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一枚小小玉带钩如何拯救个王国?
一个皮带扣拯救了一个王国
一枚小小带钩,拯救了一人性命,扭转了一国之运,改变了一段历史。真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带钩,一个古老又陌生的名字。
或许很多人认为,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被人们所使用。
但实际上,只要摸摸自己腰间的皮带就会发现它对于现在的人也非常重要。连接皮带之间的皮带扣,追溯到古代,便是“带钩”。
简单来讲,带钩就是革带上的钩和饰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一般为男性使用,器形一般比较小。
元-清 各式带钩 (十六件)
保利2012春拍 成 交 价:RMB 782,000
春秋初年,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各国不再遵行周王室规定的礼仪制度,僭越的事情常常发生。
当时位于东方的齐国就发生了诸公子争夺王位的现象。由于齐王被杀,齐国无主,不同派系的大臣分别寻找避难在鲁国的公子纠和莒国公子小白,回齐国当国王!
两兄弟听到消息后迅速往回跑。公子纠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自己的老师管仲带人埋伏在小白回齐国的路上。
等小白的车队到达埋伏地点后,管仲二话不说,提起弓箭向小白射去。小白被射中后大叫一声随即倒在地上。管仲上前查看,发现小白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这才放心离去。
管仲以为公子小白被射死了,所以跟公子纠不慌不忙地往回走。可到了齐国他们才发现,公子小白早已继承了齐国王位,并特意下令封锁消息,等待公子纠一行人归国。无奈公子纠一行人只得束手就擒。
原来管仲那一箭,恰好射中了小白所系的带钩。小白咬破舌头倒在地上装死,这才当上了齐国的君主。
公子小白当上齐国国君后,励精图治,推行改革,训练兵马,齐国逐渐走上了强盛的道路。
这位公子小白,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齐桓公,最后成为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
带钩虽小,但在关键时刻却救了齐桓公的性命。
根据考古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带钩大约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出现,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
带钩印,既是带饰,又是印章
而进入到春秋中期时已经普遍使用。在北京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春秋战国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足以证明,带钩当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佩戴品和装饰物了。
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
跟其他器物相比,带钩器形较小,可能有人以为它不太重要,精美程度也有限。
但是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会用不同的带钩。因此,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王公贵族所用都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件非常精美的带钩。
战国·魏,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它于1951年11月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辉县在战国时期属魏国,固围村是魏国贵族的墓地,因此能推断出这个带钩可能是魏国贵族们所使用的。
从外表上大家就能够看出这是一件大型的带钩。用白银铸成,通体鎏金,长18厘米左右。钩身铸出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局部)
兽首分列带钩身体前后两端,呈现出相背又对称的样子,很像牛的头部。
长尾鸟居钩身左右两侧,也呈现出对称的状态,整体修长呈S形,回旋盘曲在一起,尾部分开,并以爪、尾反复交集结合来点缀鸟体,突出了装饰效果。
在钩身体的正面嵌了白玉玦三枚,均排列在同一中轴线上,自前而后大小依次递增,布局十分合理。在玉玦中心,各雕一粒半球形玻璃彩珠。
钩身前端又镶入用白玉琢制成大雁头部形象的弯钩作为钩首,上面用阳线雕出大雁的口、眼等细部,从侧面看恰似一只昂首的鸿雁。
虽然这件带钩尺寸较大,但由于在制作时已注意采用薄型,并以浅浮雕装饰,同时在面与面的转角处理上,又运用圆角过渡的手法,使线条趋于圆滑流利,从而弱化了它的长度。
这不得不让人赞叹当时人们的审美程度和对美的追求!而这件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也足以能够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了吧。
历史就这样滚滚向前,几千年前的刀光剑影此刻早已化成一团烟雾飘散而去,只有一枚枚小小的带钩,诉说着往事。
参考书目:《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王仁湘,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