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征讨日本,元朝专门设立了一个省,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元朝是疆域最大的王朝之一,鼎盛时期拥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北延伸到西伯利亚,越过了贝加尔湖,南到南海,包括西南方向的西藏和云贵川,东到库页岛和日本海。
但是,元朝的统治者们始终都没有满足,他们还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
文永之战
1271年元朝建立后,将盘踞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纳为了附庸国。于是,忽必烈将目光投向了更东边的日本诸岛,多次派遣使者,要求日本也向元朝称臣,但遭到了拒绝。
1274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对日本发动了“文永之战”。在忽必烈的要求下,高丽建造了900余艘大小船舰,任命忻都为征东都元帅,统帅蒙古人及女真士兵1.5万人。另外,高丽派出了5600名士兵,以及6700名水手,总计约3万大军。
元军浩浩荡荡,先后在对马岛、壹岐岛登陆,全歼了当地的日军。然而,元军在肥前国、博多港遭到了激烈的抵抗。由于日军人数众多,所以,尽管元军在兵器和战术上占优,却疲于作战,只得撤回船上。
次日再战,元军兵分两路,成功击败了日军。但是,元军自身损伤较重,副帅刘复亨中箭受伤,而且后援补给严重不足。当晚,元军召开会议,在多数将领的建议下,主帅忻都决定撤退。
悲剧的是,元军在撤退的过程中,遭遇了猛烈的台风。史料记载,“会夜大风雨,战舰触岩崖多败”,有1.3万名士兵死于海上,另有1.3万名士兵回到了中国。
征东行省
我们知道,元朝采用的是行省制,将全国分为了11个行省,作为一级行政区。例如湖广省,全称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下辖如今湖南、广东、贵州、广西等部分地区。
此外,还有几个专门为战争设立的“征讨行省”,相当于是一个特殊化的军事组织,但具有行省一样的行政等级。例如,为了征讨越南和缅甸,分别设立了“交趾行省”和“缅中行省”。
虽然第一次征讨日本失败了,但元朝却在1279年灭掉了南宋,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此后,忽必烈又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要求后者称臣。但是,日本都拒绝了,并且两次斩杀了元朝的使臣,包括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等人。
对于忽必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羞辱。他决定再次征讨日本,并在高丽设置了“征东等处行中书省”,又称征日本行省。
与其它行省不同的是,征东行省的左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自辟官属,可以自主管理财政。同时,元朝与高丽开始联姻;高丽的储君出生后,要被送往元大都生活长大,作为“质子”。
弘安之役
1281年(日本弘安四年)春天,忽必烈发动了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这次有征东行省作为后盾,规模要大了很多,主要分为两路大军。
第一路:忻都为主帅,兵力约4万人,战舰900余艘,携带了十万石军粮,从高丽出发;
第二路:范文虎为主帅,兵力约10万人,主要是南宋的降军,乘战船3500余艘,从浙江出发。
事实上,自从1274年的文永之战后,日本也一直在积极备战,在沿海的重要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元寇防垒”,也就是高两米厚两米的石墙。
当元军的军舰到达日本后,竟然一时间找不到登陆靠岸的地方。元军多次试图强行登陆,均以失败告终。很快,元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八月,台风又来了,持续了整整4天,导致大部分军舰沉没,元军再次铩羽而归。根据统计,在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中,只有不到10%的士兵生还,其余都葬身在了异国他乡。
覆言认为,元军没有登陆作战的经验,军队远渡重洋,又无法实现有效的补给,是其征讨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客观上来说,元军的运气也差了一点,遭遇到了极端的台风天气。今日话题:你认为元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你的留言和评论。
“覆言”原创文章,受各大平台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