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自我观照:林中孤寂
《参考消息》2021年4月3日文,作者麦凯·考恩
在德国,每个人都会这么做。他们在黑森林里这么做,在神秘的哈茨山脉、在月光下的巴伐利亚国家公园、在柏林和慕
尼黑市中心的林地这么做,有时候甚至完全赤裸。这是德国的一个习俗;“林中孤
寂”(waldeinsamkeit).在谷歌翻译中输入waldeinsamkeit,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森林
中独处”,这没有阐明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在林中独处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文学史教授尼古劳斯·韦格曼告诉我:“对我们德国人
来说,走进森林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我们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
家之一,但在这里你随处可以看到森林。我们是森林人,这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帝
国,当时罗马人就是这样描述我们的。”具体来说,韦格曼所指的是罗马时期历史学
家塔西陀,他是第一位写到日耳曼部落以及他们对日耳曼尼亚森林的热爱的学者。
“林中孤寂”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97年,这个词首次出现在《金发艾克
贝尔特》中,这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奠基人之一路德维希·蒂克创作的童话故事。
这种趋势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拥抱孤独和忧伤,颂赞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林中孤
寂”诞生了。在森林深处,当我们沿着偏离文明社会的小径大胆探索时,我们会专心
倾听微风的低语和脚踩树枝发出声音。我们会希望走向森林的更深处,不仅仅是为
了探索这片森林,也许还为了寻找内心深处更辽阔的世界。在这个由森林和童话故
事组成的地方,这似乎是我们唯一适合做的事情。
【主持者言】我们都知道德国有极好的生态环境,极高的森林覆盖率,那是不是
说,这是造就日尔曼民族“林中孤寂”性格的原由?当然不是。那么是后工业社会的
特点?也解释不通,因为我们可以罗列许多不亚于德国的发达国家和后工业社会,
并没有这类“林中孤寂”的共性。那么,究竟什么原由塑成了德国人的“林中孤寂”
性格?或者说,这个“林中孤寂”现象背后有什么深刻意蕴?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
的人文话题。“林中独处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文中的这句话给人启示。人在
“独处”和心宁时的豁然开朗,是一种智者的反思和自我观照。王阳明的“格物致
知”,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大约都是这种类似的状态。最典型的当然数2600多
年前的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思人生真谛,忽然光明觉悟,创立佛说。所以,对人生来说,不要以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什么的,整天忙碌于功利杂务是人生常态。人是需要独处和静心的,需要反思和自我观照的。功利需求虽然重要,但认为经济发展
能解决一切人性的需要,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那是打错了算盘。康德终生没有离
开家乡小镇柯尼斯堡,是因为外部世界对他没有任何诱惑,他的独处与思考满足了
他重要的精神需求。德国出了那么多哲学家诗人音乐家,与德国人远离尘世的“林
中孤寂”是有关系的,甚至就是“林中孤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