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的那一声长叹

那应该是一个有雨的日子,长江水滚滚东流,浪花滔滔,久默的赤壁矶迎来了一位在晚唐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杜牧。

杜牧,这位晚唐才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胸有大志,本想以自己满腹才华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可他错就错在生在了一个没落的时代。当时的晚唐,内忧外患,朝政混乱,君主昏庸,他忧心如焚,想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理想的肥皂泡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一个个被击得粉碎。终于,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来到黄州,做了两年多的黄州刺史。熟读史书的杜牧,是了解赤壁之战的那段历史的,有此机缘来到黄州,近距离地接触这个古战场,他怎能不来,又为何不来呢?终于,他来了,站在赤壁矶上,面对着滚滚长江水,他不禁史思翻涌,想起了六百多年前,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感于三国时期的英雄成败,不禁倏然作笔,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赤壁》。

在唐代诗歌史上,以写七言绝句著称的,在盛唐时期有王昌龄、李白,在中唐时期有刘禹锡,而在晚唐,当首推杜牧了。

杜牧的七绝诗,从内容上来说,以咏史和写景抒情为主,而文学价值最高的,应是其创作的大量的咏史诗。杜牧的咏史诗,不单单写历史,往往通过写历史,来达到揭露社会现实,抒发心志的目的,而在写作中,也经常有一些异乎常人的惊人之语,引人深思,可读性极强。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赤壁》这首七言绝句。

诗歌虽短,但颇注意写诗的章法,起承转合,结构合理,内容清晰。

诗人以“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起句,将一柄残戟置于诗端,而戟是古时打仗时常用的一件冷兵器,“折戟沉沙”喻示战役已见结果,只有兵器沉水落沙。而“铁未销”也为下一句的出现做了铺垫,顺接自然。

承接首句,作者写了“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慢慢地把行文引到古时的赤壁之战。“自将磨洗”的主语是作者,作者为什么对一个沉落沙中的兵器如此好奇呢?先来了解一下杜牧。杜牧熟通兵法,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专门研究过孙子,并写过十三篇《孙子兵法》的注解,曾经有一次杜牧献计于朝廷,被宰相李德裕所采纳,使唐朝打破敌军。磨洗兵刃,可见杜牧虽然为一介书生,但颇有投笔从戎之志。而由这柄磨洗后的戟,作者想起了三国时期那个纷乱的年代,想起了赤壁之战,这个决定了天下形势的著名战役。这时的杜牧,会做什么?会想写什么呢?

做为一首绝句,作者并没有具体写杜牧接下来所做所想。诗歌是含蓄的,作者在这时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让读者展开想象,任意遐想,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诗歌之美,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在品读玩味中,每个人对诗歌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而前两句,不管诗人是否真正的见到了一柄戟,然后把它磨洗出来,还是作者写作时的虚构,从整首诗来看,一二句其实就是达到了一个起兴的作用,目的是引出后面两句作者对这段史实的议论。

杜牧写作咏史诗,往往能够跳出咏史诗呆板的陈述史实的写作手法,很能借助自己丰厚的历史知识,在咏史诗中选择一个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角度,展开议论,启人深思,引发感悟。

按常人的写作,在一二句的基础上,人们往往会具体写作赤壁之战这个历史,可是,作者思维却迥于常人,而是论述赤壁之战的结果。

“东风与不周郎,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作者却转笔论述赤壁之战的结果,按常理,应该论述在赤壁之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周瑜的英雄气概与谋略,写上类似“周郎火攻赤壁下,留名青史逞英豪。”的句子为好,可是,诗人杜牧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假设的笔法,写东风如果不帮助周瑜的话,周瑜的夫人小乔和前吴主孙策的夫人大乔将被曹操俘虏,劫掠到曹操颐养天年的铜雀台中了。这两句诗,通过写大小乔的命运,暗喻东吴的命运,把当时天下形势的变化以两个女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小见大,出人意表。

而在三四句的议论中,表面上写的是周瑜因东风的帮助,打败了曹操,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其实,作者要写的是曹操。在诗句中,作者对周瑜隐隐地有一种嘲讽之意,意在说周瑜得胜是借了东风之便,没有东风,周瑜怎能取胜。所以,在诗句中,有着对曹操浓浓的惋惜之情。曹操由于当时天气条件的限制,叫周瑜用火攻成功,导致赤壁之战失败,时也!命也!导致曹操没有得遇良机,统一中国。所以说,诗人在赤壁上,更多的是对曹操的惋惜。

那么,作者怎有此情产生呢?所谓“诗言志,诗言情”,作者通过慨叹惋惜曹操,暗地里是在惋惜自己。诗人生在唐朝没落之时,志向不得施,才华不得展,由赤壁之战,作者想到成名立业,有时靠的是机遇,而自己生不逢时,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一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他因曹操壮志未酬而惋惜,其实,更是在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

杜牧的这首七绝诗,是唐代七言绝句的代表作品,它的成就,不在于文辞的华美,而是在于隐含在诗歌中的那种让人难忘的深厚情感,而杜牧在赤壁矶上的长叹,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永远的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