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之评点
“玉不琢不成器”之评点
传统格言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说,世人奉之为经典。
朴玉者,未经雕琢的原始玉石也。朴玉经人工雕琢之后方可称之为玉器。器者,成形之物也。玉器成形之后,意味着该玉器可塑造的空间缩小了。所以中国传统琢玉行业的职业基本道德就是因形就势而琢,以不损坏朴玉的基本形态,尽可能保留其原始整体为准则。这是老子“大制无割”,“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作怪吧!
昔春秋时楚国人卞和献玉,致四肢截断,虽终偿所愿,却落得只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悲惨人生。本来从事玉石鉴定只是一份职业,尽职即可,犯不上以身家性命为赌注;再则卞兄痴迷于职业荣誉,为形名所累,此皆失本矣。老子日:“是以圣人之治,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作为同乡的卞和肯定听不懂地这名话的意思,所以才会不惜以身献玉。
同样作为老子同乡的楚王也是不懂老子这句话的深意!所谓“上有所好,下必附焉。”楚王好珍宝美玉与其好细腰美女一样天下闻名!所以才有发生“卞和献王”这样的历史故事。楚王的这种行为和僻好,与沉迷于酒池肉林的商纣王无异,皆亡国之象也,所以楚国虽有广大的疆土和人口,也是不可能王天下地!老子曰:“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楚王好玉,卞和献之;南唐后主好金莲,嫔妃窅娘遂缠足,这些都是千古美谈,但其背后所反映的乱国亡国之象却往往被人忽略或被传道者故意淡化了。
后战国时赵王得和氏之玉,秦王知之,许以十五城换之。天下都知秦王贪得无厌,言而无信,赵王恐之,遂派智勇之士蔺相如出使秦国。于是“完璧归赵”历史演义上场了。秦王果如赵国事前预计的那样舍不得以十五城交换和氏美玉。土地、城池、人民……乃国之本也,秦王虽好美玉,却不肯舍本求末,实乃大有之人也!
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又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两次外交战线的胜利,蔺相如以智勇之名动天下,浓笔著于青史。我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因为渑池之会是在秦国以倾国之力加兵于楚的背景下,秦王恐赵乘虚而入而主动发起地政治外交攻势。赵国那帮精英们不但沒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而且自始自终被动应付。他们在政治上根本就是一群混蛋。
历史在后面又证明:蔺相如封相后,作为赵国重臣再也没有更大的政治作为,其后续工作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赵国还是那个赵国,名将辈出,政治低能,强国无能的赵国。后数十年,赵国终为秦国所灭,那块和氏美玉连同赵国国土一并归为大秦,华夏开始为之一统!
我以为秦国之后来强大,及至统一六国,更应撩开其军事胜利背后的废除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改变过去权贵世袭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财富分配体系,建立以耕战为主的社会财富分配体制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权的郡县制国家)的政策背景。然则,秦统一六国后即败于没有及时变更耕战制度,与民生息以消化既得伟业,仍然着手大规模修筑长城、驰道等浩大工程,同时北击匈奴、南征北越,过度透支民力国力,加之峻法酷吏,终致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真是“成也耕战,败也耕战”啊!
历史曲进至西汉王朝,几经探索,华夏大地上终于建立起“内用黄老,外用儒法”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权的郡县制国家,而“内用黄老,外用儒法”则成了帝王治世的不宣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