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民间文物有件“古玉龙舟”,专家说:这件文物真假不好说
在三星堆民间文物中,有一件特殊的“古玉龙舟”,它造型优雅且奇特,被誉为是“民间三星堆瑰宝”,甚至连专家都难辨其真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遗址的出土,令考古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众多出土的文物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从1929年至今,三星堆遗址一直处于被发掘状态,其内埋藏的文物数量也十分惊人。抛开三星堆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不谈,仅仅是民间收藏的三星堆文物数量便十分可观。至于三星堆文物为何会大量流落民间?其实是存在原因的。众所周知,自1912年清朝灭亡,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国内的局势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考古机构几乎全部瘫痪,继而助长了古遗址的盗挖之风,致使大部分文物流散至民间。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流失的文物,其实也经历着曲折的命运。从统计数据来看,现今三星堆遗址散失在民间的文物种类较多,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等等,仅从玉器角度来讲,散落者就包括玉璧、玉圭、玉璋等,它们目前都被文物机构搜集收回,算是失而复得的重要文物。在众多散落在民间的文物中,有一件文物显得尤为特殊,它就是三星堆民间文物展览会上吸引众人目光的“古玉龙舟”。
“古玉龙舟”被称作是出土于三星堆中最大的玉器文物,它整体由黄玉雕饰而成,保存度十分完好。“古玉龙舟”共分为五层,从上向下来看,第一层上有一头戴冠冕、舒展手臂之人,他似乎是在迎风而立。第二层雕刻元素为镂空的五角星,两侧还饰有双龙的图案。第三层房屋的内部,依次并排站立着四个古蜀国人,他们双手放于腹前,显得十分恭敬拘束。第四层则是一张大型的人面雕刻图案,其面部表情十分安详。第五层是一艘巨大的龙舟,它承载了上部四层的重量,显得十分厚重敦实。
“古玉龙舟”的出现,令考古学者不得不再一次将目光集中在它的身上,并试图从各个角度找寻关于它的秘密。考古专家们在充分研究了“古玉龙舟”的造型后,最终得出了三个结论。下面我们一一讲述:
考古专家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认为“古玉龙舟”极有可能是赝品,原因在于其雕刻的工艺水平上。众所周知,三星堆文明兴盛于3000-5000年前,也就是中原王朝时期的殷商时代。以当时的工艺水平而言,冶炼青铜已经达到趋于成熟的标准,但冶铁工艺还未出现。青铜器的精美与玉器的精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青铜器本身的铸造过程是范制,而玉器的制作方式为雕刻。
如果没有质地坚硬的铁器,仅靠青铜工具是难以雕刻坚硬玉石的,故此,殷商时期的玉器造型颇为模糊,只能显现出大致的轮廓。三星堆文明固然辉煌,但其发展程度远远不及殷商王朝,因此也不可能生产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古玉龙舟”的雕刻水准超过了其本身的年代限制。
第二个结论也直指靶心,能够验证“古玉龙舟”的假冒性。从本质上来看,玉器是一种石头,但相比于石头而言,其物理性质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支离破碎。“古玉龙舟”体型巨大,却埋藏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而保持不损毁,着实令人感到奇怪,毕竟玉器缺角掉渣是常见之事,没有物理损坏且玉面剔透光洁几乎是不可能。
最后一点更加明确,就是“古玉龙舟”表达的含义十分模糊。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曾有一件“三星堆祭坛”文物,其中表现的人物与环境元素,都在阐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观“古玉龙舟”却不然,它本身结构混乱且元素庞杂,让人难以发现文物的重点意义,更无法理解其要表达的中心主旨,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是雕刻者杂乱无章的模仿与堆砌,生拉硬套的向三星堆风格靠拢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难以辨别“古玉龙舟”的真伪。但值得密切注意的是,在三星堆成为网络热词后,不少心存不良之人开始制作赝品,企图鱼目混珠趁乱发财。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关注文物的同时擦亮眼睛,还文物一个“清白之身”。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