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生产队,还是能吃饱饭的

一九八一年以前,农村还是生产队,一天吃完早饭,就到生产队等派工,在我们小队只是在春耕或秋收时,地里忙不过来,因要抢农时,才有的事。

庄稼要紧,可以说春耕种要抢天时,抢土头(湿度墒情),在适种季节必须抢种完毕。

不象后来人说的出工不出力,那是有领导像督战队似的,谁敢找那个不顺溜,就为了省点劲,让队长在人多势众面前训你一顿。

生产队在“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因农村每家都按人口分点自留地,別的地方咱不知道,咱那地方是每人分五厘自留地,別小看这五厘地,若是打粮出不了二十斤,但他可以种土豆,豆角,白菜,萝卜,这些含水汽大的植物解决了肚皮填不饱的问题。

都是水多顶饱,但你若用干玉米面加水与萝卜含水做的面糊糊,萝卜含水的面糊糊就显干稠相对扛饿,因这是生物水,有营养。

一九六0年那几年挨饿是怎回事呢?是人的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一切食物都在大队手里掌握。

你自己完全算计不了你自家的小日子的吃饭安排。

从六一年以后,口粮尽管不多,粮食在自己家里搁着,你自己个惦量你怎么把他挺到新粮下来。

这样你就充分发挥那五厘地的作用,什么生长快,什么产量高,怎么和你家囤子里的口粮配合,这时就显出家庭主妇的才干了。

都说居家过日子,全靠家里的能调算的老娘们。

会过日子的老娘们,能把家过的吃穿不愁,出门有面子。

经过六0年的教训,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挨饿没粮的可怕,一家家都知道细水长流,绝不能让那种恐怖的年景重演。

生产队在队长的带领下,也是警钟长鸣,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一定要让自己的社员不再挨饿。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拓增加收入办法。种经济作物,放蚕,大车拉脚,提高日值,鼓励社员养猪积肥,如到年底让每个社员增加个三十元,二十元的现金开资,这将对每一个家庭将是决定一切的变化。

为什么城市生活相对比农村强,口粮也只比农村每月多那么几斤,怎么就显得人也精神,体质也健康?

就是人家一个月开的资除掉买口粮,人家还略有剩余,可以到农贸市场再买点鱼,肉,蛋等补充营养。

而农民用粮食喂的猪鸡得换钱买日用品,食盐,灯油,做衣裤所用的布疋,针头,线脑,生产干活用的镐头,锄头,镰刀,耙子,还有头疼脑热买药,孩子念书的纸,笔,本,书费,学费。

本来口粮就少,再加上活累,再加上没有额外补充,三差两差,造成差距越拉越大。

但农民自己和自己比,还是越来越好了。

生产队的日值渐渐的提高以后,饭菜质量也在上升。

过端午节或中秋节,或来客人也可以割斤猪肉

打壶烧酒

有时过节,来客也有能力到集市割斤猪肉,

打斤烧酒优质一下生活。

生产队后期咱先不说吃的好坏,能吃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相关推荐

  • 昔日乌兰察布四季歌

    本文作者:张秀林 春季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的钟声敲响. 春风吹开了冰冻的大地,万物苏醒伸张,春天悄悄来到我们的身旁. 乌兰察布高原的春天,冷风依然凌冽嚣张,黄风卷着沙土肆无忌惮地漫山遍野飞扬,尘土黄沙 ...

  • 散文||挣“工分”的岁月

    挣"工分"的岁月 袁福成||江苏 在解放后的中国农村,从人民公社开始,直至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挣工分,曾经是亿万农民难以忘却的记忆. 在农村老家,乡亲们经常把挣工分叫做 ...

  • 挖红芋

    "红芋"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咸阳市北塬人对"红薯"的习惯叫法,无论是"红芋""红薯""红苕"" ...

  • 【灵璧故事】挣“工分”

     挣"工分" 文/同龄人       人们都知道"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很多人不知道"分.分.分,是社员的命根",只有接近五十岁及其以 ...

  • 乡村粮事 / 文: 曲雁羽

    乡村粮事 曲雁羽 东方刚露鱼肚白,爹一咕噜从炕上爬起来,胡乱的在炕柜里摸着什么,随后便是穿衣的窸窸窣窣声,脚步挪动声和"吱吱呀呀"的开门关门声.倏忽间,父亲的背影便淹没恬淡静谧的乡 ...

  • 徐良观:老队长

    老队长 作者:徐良观 那年(2012)6月,老队长离世了.这位在大呼隆时期叱咤风云把一个六七十户人家的生产队管理得调调适适的硬汉子,在遭受病魔两年多的折磨后离开了人世.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和他的家人一样 ...

  • 看了莫言的《拾麦穗》,就想起了刻骨铭心的“收入户”

    看了莫言的<拾麦穗>,突然就想起了当年农村生产队的"收入户". 别看我都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事情也都过去50多年了,却仍然不寒而凛,噤若寒蝉,一阵阵恐惧.悲哀.压抑.被 ...

  • 我和山药蛋有缘分有感情

    〓 第 1353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是那普通而又朴实的乌兰察布的优质特产--山药蛋,即马铃薯或土豆,把我喂养大. 据老人们相传,山药蛋是外国侵略者蓄意输入我们中国 ...

  • 新塬大牧官岔记忆 || 作者 辛俊烈

    新塬大牧官岔记忆 作者  |  辛俊烈 作者辛俊烈,中学一级教师,现退休居平川区.喜欢写作,有作品在<白银文学>和<陇上风情><平川在线><天南地北会宁人&g ...

  • 生产队的建筑(下)

    本文作者:陈文章 生产队的建筑(上) 生产队时代是向国家缴售粮食最多的时代.1962年,我们队180几口人,仅这一年就缴了28万余斤公粮.1974年到1976年三年,我们生产队上缴了83万斤粮食.粮食 ...

  • 王小荣: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文/王小荣 计划经济时代,各类生活物资都是凭票购买.买粮有粮票.面粉票.水面票.买肉有肉票.买布买衣服凭布票,买食盐有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