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要成为领导,先学会领导自己

一本出版前,内容已获读者“投票”认可的书

洞察管理逻辑

探讨管理本质

把握管理未来

陈春花教授新书:《认知管理》——“春暖花开”微信公众号“10万+”文章选编

本音频由绘声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合成

导语

很多人无法真正成为领导,其实是他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通过训练你的认知和能力,你能够拥抱环境、拓展无限可能,做自己的领导者。

职业经理人应该做什么

关注“企业管理出版社”抖音号,获取更多新书资讯

每一届戈壁挑战赛或亚沙赛出征,我都觉得是一个新的挑战。虽然每一届我们都要去那个地方,但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每一届都等于重启,都在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出发,是为了回家。这个“家”有几层含义:第一是我们所在的学院,这是你最重要的支撑;第二是各自的家庭,那是你另外一个重要的支撑;第三是我们的内心,那是自我的一个支撑。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怎样去拓展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开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认识。

要成为自己领导自己的那个人

我们很想成为一个领导者,但事实上真正能够成为领导者的并不多。《时代周刊》1987年 11月刊的封面文章问“谁在掌管美国?”答案是“这个国家需要卓越的领导者,却没有人堪当大任”。其实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需要卓越的领导者,但实际上我们认可的卓越领导者很难找到。
“领导力”这个词在 19世纪末开始出现。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索引里,这个词的索引有 170多万条;在亚马逊上有关“领导力”的著作有 18万本。所以可以想见,“领导力”被极度关注。我们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找到真正的领导,还有一部分人非常希望成为真正的领导。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无论要找到领导,还是成为领导,都不容易。
为什么领导如此的重要?而为什么如此重要的领导,这么难以找到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真正成为领导的人,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得领导你自己。很多人无法真正成为领导,就是因为走到最后,他其实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
对于企业家来讲,最后的挑战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管理,而不是你去管理别人。如果要成为真正领导自己的那个人,我们需要的挑战到底是什么?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走向沙漠、走向赛道很重要的一个检验过程。
一起来看看西天取经的唐玄奘。他能够让人类拥有智慧,让文化穿越边境,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认同和内在的定力,就是因为他能够真正地领导他自己。
他用 17年的时间走了 5万千米,一个人一步一步地走完。在 17年的时间里,他真正领导的其实只有他一个人,他所引领的智慧,已经没有国界、没有时空、没有所有的隔阂。他让我们的心性在一个共同的智慧引领下得以成长,让人类得以进步。这就是真正的领导。
我之前没有到阿育王寺的时候,对玄奘没有那么深的理解。当我第一次走到阿育王寺,我终于理解玄奘西行,以及玄奘本身所表达出来的最本质和最真诚的“以一己之力量的确可以推动人类进步”。
来到国发院,来到北大,我们常常说,最重要的是家国情怀,是独立,是自由,是担当,是民主,是科学。这所有的一切,核心就是我们如何推动人类的进步。所以在走向赛道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不是一个比赛,更大程度上是你对自己的一个认知过程。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怎样成为一个真正能领导自己的人?应该有两个训练:一个是训练你的认知,让你能够理解环境;一个是训练你的能力,让你能够拓展可能性。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为自己的领导,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把握不够。我们常常抗不住诱惑与挑战,接受不了更大的冲击,这说明我们的认知不够。我们不能够真正领导自己,常常是因为我们有局限性,很多问题我们无法解答。
事实上,如果你有认知就能够真正地拥抱环境,当你真正拥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是有无限可能性的。这是戈壁挑战赛与亚沙赛给大家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这也是我鼓励和支持大家参加这两个赛事的根本原因。

你的认知能力可以面对一切挑战

我们怎么去理解认知?从 2018年开始,我就反复跟大家讲,我们今天最关心的不是“不确定”,我们最关心的应该是“确定”是什么。因为“不确定”一定是存在的。在“不确定”一定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确定”找出来。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认知能力。
比如赛事途中下雨了,你没有带伞,没有做任何准备,肯定就会焦虑。但是认知能力够的人,就会告诉自己,这是我检验身体反应能力的时候。认知能力指的是你怎么认识世界,它依赖于你自己内在的心理条件。
如果你的认知能力足够,你对外部的所有环境、各种知识都可以接受,你自己本身就可以有非常强的概念来应对所有的不确定。今天,我们对认知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有一次,我在一个 500人的会场讲话,突然停电了,会场瞬间一片漆黑,话筒没有声音,屏幕也不亮,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但是我没有动,我的声音没有停,一直往下讲。当我在一直讲的时候,整个会场静到最后一排人都可以听到我说话,就这样延续了 15分钟。之后电来了,大家都热
烈地鼓掌。
我想这种反应与认知能力有关。当你遇到突然变化的时候,心里要有一个定力,这个定力来源于你自己的认知。你只要相信所有人会听你的声音,而不是必须要看到屏幕,不是必须看到你这个人,不是必须有电,你就可以一直讲下去,不受任何影响。
认知从定义上来讲,有五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能力。
第二,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能力。
第三,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和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能力。
第四,态度。也就是你的情绪反应。你要有足够的情绪稳定性,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会影响你整个学习行为的过程。
第五,动作技能。协调你的肌肉和所有的动作的一致性。比如特别冷的时候,你会打一个冷战,那个天然的动作就在协调你跟外部的关系,在你内部调动了冷战之前的七倍的热量。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身体有非常强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认知要为此做出努力。
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力量去面对外部所有的不确定。
我常常讲一个人——西西弗斯。他是一个触犯了天神的人,所以天神惩罚他。这个惩罚非常残酷,就是要他推一个巨石上山,在他快推到山顶的时候,神又把巨石打到山底,他只好重新推。他永远推不到山顶,他从此就在往复做这一个毫无意义的动作。在哲学上来讲,就是你在毫无意义当中,可不可以活下去?
西西弗斯的伟大就在于,他相信命运就是让他做这件事情,巨石掉下来,推到接近山顶,继续掉下来,继续推,他不再挣扎,他很安心地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他的眼中,不再是巨石,不再是大山,他眼中只有一件事情,他可以接受这个挣扎,不会再难受。他让这个巨石、挣扎和环境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他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于他跟这些事项的共生。
我最近常常想到这个哲学神话故事,其实就是在想,我们今天遇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要接受的。
当你走向赛道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很多东西跟你设想的不一样,有很多的挑战跟你准备的不一样,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你想都没有想过。
可是当你很安然地去接受、接纳和拥抱它的时候,你告诉自己,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当你发现更多的人能够有力量超越你,你必须以一个很慢的速度,慢慢在这个赛道上走的时候,你也要接受。
你的重要性不在于别人比你跑得快,而在于你能够把自己的路走好。这就是认知的能力,像西西弗斯一样,所有的挑战对于你来讲,只是一种接受和一种必须拥抱的环境条件。
自从走上戈壁之后,我就非常佩服玄奘。我鼓励所有的同学都上赛道,希望你到那个地方亲自感受一下玄奘所有的努力。
当他功成名就,已经完全走到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他是怎么做选择的;当他花五年的时间走到菩提树下,看到他最想要的结果竟然是虚无,这样的打击他是如何接受的;而当他跟当时所有的高僧辩经之后,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他已经到了自己穿过的一只草鞋都要被万人膜拜的时候,他是如何毅然决然地放下,坚持初衷,要取得真经回去。这所有的过程意味着他自己认知的清晰和他对世界的看法。
当你理解这一切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一个人真正的认知能力,可以让他面对一切挑战。我如果不是真的走过赛道,不会有那么深的感受。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要一次一次地去,其实每一次都是一个重新清理的过程,可以重新认识自己。

工作是一种修行

我有一个观点:工作其实是个修行。有人说,人生是个修行,我不认同。人生应该是一个旅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将遇到什么样的风景。如果你以一个旅行者的心态去度过人生,你的每一站都是最好的一站,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生态度。但是工作一定是修行,因为工作有三个特点,跟修行是一样的。
工作需要持续完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做得好
这种不断地寻求工作品质和不断地努力去做的过程,就是一个“精进”的过程。在佛学的训练中,“精进”是达到开悟的办法之一。所以,你如果愿意一天一天地把工作做好,就已经在开悟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希望跑到深山去修炼,我觉得都不用,在工作中就可以修炼。
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约束自己
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化就是一个不断地向自己的个性挑战和斗争的过程。比如你喜欢很大声地讲,职业的要求就是,你要先听别人讲;你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按照共同约定的方式做事;你喜欢把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成就团队。所以你会发现,职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而我们修行也是在磨炼心性。
所有的工作品质,就是你人格的呈现
你写出的文章,你做出来的事情,你完成的每一个项目,其实就是你人格的表现。如果你对自己“精进”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没有让你的每一个付出都成为人格完善的一种表现,那你在修炼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说工作是修行,它跟修行要的三样东西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对工作的认知。
认知决定了每一个跟我们发生关联的东西的价值。如果你在认知上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样事情、每一个相遇、每一个过程……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有意义的。
有人问我,现在要做什么才会对未来有帮助?我跟他说,把你能做的做到最好。这对未来一定是会有帮助的,我希望大家能够这样去理解认知。你在戈壁上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对你认知的一个帮助,你接受它就好。

要用更高、更有效的绩效

来表达你的能力

我们怎么能够真正地理解能力呢?组织行为学最著名的学者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给了一个定义。能力是在需要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表达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我为什么很喜欢这个定义?因为这个定义讲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没有需要,你很难有这个能力。
举个小例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部小汽车迎面就要撞上一个孩子,孩子的母亲情急之下,奇迹般用双手把汽车顶住了。这不是神话,是真实发生的事。原因是什么?在那一瞬间,母亲的需要就是让她的孩子不被车撞,她所有的力量瞬间都爆发出来了。没这个需要,你再让她将车顶住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一定要记住,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因为需求产生的东西。所以,对于能力,我们一定要以一个很高的标准来定义。
换个角度说,你应该用更高、更有效的绩效来表达你的能力。而这个更高、更有效的工作绩效,你如果把它作为需求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其实可以胜任非常多的工作。但是,假设你不是以一个更高、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能力特征,你真的就会能力平平。
所以,我常常跟很多年轻的同学讲,我从来不去预估你们的能力高还是低,因为你们一定是有无限的可能。我们在戈壁里常常讲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能力本身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个性中较为稳定、持久的那部分,我们称之为稳定性的部分;一部分是指通常能习得的具体技能和能力,我们称之为动态性的部分。我们之所以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是因为能力具备动态性的这个部分。
能力有三个内涵。
第一,能力是一种可能性,它是没有边界的。比如你去走戈壁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这四天你就走不下来,你一定能走得下来,只要你一天天走,一步步走。你也不要认为你从来没有写过东西,你就不会写,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写,你就一定能写出来。

第二,能力是知行合一。我们一直强调,能力具有一种高绩效、更高可能性的特征。你得想,你得说,必须还要做,当你把这三者都做到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呈现出来。

第三,能力是韧性和速度。既有韧性,又有速度,当这两个组合起来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呈现出来。

未来领导力——让每个人

有能力掌握未来

无论是戈壁挑战还是亚沙赛,我们之所以要参加,一是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承担着国发院的荣誉,我非常喜欢“共进不退”这个口号,表达出整个学院的精神。二是,通过这个赛事去了解一下你的边界,到底有多少可以突破,去理解一下我们日常完全遇不到的环境,你怎么去接受。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参与之后调整自己?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变了。我们要有能力去掌握未来,而不是有能力去证明过去。当我们有能力掌握未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其实是变化的。它不会以你曾经了解的样子存在着,它一直在变化中,而你曾经熟悉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你每一次走到戈壁、走到沙漠,你会发现它的不同。当你理解你所熟悉的世界总是变化的,而你又能安然地跟它相处的时候,在我眼里你就已经成为一个领导者。因为领导者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去感受所有的内容和我们所必须感受的东西。
为什么要真正地训练你的领导力?原因就在于,领导技能,不仅仅是领导需要,我们未来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希望大家真正拥有能够领导自己的能力,未来成为真正的领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