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差,是从妈妈成为“怨妇”开始的

小玩童说

孩子的人生,始于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超过想象。也许你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本期内容,希望与各位家长共勉。

 ◆ ◆

作者 | 哎呀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前不久,拜访了一位许久未见的同事。

半年前她刚离婚,婚后独自照顾女儿,出于关心,想去看看她们。

去了以后,发现她女儿变化太大了。

印象中,小女孩特别活泼可爱,不管见到谁,都一口一个“阿姨好”“叔叔好”,十分开朗。

这次重逢,她却变得怯弱紧张,即便遇到我,也只是躲在妈妈后面,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为什么她变化如此大?

和同事聊了半天,听她不停吐槽前夫有多狠心,如今的日子有多难过,我才明白:

孩子多半是被妈妈影响了。

同事性格敏感多疑,一个人承受着抚养女儿的压力,总是充满哀伤,整天忧心忡忡、喋喋不休。

生活上,她为女儿倾注了一切。

但同时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递给了女儿,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归咎到了女儿身上。

正因如此,孩子也愈发自卑胆怯,没办法和别人友好相处交流。

离开她家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多少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的妈妈,正不可避免地养出“失败”的孩子。

孩子的人生,始于父母的一言一行。

习惯抱怨的妈妈,不仅苦坏了孩子,还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感。

PART.
01

韩国电视台曾邀请了几组妈妈和孩子做“视崖实验”:

把妈妈和宝宝分开,彼此间隔着一块透明的大玻璃,看宝宝是否有胆量越过玻璃爬向妈妈。

实验开始了,妈妈一脸木讷、嘴角下垂看着宝宝。

满脸期待的宝宝一看到妈妈,就开始爬了过去。

爬了一会,宝宝看到了“悬崖”,内心感到不安,左右为难。

抬头望向妈妈,妈妈依旧面无表情,不为所动。

这一下,宝宝彻底慌了,笑容渐渐褪去,神情局促不安,挣扎徘徊了几下,原地返回。

不止是这一组家庭,其他被试宝宝都出现同样的反应:妈妈表情僵硬,神情不开心,宝宝就会退缩、恐慌。

节目的心理咨询师表示,这是一种“镜子效应”。

孩子身上可以直接反映出父母的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决定着孩子的喜怒哀乐,还深深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性格特质。

台湾心理专家詹红红有次接到全职太太张妈妈的求助。

对方称,儿子情绪特别压抑,不管怎么凶他骂他,儿子都不吭声,像是没感情的机器一样。

直到詹红红走进他们的家,通过日常观察后才发现:

小孩的问题,跟妈妈的抱怨有关。

每次张女士跟儿子说话,都特别不耐烦。

陪玩做手工,开口闭口就是“我好痛苦啊”。

更可怕的是,爸爸一下班回家陪儿子,妈妈的怨言更一发不可收拾:

“我就是看不惯你天天都陪。”

“我发现你说的都是废话。”

“你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好吗?”

轰炸式的数落吐槽,不仅怼得爸爸敢怒不敢言,就连在场的儿子,也始终沉默,毫无反应。

在詹红红看来,爸爸回家,儿子很开心兴奋。

但一面对妈妈,儿子就变了样,打不还手骂不还嘴。

这是典型的压抑型人格表现。

孩子不是没感情,没情绪,而是为了减少妈妈的怨气,他选择了闭嘴。

作家刘娜说过,

“在这骨肉相连的懂得里,有那个过于懂事的孩子。

他们压抑内心的真实和自由,替忙碌的父母分忧,却不自觉地让自己在恐慌、企盼中承受着两难。”

孩子以为不表达,就能维系家庭和平。

却不知,他越是压抑不说,越承受着负能量的打击,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喜怒哀乐的情绪传递。

也许他在别人眼里很乖很听话。

但一个说不出真实情绪的孩子,只会活得麻木不仁、没了追求生活的热情和盼望。

PART.
02

看过一则新闻。

杭州一名13岁男孩,下了补习班后和妈妈一起回家。

回家路上,妈妈嫌拎的东西重,絮絮叨叨要他拎一下。

上公车后,妈妈发现有个袋子不见了,就生气恼火,一个劲抱怨男孩没看管好。

车上有人听不下去,扬言要报警,叫妈妈不要再说他了。

有气不撒,怎么行?

下了车找到袋子后,妈妈还不停指责,男孩终于忍不住,拿起瓶子啪啪开始打妈妈。

打完妈妈后,他还死拽着路边的隔离栏不肯走。

即便三个警察强行将他拉开,孩子还继续踢踹隔离栏。

一个爱发牢骚的妈妈,终于把孩子逼成了只懂得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小野兽。

连珠炮弹式的指责、吐槽,压迫着孩子,一旦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范围,势必引发更大的冲突和对立。

负能量的杀伤力,不亚于武力。

曾经,有记者采访了一起“青少年恶性暴力”事件的带头人,问:

“你做这些事情,有考虑过家里人的感受吗?”

谁知道孩子一脸不耐烦地回应:

“我妈?得了吧,整天只会哭惨,说什么养出我这种败类。实在是太烦人了!管她呢!”

心理学者李雪指出,假如父母坚持不懈地把担心和批判投射给孩子,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焦虑和压力等负面催眠搞砸。

面对一个怨妇型的妈妈,孩子们听到是怨,看到的是怨,学到的也只能是怨,而当这怨气没有出口时,就只能变成暴力,要么伤人,要么伤己。

PART.
03

有句话说:

爱抱怨的妈妈,很容易生养出针尖对麦芒的儿女;

而阳光快乐的妈妈,家就是一座鸟语花香的天堂。

电影《花滑女王》中,小娜迪亚虽然出身贫寒,可单亲妈妈却从不为此抱怨。

相反,为了支持她的滑冰梦想,妈妈给予她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小娜迪亚想要学滑冰,妈妈承诺给她最好的教练;没有滑冰服,妈妈安慰她“会有的”。

教练嫌弃小娜迪亚天赋不足,妈妈不放弃不退缩,拼命劝说教练,争取为女儿赢得多一次面试机会。

就算失败,妈妈也不曾把负面情绪表露出来,而是不停称赞小娜迪亚,夸她“真棒”。

为了让小娜迪亚第二年能顺利通过面试,妈妈每天天还未亮,就陪她练习滑冰,即便疾病发作倒地不起,妈妈还笑呵呵地跟她说:

“看,人人有可能摔倒。”

有如此乐观开朗的妈妈,在逆境中始终保有一颗积极向上阳光的心,对小娜迪亚来说,是莫大的人生力量。

妈妈去世后,孤苦伶仃的小娜迪亚没有一味沉浸在哀伤痛苦中。

而是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站到荣誉的领奖台,收获属于妈妈和自己的胜利硕果。

如果没有妈妈的乐观,就没有坚韧不倒的娜迪亚。

妈妈的阳光心态,是她梦想的种子,在那种正能量的感染下,她活出了人生该有的样子。

好妈妈,成就孩子一生。

妈妈的好情绪,是孩子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PART.
04

体现似乎并不在于母亲对出生婴儿的爱,而是在于以后成长中对孩子的爱。

孩子的一生,跟妈妈的情绪息息相关。

正确的爱子,是用积极、正面、感恩的态度,引导孩子勇敢淡定踏上自己的人生征途,朝着未来的美好奔跑翱翔。

不让孩子成为自己的“苦友”,而是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盟友”。

愿我们每个妈妈,都能收好自己的情绪炸弹,正确释放堆积的压力,守护孩子的心灵和世界。

家里多一些欢声笑语,孩子和自己才会多一份轻松和阳光。

共勉。

声明本文中的文字由@女儿派授权转载,文字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及来源负责。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