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购房、贷款资格,我如何买到“绝版的天府一街”?

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买房是件让人纠结的事,十年前我就体会过了。

2010年3月,当时对“房事”还很懵懂的我,跟着来蓉工作的外地同事去南延线上看房,一看就是半年多。最后,我在当年的秋交会上发现了大源的一个新开楼盘,有一个套二户型满意又买得起,于是开始了“房奴”人生。

十年后,结婚了、生娃了,房子不够住了,于是又开始纠结换房。

和老婆讨论换房目标:不想放弃高新南的成熟配套,但居住环境要更宽松、交通要更便捷,还要兼顾学区——这就意味着换房成本可能很高。

不过,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对于我家来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按现有政策我们无购房资格、无贷款资格。(说到底还是钱……)

要破这题,自然是免不了要折腾一番。好在我们运气不错,去年9月开始谋划,春节前就拿到了新家钥匙,最近也搬完家了,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其中过程。

纠结的家底

先说说自家的情况吧,这也是我们纠结的起源。

我和老婆都是成都本地80后。我老婆家住金牛区,有一套还挺宽敞的旧房子,她结婚后是我岳母在住。十几年前,我岳父生病去世后,这套房子作为遗产放在我老婆名下。2010年前后,岳母又在郫都区(那时还是郫县)红光镇用她自己名字全款买了一套新房作为养老房,但一直没住。

我家在成华区,是单位宿舍,基本算筒子楼。大源的房子是我2010年秋天按揭买的,之所以买在大源主要考虑工作单位在高新区。2012年底装修好后,我就自己搬到新家住了。没过多久,我家原来那一片旧城改造拆迁了,拿了五六十万拆迁款。我怂恿爸妈到我大源的那个小区也买了一套套二,相当于是住在一起但又隔着一碗汤的距离。房子放在我名下并贷款,按政策第二套房贷只能贷三成,正好腾出了现金搞装修。

以上都是我和老婆结婚之前的事。婚后的房产状况,总结一下就是:

我名下两套房,都有贷款;

我老婆名下一套继承房,无贷款。

乍一听,名下三套房还挺“人生赢家”的,但实际上这三套房都住着人,并非富余资产,而且当时谁知道今后会搞那么严的限购啊。

理清头绪

等2017年冬天有娃以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家里东西变多了,岳母过来帮忙带娃住在原来的书房,我经常加班但只能在餐桌或沙发上凑活,还有早晚高峰无休无止的堵车让市中心上班的老婆快崩溃了。

期间,小孩还没断奶的那半年,为了照顾老婆回家喂奶,我们搬去了金牛区岳母家住,但那边是老房子,没电梯、车位紧张,大人小孩出入都很不方便,到了冬天我们又搬回大源了。

细细一捋,发现我们家名义上房子不缺,但都不合适,怎么都腾挪不过来,必须得换。但这个时期房价已经变了天,政策也收紧了,我们不具备买房资格和贷款资格。

早在2017年8月,我就在大源看过几次房子,没看到特别满意的,对后续要解决的资格、资金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策略,于是不了了之。

再提起换房,已经是2019年9月了。有天下班回家路上,我又再次萌生了换房的念头:众所周知由于新房二手房存在价格“剪刀差”,购房资格最苛刻的高新南区二手房成交萎缩,价格有所回落;但等到2019年末最后一批低地价的新房都清盘了,二手房价也就稳住了——现在是换房好时机啊。

跟老婆一商量,她也觉得是时候换了。那么首先就是要解决资格和资金的问题。

乾坤大挪移

解决资格问题,意味着我们夫妻名下的三套房至少需要想办法处理掉两套。之前我和自己父母沟通过,他们住的那套房子他们不愿意卖(也是搬家搬伤了),那就只能动我住的房子和我老婆名下的房子。

我自住的这套简单,结清贷款卖掉就行;我老婆名下的房子是遗产,加上已有近30年房龄,卖不起价还要补税,很不划算。经过多方查询政策,发现这种房子可以赠予给我岳母,不受限购政策制约,以后等拆迁变现。

解决资金问题,按我们商定的置换目标,总价至少在400万以上,压力不可谓不小,即便首付能争取到三成也要200多万来“启动”(包括税费和结清贷款所需的周转资金),后续还贷压力也很大,光卖掉我们自住的房子肯定不够。

那怎么办呢?

我们把目光放在了岳母在红光镇的那套闲置房。岳母退休后就在张罗这套房的装修,到2017年时已基本装好,但后来因为帮忙带小孩她也没去住,长远看估计也不会去住了。

但可以卖吗?岳母舍得卖吗?

那套房子其实居住环境不错,面积大又带花园,我一直觉得是岳母的dream house,从没好意思开口问过。最后,老婆“麻起胆子”去问了,结果岳母非常爽快地说:卖了,支持你们换大房子!

于是,换房一事的思路终于清晰了:

1. 将我老婆名下的房子赠予给岳母;

2. 将我住的房子提前结清贷款并卖掉,预计筹资180万元左右;

3. 将我父母住的房子的贷款提前结清贷款;

4. 选房买房,先走银行贷款以争取尽快拿到房子;将岳母名下的郊区房卖掉,预计筹资200万元以上,用于新房的提前还贷(部分);

5. 过程中的税费和周转资金,通过亲友拆借、公积金来解决。

这样一来,相当于我们夫妻名下只有一套房、无贷款,具备了在高新区购房并享受首套房贷政策的资格。

当机立断

现在回过头去看,上面的思路似乎顺理成章,但我们当时起码讨论了有一个月,差不多已经是在“桌面推演”,但这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具体到实操环节还有很多细节要处理。同时买卖必须环环相扣,一旦掉链子一大家子就只能去睡大街了。

一是尽快办理了赠予手续。这个相对比较简单,很快就办妥了。直系亲属赠予有约3个点的税费,同时因为那套房子过去是单位分配的,土地性质为划拨,还补了出让金。

二是预约银行提前结清贷款。年末时银行需要回收贷款额度,还算比较积极,建行支持在微信上查询、预约,在12月中下旬分别了结,两套房子总共还贷50多万,主要靠卖房的首付和朋友借钱来周转。

三是把现在住的房子挂牌出售。大源的套二户型还是比较吃香,我们小区交通、生活等配套不错,墨小学区房,距离伊藤、鹭洲里、沃尔玛、Upark都不远,一挂出去就挺多人来问。最后用了两三周时间卖出,在12月初和一个全款买家以208万签约,对方还付了20万定金,缓解了我们现金流状况。卖房实得近175万元。

走到这一步,我们基本凑齐了首付资金,可以选房子了。其实符合我们目标的区域其实不多,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泡天学区房、蒙小学区房、益小学区房和墨小学区房(本小区置换更大面积)。

后来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泡天学区房整体价格太高,超过了承受能力,pass;

本小区置换作为保底,而且暂时也没有好的户型放出来,先不看。

于是,买房范围逐渐缩小为蒙小、益小的学区房。

从9月底确定要换房以后,我就利用空闲时间在贝壳APP上看,中间还关注过一段时间法拍房。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购房思路也在不断调整,最早是想买清水的套四自己装,但这样的话就需要外出租房一年,相当于要搬两次家;后来就想干脆还是买带装修的,省事。

之所以觉得这次换房“运气不错”,就是因为在我需要选房时,我想买的房子自己出现了。

9月底我注意到天府一街某小区有个158㎡的带装修和家电的宽敞套三在出售,要价560万左右。这个价格对我来说高了,收藏后就没再管了。

等到11月中下旬,我发现这套房子经过几次调价已经降了40万。

这个价格对我来说还是高了点,但那时候也没看到其他心仪的房源。我又仔细看了看这套房子的图片和三维效果,决定去实地考察一下。

看了之后印象不错:

这套房子位于高层,采光佳,板式结构南北通透,两梯两户;装修好还不到三年,整体看上去较新;同时小区整体品质也不错。总价是高了些,也不是理想中的四房,但考虑到房子总面积够大,并且带不错的装修和全套家具家电,整体还是值当的。

当晚,我就约上老婆和岳母又去看了一次,他们的感受和我基本一样:房子基本不用大动,可以考虑!

大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谈价格了,最后又谈下来10万。

因为卖方在上海,我们在当周周末远程草签了一个意向,并约好等他们夫妻二人回成都时再正式办手续。同一个周末,我自己的房子也卖出去,真正做到了同时买、卖。等卖房的尾款拿到了,就有了买房这边的首付。

最后,银行在春节前放款,我们拿到了房子。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直到3月底才正式搬家。

到4月中旬,郫都区的那套房子也签约了。我们计划拿着这笔钱,在按揭满一年后去银行提前结清一部分贷款,让每月月供正好能被我们的公积金覆盖,尽量不影响现金流。

换房感想

纠结了两三年,结果换房只用了三个月,从换房到搬家一鼓作气,啥事都没耽误。这次换房感慨还是挺多。

十年间经历过三次买房:2010年第一次买房,纯粹就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2014年替我父母选房,主要考虑离得近、好照应;2019年换房换到溜爸所说的“绝版的天府一街”,确实就是很大的考验了。

1、 时刻关注市场。其实说来也挺后悔,如果早三年换房,至少能节省一半的钱。不过我不是先知,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没有多余的资产可变现,也没有多余的闲钱来投资,更不会没事就去倒腾房子,能做的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但我觉得要对这个市场保持一个基本的关注,对房价上涨或下跌的基本逻辑有个判断。最近又关注了一下大源的二手房价,已经比去年底时有所上涨,内心还是觉得庆幸。

2、 熟悉政策无疑会让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对许多家庭来说,买房都是头等大事,但很多人对购房、贷款等政策不熟悉,难免走弯路,所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有必要。我们夫妻俩的工作都需要和这些政策打交道,所以平时会去了解。如果不熟悉的,其实可以多问问中介,前提是中介业务素质过硬。

3、 连环买卖要留够提前量。我们这次是“赠一卖二买一”,手续多但整个过程还是挺顺,并且最后买和卖价格都还算满意,没有出现急卖被压价导致资金接不上之类的情况。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准备工作开始得比较早,多线齐头并进。除了赠予是自己办理的以外,三笔操作最后都是走的链家,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和依靠中介的撮合能力,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保持足够的定力,对现在市场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4、 对学区价值的看法。最近因为多校划片的事,网络上对学区房的价值有了很多争论。我认为,教育资源均衡肯定是发展方向,但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学区房肯定会长期存在,即便多校划片推开了,学区房增值保值的能力也会是最强的。

5、 对高新区教育发展的看法。我们家的情况其实是可以去买锦江和青羊的,但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高新南,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对高新区教育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大源这个片区。在这里,现在已经有益州小学、蒙彼利埃小学、霍森斯小学、墨池书院小学、天府实验学校(教科院附属学校)、石室天府锦城湖校区等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密度很大,政府的投入力度也很大。公办教育一靠师资(说白了是财政资金的投入),二靠生源(说白了是高素质家庭)。高新南这两个都不缺,因此我认为未来潜力很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