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国际】郑振富 | 闲话郑杨门村变迁(杂记随笔)

 闲话郑杨门村变迁(杂记随笔)
作者/郑振富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郑振富——笔名杨梅(“杨门”学校谐音),1936年正月初三生于河南温县郑杨门村,中共党员,中文大专,教师退休。曾任某两报特约记者、《焦作日报·山阳城之友》,诗文见诸十数家报刊,有诗受奖入集数种(曾荣获“中华颂”二等奖、“和谐颂”一等奖、中华诗词华表优秀奖等)。现为洛阳诗词研究会、河洛诗词学会、洛阳老年诗词学会、河洛民风研究会会员,世界周易学会洛阳分会讲师。拙著《郑振富诗词选》一部,诗文选待出。
【作家/诗人作品】 
闲话郑杨门村变迁(杂记随笔)
温县/郑振富
杨门村之说,——“据传,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1004年),北辽(今山西省)入侵宋疆,帝派杨家父子驻今南镇防御,东此一带为其右翼,分据各点,安营扎寨”(立辕为门),时称杨门(见《温县地名考·第一集》p132)。温县旧志无记载。
郑杨门村之说。我小时候(1936年生),常常听老年人传说,咱村张姓为老住户(?),四周村都呼为(方言)丈(张)杨门(也有人呼东杨门——董杨门顺治十六年(1659)地亩册上有记载)。张姓祖坟在村东南角(约20多米之处,董杨门地亩册记载四周全是董氏家族地),有半亩多大,柏树大碗口粗,数十株,没有墓碑(可看张家寒酸),可证为真。
郑姓之说,郑思温于“明洪武五年(1373年)九月初五日,由山西潞安府长治县北董村郑家胡同迁于温县城内后街,即今祠堂”(见我家《郑氏家谱》前批),其九世孙郑茶(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娶张氏姑娘落户女家,繁衍昌盛,张姓凋零,而后取而代之称呼郑杨门村,至今有三四百年了吧?郑家祖坟,在村南路第二电线杆东20余米处,郑茶墓碑在北而面南一大片一亩多大,柏树桶粗,数十株,碑很多,郑茶碑背面是郑氏思温至郑茶家谱。据21世孙郑振堂说,此碑原来在22孙郑学奎门前路旁井口上棚,塌入井内,可能丈把深,清朝(道光?)所立?当今公墓在河南地顶官路(清朝出城西关去怀庆府有斜路过此)先西面(头南)后东面(头北)。
解放前,我村人口300有余,地800余亩,穷多富少。现下人口660有余,土地更少,村里没有收入,只有西北洼窑坑村公地出租,为村委会零星开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河南地打机井挖的一人多深的坑内无意间捡到了一枚紫色铜钱,上书篆体“货泉”二字,查证汉朝的钱币,距今2000多年了,穿在钥匙扣上作为护身符披戴多年,后不慎丢失了,真可惜。解放前在河里圈路西掏山药曾挖出来土陶瓦罐等不少土陶制品,说不定我们村地下还会埋藏着什么无价之宝的吧?
郑氏祠堂(道光十七年——1838),在前街东头坐北朝南,上房三间街房三间,老祖宗留下的唯一产业,原址未动,只是街房三间向南原有外走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刮大风”拆去,门前有两棵古柏,比桶粗点,高大威风,也被“大风”刮走,甚为可惜。现在的两棵柏树是北街23世孙郑水勇2016年栽的,茂盛异常永垂青史。2021年03月12日植树节祠堂内西边,南北头植两棵桂花树,中间植两棵玉兰树。
村北路弯处一棵柏树(看好和西北小庙东西对照),民国二十多年栽的,我刚记事。向北20多米处路西是北街北五院的坟茔,坟中有一大墓上有杜梨树,由南向北展,有十多个墓主,北头有几通墓碑面北,同龄柏树十数株,上个世纪平坟扫去,唯独留下了这一株,珍贵异常,后代子孙要精心呵护,让她庇荫北街庶民百姓人财兴旺,光照千秋。
北五院之说,据查族谱,16世孙王谋(谟)系清朝监生,他生了五个儿子在村北地另拔新坟茔,可谓北五院之说。其叔父福长及两子王有(犹)王喜(玺)(系22世孙学智、学勤、学法(学舜)23世孙有福的先辈)均为庠生,伙同王谋都领取清朝俸禄多年,家为殷实富庶,浑砖高大的清朝民居都在此几家(特别是22世孙长军的五间浑砖高大宏伟内插厦的街房,坐北朝南,宽阔的门楼,街房正中四扇阁扇雕花古色古香,前面宽厚的青石台阶大方墩实,院中东西六间阁楼式厢房(遗憾被改建了),连同(22世孙四海)上房五间楼房东西两边通道很具有特色风水,是非常典型的标准化五间式四合院,是县西北域恐怕最少有的规模吧?是我村唯一的珍贵的清朝民居,也是我村的镇村之宝。想建议村委向县级申请,作为清朝文物遗产保留单位标志出来流芳千古,供后代子孙们瞻仰弘扬光大,——是我郑氏家族历史上光荣的见证,光彩的一页。劝慰房主辈辈常住,享受祖宗恩德荫庇光前裕后。——你看刘薛村的清朝民居宏伟建筑保留完好,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权威标志供参观流浏览,甚或拨款维修)。
有好事者——董杨门文人董永昌(1939年生),传来微信:
“听生于1913年的董保善老人常常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太保倒洼水,平地起蛟,大水顺河冲来,董郑杨门两村联合抗洪修筑一堤埂,从董杨门村西董家坟南到村北直到郑杨门大杨树以东。两村年青人日夜守堤夜巡,所有灯笼用油是全是郑国营慷慨解囊供的,传说是(22世孙)郑学智家的先人,我问过学智的孩子(23世孙洪都),可能国营是乳名。”
——查族谱证明是清朝监生郑氏16世孙王谋五个儿子系下的后代,这彰显着董郑两村,睦邻友好休戚与共亲如兄弟之情,积善成德光前裕后,世代传为佳话。
18世孙汉良,是清朝监生王谋叔父庠生福长的孙子,真是书香门第,虽不为官,但博学多识,文化功底浑厚,专为乡邻书写诉状而闻名遐迩。
据传说,西林召一财主蟠龙,状告后张庄穷小子放羊娃狗旦(为众家放羊混个肚皮),腊月雪夜放羊啃了他北地的麦苗,证据是捉住羊十二只,麦地雪上羊屎羊尿一片,又一片,啃断的麦茬为证,要求处罚赔偿小麦不出一石也得八斗,两方闹得大动干戈。原告请汉良写诉状立案告到了官府,有词曰:“前腿弓,后蹄蹬,一嘴一股综(一大把),一嘴一股综……”被告接到官府传来的原告诉状,请汉良写答辩状,其心知肚明,怜悯被告,有词曰:“实冻腊月,地冻如铁,羊卧麦地,融冰化雪,上层追肥,丰收你得;补发工钱,还得请客……”开堂审理,汉良也亲临现场,其以“雁卧丰产方”(吃苗拉屎),“麦收战场地”(马踏人踩),——北方腊月有石磙(桶粗四尺)镇麦(马拉碾麦)增收之理,阐明了腊月天,羊卧(请羊放个屁,许你一台戏)羊啃(墩墩麦苗分蘖多)利而不为忌。经调理,原告以撤告退回群羊请客皆大欢喜了结此案。从此,汉良也以“游说之士”,“铁笔摇旌”之美誉扬名四面八方。
古代冬季往往大雪封门月而四十不化,羊啃青不忌,而今气候变暖一冬不见雪花,冬麦疯长禁放啃青也是正确的,老黄历绝不可于今同日而语。
前街18世孙聘之(芝)(22世孙学文先辈),为郑氏族谱作补序者,文字深奥(我有译注附第二本书中),可看文化博识雄厚。其祖产三间式四会院落,坐南朝北,街房上房都有插厦,阁楼式,六间东西厢房也是阁楼,也是清朝民居完好无损,芘荫子孙繁衍昌盛,最好保留世代相传人财兴旺。
解放前,我们村有个“祖先会”民间组织,前后街民选上年纪大公无私的会首五至七人进行管理,自愿入会的,每会员交小麦一升,每户想入几份不限。粮食收齐,或卖钱,或放账活动生息,会员们谁有天灾人祸可着情赈济等等。每年初一为祖先祭祀上供焚香烧纸开销花费均由会出;清明祭祖声势浩大,除在祠堂内为始祖列祖供奉外,还要到老坟为郑茶先祖摆供(供案上大盘内放猪羊头蹄尾代全体牺牲祭品)焚烧洒酒叩拜放鞭炮,向参加祭奠的人们,撒糖果花生什么的,甚是热闹。而后在祠堂或其他大院里大摆宴席,会员们一起就餐熙攘异常;劳作和端盘子的人们,每人嘴里都噙着黄表角(防偷食吗?),甚是可笑,席毕,所剩的残羹冷炙,会首们可以打包分去。多好的风俗啊!
真遗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饮水思源,解放后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敬重始祖郑始温,敬重先祖郑茶,敬重列祖,都通通放到了不以为然的地位了,唉!
解放前,全村有五大护卫梢门(两层楼结构均未棚楼板),后街东西两个,两边都有围墙很窝严安有大门,每天晚上有专人上锁,比较安全,从未发生过盗抢之事;前街东西及正南各一个,两边没有围墙,光有门楼未安大门,通行大道,五狼盗口,夜里,虽有打更人掂短棍巡逻,但有的富户,不时仍遭外村蒙面人掠抢财粮牲畜,还有被起片绑架人质勒索钱的,钱限期送不到撕片(活埋)的也有。我小时就见过张家一年轻人,被活埋在郭作村北地,刨回来在张坟西南角放,满身蛆蝇,臭气熏天,亲人们用鸡翎扫蛆用清水洗身,甚是可怜。解放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街梢门渐渐都被拆去了。
《温县志稿》载:“郑子祥,乾隆时人,世居郑杨门,力甚大。居常带斧,重一百八十斤。”
前街村东头原有“观音堂”一座,坐东朝西,后间是观音菩萨,前有卷棚青石供桌(现在祠堂),卷棚前有丈把宽小院,中间开门,门头上镶嵌石刻“观音堂”三字,下安两扇门(上串条下实板)。20世孙郑应宽说,民国初年王太保涨水,咱村南蚰蜒河决口水淹了几村,街上可行船。尔后,风水师让在村东头修个护村“观音堂”,请前崔庄工匠金塑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堂前后及北边栽柏树十数株两把多大。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拆去,1986年前后向东退有四五丈余又复修了起来。
村西北角离村有百十多米的高高土台上(三间屋大吧!),原有一间“庙里烧香庙外磕头的“张大仙白大仙”二仙小庙(内木板书写神牌位),坐北朝南,东边大道通西林召,西边大道通林村大路,前边有条东西堤埂,构成个面向村北街的“大仙”二字,犹有护佑村民之意;浑砖封檐,一人多高,一庹多宽,相当精致,门两边有大碗口大的气孔窗(出烟的吧!)门梆上书“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对联;庙后有株大观杨树,两人合抱之粗(树龄要有二百多年吧!),高过五层楼以上;春暖花开,满树杨穗滴滴溜溜,杨米清香浓郁沁肺心脾,益人益神,继而枝繁叶茂绿阴如盖,为二仙遮风避雨,好大的威风甚为喜人,行路之人路过此处,无不驻足观赏玩味不已;每到初一十五,消灾祈福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树枝低处常有不少红灯笼绸幔还愿之物。不知是何年因何而建。可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村属于南韩村乡,乡里需用木材,说此树是县公产要刨去,当地人无人敢于承揽,报到县里,县长思忖后,大笔一挥“为国立公批准刨去”,随即雇林县工人在村里吃住多天,刨后(损毁小庙)就地解板(据说工人工具未拿走就有人得病丧命,村民刨了树根的上吐下泄得了一场大病差点送命,生了个畸胎瘤女儿,而后危及北街青壮年,一二十年里竟有多人丧命。事实确凿,然而却无法以科学佐证)。
此庙原来庇佑北街几百年来人财兴隆,——查族谱所见,监生庠生四人都在此街,清朝民居高大建筑三四家也在此街。尔后,1986年前后在原址上又复修成了一大间,可惜庙后至今仍未植树,——哪个善男信女行善积德,再在原处植株大观杨(或柏树),树茂兴村,与己也吉祥如意人财兴旺,流芳百世。
1945年温县第一次解放,入党的有21世孙郑凤祯、李水先、崔兰英,其中凤祯曾任五区(西林召)主任,备战上过山,南下后在南阳任过林场场长(他的侄儿,22世孙郑学昌述)。郑秀英在西林召区上入的党,备战上过山,在县法院任过职,五十年代与我村复员军人21世孙郑振洪(振祥)结婚后退职的。
第一任农会主席21世郑振刚(岗)(乳名大全学新之父),1947年被还乡团逼害投井致死,而后前街张立业继任。第一任村长的是后街20世孙郑应岐(书宗)历时多年。
1950年我14岁,在杨门学校上五年级。20世孙广奎(魁),从田家庵寄来了五本“上海九福堂”精制白棉纸簿册,供写郑氏族谱用。我利用秋假在22世孙学奎的客厅,照22世孙学儒的手抄族谱抄了一本,同时20世孙书仁书瑞也抄了一本,他俩的在“扫四旧”中都烧了,我的裁去了序后我的属名,秘密地保存了起来。剩那两本有没有给广奎抄寄不记得了。近听21世孙连明说,他听广奎的外孙说,广奎活到了100来岁,——真是积善成德,先祖所恩赐的福分啊!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的有:21世郑振章、21世郑寅轩(諠中共党员)、22世郑成福(洪琴之父,中共党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95年3月30日,我请他到校作报告,他披戴十多枚奖章和纪念章,我作了记录)、21世郑连荣(振璧中共党员),其中郑连荣任工兵副连长阵亡(载新《温县志》)(《郑振富诗词选》有《清明吊纪郑连荣烈士》详情)
解放后,22世孙郑江(郑寅生之子)为咱村第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北京军事测量学院毕业,中共党员,参加过国界测量受伤,退休后现客居天津市国家一机部机床厂。
1955——1975年期间,参加抗美援越的有22世孙郑学敬(成福同父异母四弟),为首长开车,得过越南国家领导人范文同的奖状。
1953年,郑杨门设乡(乡长董志实),乡公所在郑学奎西院。1955年撤销。
2016年,焦作市委派焦作爱卫办防疫科长李文女士,为我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为我村新建四间村委办公室,设备齐全,硬化大院,竖起来不锈钢旗杆,开辟篮球场及体育活动器材多种,又新建六间医疗及活动室。扩宽硬化了街道。精准扶贫成绩卓著载入史册永垂千秋。(另见《郑振富诗文选》有《国旗升起来了》纪实散文及诗)(将来写村史可供参考)
郑姓的历史:郑姓出自姬姓,是周朝王室的后裔。周宣王时,宣王封他的弟弟姬友在郑,建立郑国(河南新郑公元前806——前375),立国432年,传位24君。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国人就以国名为姓氏(荥阳市有郑氏宗祠及其雕塑像)。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世界壮举,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
207国道,2021年“五一”将在我村西头通过。
注:白大仙:修炼成精的刺猬,善于保护自己,护家之神。食害虫,农民朋友。
张大仙:网络无解。听说是扫妖护民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也有的说是玉皇大帝(张名坚)。(7120)2021.04.20.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给句子化点妆,让文字活起来
给我一堆碎片,还你一篇美文
传播正能量共创正平台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0)

相关推荐

  • 人生感悟.随笔杂记

    人生路 有千条万条 最难走的就是情路 生活的沟沟坎坎 有深有浅 最难跨过的 就是心坎-- 爱得越深 留下的伤痕 就像镜子上的裂缝 会越来越大-- 用情太真 便难舍难分 就像刀切的莲藕 越扯丝越多-- ...

  •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7年5月5日)

    ~~*~~~*~~~*~~~*~~~*~~~*~~~*~~~*~~~*~~~*~~~*~~~*~~~*~~~*~~~*~~~*~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7年5月5日) 2017年5月5 ...

  • 【三湘文艺】郑芬芬/过年随笔

    过年随笔 作者:郑芬芬 小时候,年是爸爸买回来的腊肉奶糖,是妈妈买回来的新衣服,是兜里数了一遍又一遍的压岁钱 ,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溅的烟花爆竹 -- 长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天南海北的奔波,是一年 ...

  • 向度・随笔|独与鹤飞:读书笔记小札

    读书笔记小札 文 / 独与鹤飞 仙才鬼才人才 这个周日,看沈祖棻的<宋词赏析>,书中"北宋词名家浅释"部分,有分析晏几道的鹧鸪天一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 ...

  • 【诗艺国际】陶 陶 | 天波杨府(外三首)

    ▼ 天波杨府(外三首) 作者/陶 陶   [作家/诗人风采] 黑天鹅: [作家/诗人简介] ★ 陶陶,居香港.香港当代文学艺术协会理事.香港诗人联盟理事.维港作家汇会员.全球华人诗词协会会员.我是一朵 ...

  • 【诗艺国际】许玉平 | 刘堎村换届选举(外二首)

    ▼ 刘堎村换届选举(外二首) 作者/许玉平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许玉平,网名:甘露,新干县作协会员.1957年11月出生,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人,农民,中共党员,长期担任村干部 ...

  • 【诗艺国际】郑振富 | 七绝·游慈胜寺公园(外二首)

    ▼ 七绝·游慈胜寺公园(外二首) 作者/郑振富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郑振富--笔名杨梅("杨门"学校谐音),1936年正月初三生于河南温县郑杨门村,中共党员 ...

  • 【诗艺国际】郑振富 | 紫 燕

    ▼ 紫 燕 作者/郑振富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郑振富--笔名杨梅("杨门"学校谐音),1936年正月初三生于河南温县郑杨门村,中共党员,中文大专,教师退休. ...

  • 【诗艺国际】郑振富 | 救救孩子……”(杂谈随笔)

    ▼ 救救孩子--"(杂谈随笔) 作者/郑振富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郑振富--笔名杨梅("杨门"学校谐音),1936年正月初三生于河南温县郑杨门村, ...

  • 【诗艺国际】郑振富 | 城——乡

    ▼ 城--乡 作者/郑振富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郑振富--笔名杨梅("杨门"学校谐音),1936年正月初三生于河南温县郑杨门村,中共党员,中文大专,教师退 ...

  • 【诗艺国际】朱富喜 | 无 絮(外一首)

    ▼ 无 絮(外一首) 作者/朱富喜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朱富喜:江苏淮安人.曾用名:福喜,朱士清,身份证名朱付喜.军旅生涯中从新闻报道员开始文学写作.作品有诗,散文,小说.发表 ...

  • 【诗艺国际】朱富喜 | 夜雨流帘(外一首)

    ▼ 夜雨流帘(外一首) 作者/朱富喜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朱富喜:江苏淮安人.曾用名:福喜,朱士清,身份证名朱付喜.军旅生涯中从新闻报道员开始文学写作.作品有诗,散文,小说.发 ...

  • 【诗艺国际】杨绪萍 | 致敬农民工(外二首)

    ▼ 致敬农民工(外二首) 作者/杨绪萍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杨绪萍,原名李玉珍.出生於1951年11月,原籍山東蓬莱.自小受母亲的文化熏陶,爱好习文弄墨.2001年張家口市总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