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旅途中

去往昌都的道路延伸开来,那山、那江和飘逸的经幡召唤着我。渐渐深入昌都腹地,山形高耸入云,谷地陡峭深邃。昌都位于西藏东部,平均海拔3500米,区域内横断山脉巉岩横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湍急奔流,是一块连接四川、青海、云南的咽喉要地。

车行驶在昌都的群山间。昌都素来以“怒江七十二道拐”闻名,这些拐弯大多是急转弯,当地向导说实际上有九十多道拐。 “七十二道拐”在山间转来转去,道路下方就是深水急流的怒江。

我们选择了一条更加惊险的山路。司机是当地人,熟悉路况,他就像马背上的骑手,虽然前面不断有急转弯,可仍保持着信马由缰的从容和淡定。粗粗算来,从我们住宿的八宿县到目的地, “U”形弯道有80处左右。我和同伴紧握座位旁的拉手,固定坐姿,相互之间不得不中止了交谈,因为实在是心惊肉跳。

如果因为山高路险,紧张刺激,就视昌都为畏途,那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自然会得到昌都慷慨的回赠。

从半山腰望去,高原草甸突然出现在眼前,一扫路途上灰暗色调给人的沉闷感。一路遗落的色彩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大片的草甸苍翠欲滴,黑牦牛、灰驴子、黄山羊散布其上,优雅地啃食着青草。高原的风冷冽、强劲,吹过绿油油的牧草、无名的红花和牛羊的毛发,是梳理,也是抚摸。人在其中,只感到心旷神恰。此时,请司机停一停,在这里驻足片刻,看它们在静谧的家园四处游走,禁不住羡慕这种陶然忘忧的生活。

拾起头,以往觉得高远莫测的云雾烟岚,此时却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白云悠悠,萦绕在雪山的半腰,不露声色,缓缓飘向远方,越来越远,说不定哪一片会飘到我们的家乡呢!我目送它,想象它们在我的家乡行云布雨的景象。有些云团贴在更远的天幕上,大小不一,薄厚不均,层次分明,构建起一个立体感很强的空间。白云遮不住蔚蓝纯粹的天空,露出了奢华的蓝色锦缎。

水流湍急的怒江和318国道一样蜿蜒。它从群山的缝隙里流过,江面并不开阔,可是深不可测。它以非凡的气势,裹挟了泥沙,头也不回奔向下游。怒江不怒自威,让人不敢直视,恰似雪域高原流转的眼波,优美中透出坚毅的秉性。大山不语,大江喧哗,一静一动,一刚一柔,蕴藏着神秘的和谐力量。

多拉神山经幡舞动。转山的路,一如怒江之水和盘山公路,那是另一段旅程。有人手持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合着转经筒吱呀的声音向前面走去。夕阳照射在多拉山上,赤色的山岩更加鲜红壮美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骑行客,戴着墨镜,载着简易的装备,从身边一闪而过。都在赶路,不管从哪里来,在昌都的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出现了交集。只一个照面,大家就各奔属于自己的方向。目的地重要吗?风景不仅在旅途的另一端,更在旅途中。

文/周军(摘自《旅游》)

(0)

相关推荐

  • 西藏之旅(一百零四):业拉山

    "来路蜿蜒回望曲,前途迢遥去看折.业拉山路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藏路行难> 业拉山往怒江方向的下山之路可谓西藏斗折蛇行盘山路的典型代表. 位于昌都境内的业拉山 ...

  • 圆梦318:七十二拐,川藏第一险

    陡峭险峻的怒江72拐 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到2740米的怒江桥,中途只有三十几公里,却有上百个弯道,其中最险峻的就是这72拐. 也是啊,三十几公里的公路,落差近两千米,弯路不急就成了陡坡,怎么行车 ...

  • 西藏之旅(九十三):业拉山

    来路蜿蜒回望曲,去途迢遥入看折.业拉山往怒江方向的下山之路可谓西藏斗折蛇行盘山路的代表. 业拉山口是我们入藏以来翻越的第四个较高的山口.山口上有块介绍"业拉山"的牌子,大致意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