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原文翻译

勒卒令第十八

勒,约束,统率。勒卒,就是统率指挥军队。本篇叙述金、鼓、铃、族等指挥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军队训练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军队指挥的坚定一性一、计划一性一和灵活一性一。

72、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奇兵则反是。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奇兵则反是。鼓失次者有诛,喧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而动者有诛。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会之于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试之以阅。

【译文】

金鼓铃旗四种指挥工具各有各的用法。一次击鼓部队就前进,二次击鼓部队就冲击;一次鸣金部队就停止,二次鸣金部队就后退。铃是用来传达命令的。旗指向左边部队就向左,指向右边部队就向右。但使用奇兵时就应变换这些指挥信号。有时鼓声一阵是令部队向左冲击的,有时鼓声一阵是令部队向右冲击的。走一步敲一下鼓是慢步行进的鼓声,走十步敲一次鼓是快步行进的鼓声,鼓声不断是跑步行进的鼓声。发商音的鼓,是将使用的鼓;发角音的鼓,是帅使用的鼓;发音细小的鼓,是伯使用的鼓;三种鼓声同时响起,表示将、帅、伯意图一致。对奇兵应改换这些指挥信号。鼓音混乱的处死,大声喧哗扰乱鼓音的处死,不听金鼓铃旗指挥而擅自行动的处死。首先以百人为单训练作战,训练完成后,再以十人为单位进行合练,十人训练完成后,以万人为单位进行合练,万人训练完成,就集合全军进行合综。全军吏卒都应学会有时分散,有时集中这种大军作战的方法。全军训练完成后,通过校阅,以检查训练的效果。

73、方亦胜,圆亦胜,错邪亦胜,临险亦胜。敌在山,缘而从之。敌在渊,没而从之。求敌若求亡子,从之无疑,故能败敌而制其命。夫蚤决先定,若计不先定,虑不蚤决,则进退不定,疑生必败。故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其举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迟疾而不迟疾,是三者战之累也。

【译文】

有训练的军队,]方阵也能取胜,圆阵也能取胜,在错综复杂的地形作战也能取胜,在险要阻绝的地形作战也能取胜。敌人在山上,就缘山进攻它。敌人在水上,就下水攻击它。手求敌人要象手找丢失的孩子一样迫切,毫不迟疑地追击,所以能打败敌人,致敌于死命。用兵必须提早定下决心,预先确定作战计划,如果计划不预先制定,决心不及早定下,就会进退不定,疑虑丛生,这样必然招致失败。一般说未正兵应该先用,奇兵应该后用,但是,哪个先用,哪个后用,都是为了战胜敌人。一些庸将不懂得这种奇正变化的法则,一意孤行,以先击为勇,这就没有不失败的了。在出兵时,该考虑的不考虑;进军中,该有信心而又动摇;在战斗中,当快时不快,当慢时不慢,这三种都是对作战不利的。

(0)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 第七篇 军争篇(下)

    [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①: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②: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③.故兵以诈立④,以利动⑤,以分合为变者也⑥.故其疾如风⑦,其徐如林⑧,侵掠如火⑨,不动如山⑩,难知 ...

  • 《尉缭子》束伍令第十六原文翻译

    束伍令第十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 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 ...

  • 《尉缭子》分塞令第十五原文翻译

    分塞令第十五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一奸一细潜入. 6一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 ...

  • 《尉缭子》伍制令第十四原文翻译

    伍制令第十四 本篇主要论述当时军队内部以伍为基础的连保制度,是当时统治阶级控制军队的另一种手段. 68.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伍有 ...

  • 《尉缭子》兵令上第二十三原文翻译

    兵令上第二十三 本篇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是"伐暴乱,本仁义,战国则以立威".战争的实质是"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此外,还论述了临敌布阵的方法.纪律和要求. 88.兵 ...

  • 《尉缭子》战权第十二原文翻译

    战权第十二 战权,就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运用作战原则.本篇指出兵少可用权谋,兵多可用力胜.主张先发制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者无之,无者有之",使敌人摸不清我之企图.反对&qu ...

  • 《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原文翻译

    八经第四十八 [一]因情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一柄一以处势,故令行禁止.一柄一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 ...

  • 《韩非子》难三第三十八原文翻译

    难三第三十八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 ...

  • 《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原文翻译

    功名第二十八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 ...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原文翻译

    南面第十八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