个体的文化认同。
尼泊尔唐卡的创作以群体为单位,基于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两个类别,又因游客的凝视、画师的现实境遇、国家的世俗化等当代因素持续变化,并在跨境的市场背景下,形成在内部彼此对话和相互区分,处于同一语境下,且在表述上遥相呼应的“尼泊尔唐卡”。
主讲人简介
李静玮,现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人类学博士,曾在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交流学习,并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喜马拉雅及南亚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方向包括民族文化、族群政治、学术史等。
第三讲
“人类学的非洲研究:历史、现状与反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主讲人
徐薇 博士
时间
2021年5月21日(周五)
下午14:30--16:00
地点
曾呈奎楼B栋208
主持人
龚浩群教授
与谈人
张亚辉教授
讲座摘要
百年来,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范式在不断被反思和重构,非洲研究在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主要由西方学者和非洲本土学者所建构。当今,中国人类学者在借鉴西方人类学非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社会文化经验展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非洲研究。
主讲人简介
徐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人类学博士,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首批高层次拔尖人才,兼任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主编,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非洲人类学、种族与族群关系、非洲华侨华人等研究,重点关注南部非洲与东非。
近年来,徐薇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各类课题多项。徐薇在201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博茨瓦纳大学访学一年,曾多次赴南非、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喀麦隆等国进行调研访学。
第四讲
“'非洲人老婆(尼媳)’:经济、便利与中国人-尼日利亚人跨国亲密关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主讲人
邱昱 博士
时间
2021年5月21日(周五)
下午16:10-17:40
地点
曾呈奎楼B栋208
主持人
龚浩群教授
与谈人
刘计峰博士
讲座摘要
基于在广州(中国)与拉各斯(尼日利亚)的长期田野工作,本讲座探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移民法制和日益紧密的外贸关系下,一批来自尼日利亚的西非商人如何与来自社会中低层的中国女性相识相恋,并结为商贸合作与日常照料相结合的(非正式)伴侣关系。该讲座为我们展现了这种作为中国-非洲跨国经贸往来“衍生品”的亲密关系,如何在这些非洲男性移民的中国“淘金梦”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以此讨论在“中-非相遇”中,尚未被很好捕捉的私人情感与文化观念角逐。
主讲人简介
邱昱,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讲师。
研究方向为婚姻与亲密关系、移民、道德、友谊政治和中非民间关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排版:彭炜崎
编辑:戴欢
审定:毛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