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長江下游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二)
第七章: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良渚文化得名於1936~1937年杭州良渚遺址的首次發掘。良渚文化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往南大體以錢塘江為界,西北可達江蘇寧鎮地區以東的常州一帶,長江以北的蘇北地區也有發現,而以太湖周圍最為集中,其中杭州以西良渚遺址所在的安溪、瓶窯一帶尤為其核心地區。
良渚文化以太湖附近為分佈中心,東到上海,南至錢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為界,北達寧鎮地區邊緣的長江以南。
與大汶口文化南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良渚文化的北上。
良渚文化的北上在其早、中、晚期都有發生,早中期數量較少;晚期數量較多。
良渚文化的東進主要是遷徙至浙東地區,開始於中期偏晚,主要發生在晚期。
良渚文化的南下則越過南嶺抵達珠江流域。南下的良渚文化沿富春江~衢江溯水而上,抵達仙霞嶺後分為兩支。一支繼續沿江向西南,進入鄱陽湖盆地,再沿贛江溯水而上,翻南嶺進入嶺南,越羅霄山進入湘江流域;一支翻仙霞嶺向南,進入武夷山區的山澗。
早於良渚文化的是崧澤文化,晚於良渚文化的是廣富林文化,再後是馬橋文化。良渚文化的年代跨度大約在距今5300~4300年,是崧澤文化的發展和延續。
良渚文化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發展和繼續。
石質工具非常發達,主要有磨製精細的大型三角形犁形器,大量的扁薄長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耘田器、石鐮等。還有較多的長鋒短鋌斷面呈菱形的石箭頭和矛頭,以及共存扁薄的常型錛和有段錛。
北達江蘇北部與山東接壤地區,南迄廣東北部曲江石峽,他的製玉中心在長江以南,錢塘江以北,太湖東部和南部一帶。
良渚文化古國是神權、軍權、王權相結合的以神權為主的神權國家。
1936年發現良渚遺址。餘杭長命鄉境內可能保存著規模極為宏大的遺址。
良渚文化墓葬多平地掩埋,即使大型墓葬一般也無墓坑,多為土墩墓。
良渚文化大墓有:草鞋山1座(M198);張陵山2座(M4、東山1座);寺墩3座(M1、M4、M3);福泉山10座;瑤山南北各6座共12座;反山11座(M12、M14~M23),共39座。
福泉山M139的兩具人骨為一男一女;男性位於墓坑中部,有葬具且規格較高,隨葬品數量較多,女性骨架偏於墓坑東北角,既無葬具也沒有什么像樣的隨葬品,與大汶口文化中所見的夫妻合葬墓不同。
寺墩三號墓隨葬器物100多件,除豆、壺、簋、盤等4件陶器和斧、錛、刀等10件石器外。其餘的均為玉器。玉器中有琮33件、璧25件、鉞3件,這三種玉禮器佔總玉器數的二分之一以上。
良渚文化早期墓葬都為單身葬,仰身直肢,頭向朝東或朝南。
良渚文化墓中人架和玉器用火燒過的現象,這應是原始時代的燎祭在較後的歷史時期,仍然存在著燎這樣的宗教儀式。
長江中、下游在良渚文化結束之際,出現了一些不屬於其傳統的雙孔石刀。
陶器以鼎、豆等為重器。
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共同因素,主要集中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階段。
上海廣富林類良渚文化遺存為良渚文化第五期。
良渚文化玉器
背景:
良渚文化以太湖周圍最為集中,其中杭州以西良渚遺址所在的安溪、瓶窯一帶尤為其核心地區。
良渚文化於清代末年發現於浙江餘姚安溪鄉。民初一般稱為「安溪玉」。
良渚文化集中於江蘇南部及浙江北部。
前後有一千多年的時間,應該進行分期(以五種器形)。
瑤山早於反山是分四期者的論點。
老虎是古越人的崇拜對象。
神人、祖先、神靈動物三體合一,借助玉的質地、形制、紋飾,產生感應。
白化一般都呈蜘蛛網紋分佈。
瑤山、反山出土玉器中有黃(木瓜黄)、綠(湖水綠)、黑未變色之斑晶,斑晶呈現平行直條紋、放射狀直條紋。
福泉山、草鞋山、寺墩玉材多黑化,尤其是寺墩。草鞋山紋飾一般都很粗糙。
福泉山、張陵山很多玉器沒有白化,尤其是張陵山。
工藝:
良渚中期的工痕較細、較淺。
將陰刻線和浮雕結合,形成主體紋、裝飾紋、地紋三重組合。
旋紋採用的是雙陰為陽的技法,1毫米之內刻畫有表現陽紋的3~5根陰線。
旋紋的排列有左右對稱的格局,左旋與右旋兩兩相對。
淺浮雕上流行打瓦溝窪。
玉人:
早期有扁圓雕玉人,下有榫,上有圓雕動物。
張陵山M5:16人紋玉觿,坑點眼,鏤雕;朝墩頭M12:5玉人,異形帽,欖形眼,坑點睛,雲紋鼻,一字口,著衣扶手,有榫;趙陵山M77:71玉人,坑點眼,戴羽冠,冠上有鳥,雙手上揚抬豬,尊姿有榫;安徽馬鞍山市煙墩山遺址出土玉人頭戴冠,腦後有羽,坑點眼。
玉龍/獸面:
城頭山M43:2出土獸面紋玉片;浙江餘杭梅園里遺址8號墓龍首形玉璧。新地里M28:48三叉形玉獸面;梅家里M10:4獸面紋玉匕。
羅墩M8:14雙龍玉璧;;反山M22:26雙龍首玉環六件;後頭山M18:1.4龍形玉璧,揚耳。
瑤山M11:47三龍玉璧與瑤山M11:59三龍玉璧,重圈凸眼,眼鼻間二重菱紋,雲紋鼻,露齒嘴;瑤山M2:17三龍玉璧臉飾卷雲紋。
重圈眼,凸睛,揚耳,一字凸嘴,露齒,吐舌,臉飾紋。
張陵山M4:2玉琮可視為四獸面高玉鐲。
瑤山M11:94四獸面紋玉璜。瑤山M1:30四獸玉鐲,菱格紋中間飾橢圓紋,眉頰飾雙線卷雲紋。
反山M16:14獸面玉管;反山M16:47獸面玉管;反山M12:129-1-2獸面玉管。
動物:
玉鳥在早期都是平片狀,中期腹部淺浮雕,晚期造型寫實,如西周鳥,有二度空間表現。
玉雕小動物器腹多雕有隧孔。
反山M17:39玉鱉有中脊(影響到後石家河文化玉器);反山M14:187玉蟬兩眼間出脊。
玉琮:
內圓外方;每角雕琢圖像,是以四角及其相鄰兩側為一個加工單元,大孔型琮,折角均大於90度。小孔型琮,其四角都是90度的直角。體形上大下小。
琮體被橫向等分為若干節,可區分為復式節和單式節兩型。
四面各有一道寬槽;寬槽的底部中脊稍隆,兩側略低的凸弧。
早期是複式人神像,單層的是晚期的。
早期琮身較矮、紋飾簡單;有陰線雕加四個凸台代表臉龐;眼多為重圈。
中期琮身只有一到兩節,神人獸面極為繁褥:橄欖形眼,圓形睛,重圈眼外加銳角;淺浮雕陰刻凹字嘴;羽冠平行線稀疏不整齊;刻劃頰線。
中期開始有淺浮雕,臉上有很多紋飾。
中晚期的射口,和玉璧一樣,孔較小。
晚期琮身較高、多節,神人獸面簡化(眼有重圈或者單圈,圓圈左右有短直線表示眼角,羽冠細密整齊)。
鐲式琮早、中、晚期都有;方形琮僅見於中、晚期。
不管有多少節,最上節一定是神人。
人獸的排列有豎也有橫向。福格博物館有八個四組的。
琮的形體由圓逐漸轉化為方形。正方琮的獸面,眼瞼基本消失,只剩兩個小圈,最後只剩鼻子。
銘刻符號,毫無例外地都分布在直槽或直槽與頂端射口相連的部位;
玉鐲:
凌家灘文化,崧澤文化時期斷面接近D字形的鐲少了,多數為高鐲或桶形鐲;個別束腰。
瑤山M11:68為繩紋玉鐲,極其精美。
鐲上鼻嘴要凸不凸,是中期器物。
有獸面紋鐲-台北故宮有蚩尤環。
趙陵山有內圓外方鐲。
玉璧:
崧澤文化玉璧器小、孔大、外方圓。
早期體小孔大,中期體大孔略小,晚期體大孔甚小。
良渚文化早期,玉璧的形體逐漸變大,已經超出了10厘米,但仍不足15厘米
小型玉璧主要發現於崧澤文化與良渚文化早期遺址中。剖面多呈梯形,中間孔小,體厚,在墓葬中的位置較為固定,與同一時期的陶、石紡輪在墓葬中的位置大至相同,許多人認為是玉紡輪,體厚往往不足0.5厘米。
璧上有紋飾者都是晚期器物。
1990年餘杭百畝山出土一件刻銘玉璧。
璧多素面,琮璧的孔多用管鑽對鑽鑽成,外大內小,相接處多台階,表面多線鋸弧線,弧痕底部痕跡皆經拋磨。
良渚文化玉璧外廓均蹉磨成圓,外廓緣比較粗糙,都不是規整的正圓。
良渚文化中期之後出現刻銘玉器。
玉璜:
早期半璧形璜兩角上尖。
中期較平,唯凹口還深。
早晚期形制簡單,中期有陰刻、淺浮雕、透雕,紋飾複雜。
玉錐形器:
早期:斷面圓形或橢圓形,粗端逐漸變窄平,尖端細長尖銳,素面。如少卿山,孔無榫。器形逐漸變長,尾部逐漸陡尖。
中晚期:粗,斷面圓形或方形,粗端短榫狀,尖端鈍尖形。
刻獸面者都是方形器,圓形者只有一件(福全山),且僅刻眼紋。
錐形器有紋飾者,一般為禮器。無紋飾者,一般為佩飾。
錐形器的分佈一般遠超出良渚地區的範圍。圓弧多不正、榫歪、對鑽孔。
玉梳背:
玉梳背上部的半圓,逐漸變尖變高,最後還凸出平面。
早期:扁平、倒梯形、下凹處凸弧形、素面。
中期:下凹處鈍尖之弧形、亦有外凸呈尖狀、形體較高、紋飾繁褥,有陰線刻、淺浮雕、透雕三種。
晚期:下凹處呈尖弧形或二凹槽狀,素面或簡單紋飾。
器型:
玉山形器只有在良渚文化中期時出現。
半圓形器只有反山出土四件。
良渚文化出土玉管很多,珠較少(半圓形有隧孔者為鑲嵌器,不是珠)。
早期鼎是鰭形足,晚期是T形足。
瑤山、反山、桐鄉金星村發現帶鉤。
玉鉞只有在良渚文化是下弧彎,兩角翹起。
周家濱M30:1玉背象牙梳。
瑤山M7:72瓦形玉飾;反山M14:185-1~2瓦形玉飾
福泉山M144:25是最早的玉柄形器~祖型。
良渚文化遺址幾乎未見瑪瑙器,羅墩M10:5瑪瑙珠。
雙孔石刀到了良渚晚期變成長方形,或者平背。
紋飾:
眼:早期是圓形,中期是橄欖形,中期偏晚是圓形外加三角,晚期是圓形兩邊各加一條短直線。
鼻子的形狀由史前到西周都是兩邊往上卷,到春秋時往下卷。
弗利爾收藏一件玉質通透被認為屬於大汶口文化的臂環上面也銘刻。
良渚文化玉器一般以尖端向上來看紋飾。
良渚文化的琮形管有例外的三層冠,兩共用眼。
反山M12:100-1玉鉞上的鳥紋,繩束紋大體勾勒出鳥形,同時加刻各式17組旋紋充填;旋紋有方圓之分,以略為方形者為多;有正旋,也有反旋,各占約半數。
圜卷紋可以說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主紋。
第八章:好川文化:距今約4300~3700年。
好川文化以1997年發掘的遂昌好川墓地而命名,甌江流域為其主要分佈區。
老鼠山遺址發現以台形鑲嵌玉片為主體的嵌玉柄形器。
1997年發掘,共清理約當良渚文化晚期的古墓葬80座。
好川墓于位于浙西南仙霞嶺南麓的遂昌縣二仁鄉好川村嶺頭崗。
80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寬大,原本應有木質葬具。
隨葬品有陶鼎、豆、壺、罐、盉及玉(石)鉞、玉錐形器、石鏃等。
第九章:錢山漾文化:距今3900~3200年。
通過湖州錢山漾遺址2005年第三次發掘得以重新認識的以大魚鰭足鼎為代表的文化遺存,文化面貌上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文化個性。
2006年6月召開的“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暨廣富林遺存學術研討會”上,張忠培等學者認為已可以將這一類文化遺存正式命名為“錢山漾文化”。距今3900~3200年
高祭臺類型:一、大體上屬青銅時代,二、它們需要進行分區研究。
江蘇省寧鎮地區曾單獨地命名為湖熟文化。隨著70年代江西境內吳城文化的確立,先後提出了上海及其近郊地區的馬橋文化、福建北部的黃土侖類型以及廣東東北部的浮濱類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