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故事之二十一——蟹肥稻香又一年
是美荡起了认知震撼
早听说农村变化万千
没想到如此令人惊羡
风景与人物色彩斑斓
又象农村题材的影片
自己有幸也做了演员
都是铺成的柏油路面
每家门墙有一团火焰
那是蔷薇花争美斗艳
展露动人的雅洁美观
同样宽敞的前庭后院
满眼活跃着花红菜鲜
据说隋唐时叫黑风关
李世民为了开疆扩土
派了薛仁贵来此作战
新农村建设已成典范
美好的日子攥在手中
村民的目光更加高远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盘锦有五种颜色,黑色:石油,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辽河油田;红色:红海滩,是由大片大片唯一可以在盐碱地生存的草——碱蓬草组成;绿色:苇海,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一望无际,在风中翩翩起舞;黄色:稻田,盘锦大米美名天下扬,顺带说一句,盘锦的特产有二——蟹田大米与中华绒螯蟹,味道很不错哦;蓝色:一望无际的海洋。
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盘锦独特的水盐运动规律,土壤返碱严重是盘锦水盐运动的主要特征。
由此,形成了盘锦土质独特的耕层土壤PH值为8.0-8.9的盐渍型偏碱性和土壤表层盐碱,下层粘度大,地表水层不易渗透的土壤特征。而这种土壤特征,有利用水稻生长中以苷键相联而聚合成的淀粉形态分子结构的形成。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五大特点而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经评估该品牌价值500亿元以上。2019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盘锦水稻种植的历史已达百余年。据史料记载,1907年盘锦开始水稻种植,之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8年,张学良创办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
1948年,盘锦解放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灌溉网,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盘锦的历史上,独特的“移民文化”也促进了稻作文化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数以万计的“五七大军”和知识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盘锦,开发“南大荒”。他们参与农村生产建设,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推动了盘锦水稻耕种技术的进步。在他们与当地农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满蒿草的盐碱地变成了大片的稻田。“盘锦大米好吃”,随着70年代末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家乡,这句话传遍了全国。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2020年5月23日、8月25日、9月14日、9月19日,拍于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现予分享,敬请指正!
这里是大洼、这里是田家,这里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堡子,这里是大堡子村口的蟹禾水渝。
魏巍的这块蟹田有130亩,稻田地里养着河蟹,河蟹饲料为小鱼小虾和玉米,虾池里淡水养着南美白对虾,稻田里种着丰锦、御金香。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堡子村隶属于大洼区田家街道,是一个整洁雅致的美丽乡村。道路整洁笔直,两侧绿树成荫,路边鲜花盛开。白墙灰顶的农舍,门前果树簇拥,鲜花绽放,蓝天下如此的亮眼!农家小日子不错,公共生活设施也是相当的可以,这也是为前来休闲度假的城里人服务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农村绝不是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生活,并不一定有多丰足舒适,但其中弥漫着城里难觅的明丽山水、乡土情谊。正是这裹着泥土与烟火味儿的家园,让人魂牵梦绕,让人久久难忘。如果您向往这样的乡村,您都可以亲自来看看,也许会有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