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玉文化概論課題綱要(四)
第四章:玉文化的分佈與發展;
第一節:玉文化的分佈;
第二節:玉文化的發展。
第一節:玉文化的分佈:
--中華玉文化在新石器時代可分為六大板塊:
--東北玉文化板塊:以遼寧中西部和內蒙古東部為中心,包括查海-興隆漥文化和紅山文化玉雕。
--海岱玉文化板塊:包括山東及江蘇北部,是東夷族創造的玉文化,早期為大汶口文化玉雕,晚期為山東龍山文化玉雕。
--中原玉文化板塊:以河南、山西和陜西為中心,前期為仰韶文化,後期有河南龍山文化、陶寺文化、陜西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等玉雕。
--江淮玉文化板塊:以安徽境內長江西北面一帶為中心,早期為薛家崗文化玉雕,晚期為凌家灘文化玉雕,北陰陽營文化。
--長江下游玉文化板塊:以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為中心,包括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玉雕。
--長江中游玉文化板塊:以兩湖地區為中心,早期為大溪文化玉雕,中期為屈家嶺文化玉雕,晚期為後石家河文化玉雕。
--中華大地從東北地區;黃河上游;黃河中游;黃河下游;江淮地區;長江中游;長江下游;嶺南地區;台灣地區皆有分佈,玉文化可謂遍地開花。
--東北地區,距今約8200~7600年的興隆窪文化玉器。
黃河上游,距今約7850~7400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玉器。
黃河中游,距今約8000~7000年的老官臺文化玉器。
黃河下游,距今約7500~6200年的北辛文化玉器。
江淮地區,距今約5300-5200年的凌家灘文化玉器。
長江中游,距今約6500-5300年的大溪文化玉器。
長江下游,距今約7000-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玉器。
嶺南地區,距今約4865-4480年的石峽文化玉器。
台灣地區,距今約5500-4500年的大坌坑文化玉器。
--東北地區尚有
距今約7400-6700的趙寶溝文化玉器;
距今約6500-5000的紅山文化玉器;
距今約4500-4000的小河沿文化玉器。
--還有
距今約7300-6800的新樂下層文化玉器;
距今約7200-6800的左家山一期文化玉器;
距今約7000-6000的新開流文化玉器;
距今約6300-5900的小珠山中層文化玉器。
--黃河上游地區
距今約7850~7400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玉器。
距今約5300-4050年的馬家窯文化玉器;
距今約4200-3800年的齊家文化玉器。
--黃河中游地區
距今約8000~7000年的老官臺文化玉器;
距今約7800~6400年的裴李崗文化玉器;
距今約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玉器;
距今約5300-4300年的廟底溝二期文化玉器;
距今約4600-4000年的陶寺文化玉器。
--黃河下游地區
距今約7800~年的後李文化玉器;
距今約7200~年的青蓮崗文化玉器;
距今約6500~年的北辛文化玉器;
距今6200-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玉器;
距今4500-4000年的龍山文化玉器。
--江淮地區
距今約5300-5200年的凌家灘文化玉器;
距今約5200-5000年的薛家崗文化玉器;
距今約5300-5200年的北陰陽營文化玉器。
--長江中游地區
距今約6500-5300年的大溪文化玉器;
距今約5300-4600年的屈家嶺文化玉器;
距今約6000-4600年的後石家河文化玉器。
--長江下游地區
距今約8000-7300年的跨湖橋文化玉器;
距今約7000-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玉器;
距今約6700-5100年的馬家浜文化玉器;
距今約5900-4700年的崧澤文化玉器;
距今約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玉器。
--嶺南地區
距今約4865-4480年的石峽文化玉器。
--臺灣地區
距今5500-4500年的大坌坑文化;台北縣淡水鎮水碓尾遺址。
距今4500-3500年的繩紋紅陶文化;屏東墾丁遺址;澎湖鎖港遺址;宜蘭大竹圍遺址;萬里加投遺址。
距今3500-2300年的台北圓山文化;台東卑南文化;花蓮花 崗山文化;埔里盆地及鄰近地區的大馬璘文化。
台灣玉器最為興盛的時期。宜蘭丸山遺址 花崗山文化平林遺址。
距今2000~1000年的十三行遺址;西南平原的蔦松文化。台灣玉器的衰退期。
--按勞動型態的區域分佈,可分為:
東北漁獵文化區:紅山文化玉器。
黃河流域黍作文化區:仰韶文化玉器
南方稻作文化區:凌家灘文化與良渚文化玉器。
--按族屬型態的分佈,可分為:東夷系的紅山文化玉器;華夏系的仰韶文化玉器;淮夷系的凌家灘文化玉器;東越系的良渚文化玉器;荊蠻系的後石家河文化玉器;古蜀國的三星堆文化玉器。
第二節:玉文化的發展
--按玉文化的演進:
新石器時代可視為玉文化的濫觴期;
夏商周三代可視為玉文化的成長期;
春秋戰國時期可為玉文化的嬗變期;
西漢到南北朝可為玉文化的發展期;
隋唐五代遼時可為玉文化的繁榮期:
宋金元明清等代為玉文化的鼎盛期;
民國迄今紛擾的玉文化當為混亂期。
--按玉文化的內涵:
1.史前時期的巫玉(神器)階段;
2.歷史時期的王玉(瑞器)階段;
3.玉翠飾玩的民玉(飾器)階段。
民玉萌於五代(907年~960年),
成於宋代(960年~1279年), 盛於近代。
--按玉文化的進程:
--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靈物崇拜等原始信仰時期,玉器扮演神靈、祖先與原始宗教的精神載體。
--劉勰《文心雕龍》:天地定位,祭遍群神~~~甘雨和風,是生黍稷~~~祝史陳信資乎文辭。
--新石器時代,玉器是巫覡生前通神的工具,也是巫覡死後身份、地位的標誌。
--進入文明社會,玉器進一步與政治、禮制結合,如《周禮.春官.大宗伯》所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之等級制度方面,玉器具有重要作用。
--玉器從原始社會的實用器,轉化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神靈化玉器,再發展到夏商時期的階級化玉器,繼而過渡到周代的道德化玉器,最終走向民俗化玉器。
--《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遂命曰:和氏之璧。
--後來和氏璧為趙惠文王獲得,秦昭王派使者向趙王要求,以十五城做交換條件;接着便是藺相如識破秦王陰謀,演出智勇雙全的「完璧歸趙」,人盡皆知的歷史劇。
--劉向《新序》卷五記載:荊人卞和奉玉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尹相之。玉尹即掌玉之官,可見楚國工官中已有玉尹一職。
--戰國儒學作品《禮記.玉藻》記載佩玉的規範: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其~青黑色)組綬,士佩瓀玟(軟紋)而縕(溫)組綬。
--意思是:天子以白玉為佩,黑絲帶相貫;公侯以墨玉為佩,紅絲繩穿繫;大夫以水青玉為佩,純色絲繩穿掛;士子以美石為佩,青黑絲繩組繫;士用瑪瑙為佩,赤黃絲繩相貫。
--《後漢書.輿服誌》提到: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
--趙武靈王崇尚「胡服騎射」,是組玉佩戴變革的重要關鍵;
--此前,組玉佩於腰部、胸部或頸部;此期,戎服逐漸普及,流行腰繫革帶玉鉤;此後,腰間束玉帶之風,延續到明代;玉鉤環則由帶扣而帶頭向三台的形式發展。
--秦始皇統一六國,初定天下時,創立八璽之制;以玉為璽,做成天子神器,成為賦有君權神授的國家政權法定信物。
--《說文解字》曰:璽者,王者之印也。
--武則天時,因忌諱“璽”字與死同音,遂改為“寶”。
--漢代靈魂不滅、長生不死、肉體永存的道家思潮還將葬玉風氣推向歷史高峰。
--《漢書.楊王孫傳》: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為枯臘。
--《抱樸子》: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永不朽。
--戰漢時期,社會風氣受道家和方士提倡長生不老與神仙思潮影響,出現食玉以求長壽的現象。
--屈原《楚辭.涉江》: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西晉葛洪《抱樸子內篇.仙藥》說:玉亦仙藥,但難得爾。
--《玉經》曰: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又曰:~~~~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犯也。
--魏晉南北朝神仙思潮與道家煉丹術影響食玉之風猶有勝之。
--所幸,食玉只能食'璞玉’,不能食'已成之器’,因為,食之無益有害。
--此時佛教傳入中國,出現佛教玉器。
--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玉璧是最早的葬玉。
--西周時期具代表性葬玉為“幎目”,或稱玉覆面;
--東周時發展成面罩;肉身不朽與靈魂不滅的思潮在漢代將面罩發展成為玉衣、九竅玉和嵌玉枕、嵌玉棺。
--玉衣在魏黃初三年(222年)禁用“珠襦玉匣”的政策下走向消亡。
--隋唐之後,因應敬天法祖、歌功頌德的需求,出現玉謚冊與玉哀冊,直至清朝。
--隋唐之際,龜茲樂舞傳入中原,樂舞情境出現在玉帶板的圖案中;《舊唐書》、《新唐書.音樂誌》、《通典》中皆有記載、描述。
--遼因唐制,幾乎全盤吸收了龜茲樂舞。
--泰山岱麓蒿里出土唐玄宗和宋真宗在泰山封禪祭祀地祇的玉冊。
--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冊。上面記載了南唐開國皇帝烈祖李昪(弁)的年號。
--唐代玉器受粟特與波斯薩珊藝術的影響,喜用對鳳、對鳥、對雁,纏枝忍冬、葡萄等圖案。
--唐代以降,玉器的超自然功能逐漸減退,觀賞實用的功能日益抬頭。出現花鳥玉雕。
--契丹、女真、蒙古民族本無用玉的傳統,但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與儒家禮制文化接觸過程中,逐步接受,認同了玉文化,並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玉器。
--遼代玉器主要由中原漢文化,西方外來文化,佛教文化及北方游牧民族等文化因素構成;大都出土於契丹貴族墓葬與個別的漢族高官墓葬中;佛塔天宮也發現不少佛教用玉如玉飛天、迦樓羅神鳥、摩羯魚、金剛杵,還有源自天竺的纓絡,民族玉器有馬具、臂鞲、玉刀/錐、嘎拉哈等。
--趙宋王朝在少府監文思院下有官辦的玉作,市井也不乏玉工設肆承攬活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和卷二便提到京師(開封)東華門外和潘樓街一帶,買賣「金玉珍玩」。
--趙構定都臨安(杭州)時,南宋境內,除受僱於修內司玉作所和貴族的玉工之外,獨立的琢玉個體戶也不乏其人。
--宋代商業發達,反映民眾生活習俗的藝術興起,除了傳統人物玉雕,還出現蓮孩玉雕~荷荷童子;玉器開始世俗化、商品化,成為普羅大眾和文人雅士也能賞玩之物。
--玉器的紋飾與構圖開始表現人們求吉呈祥,消災解難,祈求幸福、長壽、喜慶、名祿的美好願望。
--動物玉雕有鱖魚造型,鱖與貴諧音,魚與餘諧音,此外尚有猴和鹿,前者與侯,後者與祿諧音。
--金代用玉風格雖受宋代影響強烈,但以捺(納)鉢生活為主題的「春水」、「秋山」玉是民族特色的經典玉器。
--蒙古黃金家族及貴族盛行祕葬,致使蒙古帝王,大貴族的墓葬鮮有發現。
--元代,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設「杭州路金玉總管府」管轄南方數千工匠。杭州與大都(北京)成為玉器生產的兩個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是爐頂。
--元代的賞賜具有隨意性。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後至元間,太師伯顏出太府監所藏曆代玉璽,磨去篆文,改造押字圖書及鷹墬等物,以分散黨羽,蓋已奏請故也。
--明代江南的琢玉業主要分佈在蘇州和南京。南京主要是為宮廷服務的官府手工業作坊;蘇州則多是單家獨戶的私人作坊。
--明人宋應星《天工開物》指出:名匠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這是因為在明代,蘇州琢玉業出現一批高手,如陸子剛、劉諗(沈)、賀四、李文甫、王小溪、顧元芳等人。
--明代也服食玉屑,但純粹當做藥物益身,與神仙思想無關。
--清代新出現的玉器有扳指、翎管、煙嘴、鼻煙壺等,盛行屏風、山子、瓶爐、鼎彝等大件陳設。
--嘉慶年間,顧鐵卿所著《清嘉錄》提到:蘇州城市和農村的婦女,不少人都有一枚新山玉的壓髮和挖耳簪,而殷實人家中,除佩飾外,還有玉製的小擺設,連客堂上供奉的財神前,也擺着細小的玉製儀仗禮器。
--趙汝珍《古玩指南》描述了清末北京城里玩玉的盛況:“凡京中之中上等人物,無不腰纏累累,丁丁當當者,居則以玉為消遣之品,行則以玉為富厚之徵,朋友相見必以所得之玉相誇,集會談話必以玉為主要論題。居家無玉,宛如非士夫之宅第。服飾無玉,直同非完整之衣履。身上無玉,似不便與友朋相會。無玉之知識,直不能插入友朋集會之談話。玉之重要如此,故社會人士無不竭力以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