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研究4】【470】景语情语也可有理 ——写景微写作方法探究教学设计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一)前言

写景,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有条理,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同时也要我们揣摩出具体可行的写作方法加以指导,可以让学生通过所见之景表达出自己面对该景物时的情感,使得文章融情于景、情景相融,同时能够根据情景的具象思维联想到抽象思维,上升到与情景有相通之处的哲思。为此,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在本单元的《春》与《济南的冬天》的写景微写作训练中讲授写作技巧,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入个人哲思的理性思考,以达到文字内容的升华。

(说明:此文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可能稍有困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旨在可以让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拔高自己,让普通的孩子有意识地去学习明确写景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二)案例

学习目标:

1.养成细致观察景物的习惯。

2.在掌握多角度多感官多修辞的写景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哲理性思考以升华主题。

学习重点:明确写景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写景入理的方法。

课型结构:课堂习作

课时按排:一课时

学习方法:创设情景 启发引导 合作讨论 细致表达

课前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眼前景物万千,需要我们细致观察,用心体会。我们学习《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明白使用比拟的修辞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写景有哪些基本的方法,老师也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可以有新的收获。

(点评:导入言简意赅,从学过的课文内容入手,结合“比喻”等修辞的使用,直奔主题,旨在学习写景文的基本方法。)

二、 巧设案例,抛砖引玉:

 (一)我们眼中的春景

1.下面老师就展示几篇作品,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出建议。

屏幕出示例文2篇(原文及修改文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梳理复习已知的习作方法

樱  (原文)

樱花初绽,满树粉白色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熠熠光辉,在宣布自己的生命绝不平凡!没有绿叶的衬托,樱花仍然在那条小径上随风飞舞,好似一群悲伤的音符,谱写出了凋谢的挽歌。繁华落尽,竟是一片空虚。

再看看那几株樱花树,从未因逝去而停下生长的脚步……

樱   (改文)

樱花初绽,远远望去,满树粉白色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熠熠光辉。走近细瞧,才发现没有绿叶的衬托,樱花更显得朴素,又不失一些高贵,仿佛在宣布,自己的生命绝不平凡!踮起脚尖,发觉空气中氤氲着花香,顺着风淡淡的在空中渐行渐远。夕阳西下,樱花仍然在那小径上随风飞舞,好似一群悲伤的音符,谱写出了凋谢的挽歌。繁花落尽,竟是一片空虚。

再看看那几株樱花树,从未因失去而止步……

紫荆花(原文)

紫荆花,它和名字一样,都是紫色的,十分美丽。紫荆花长在树上,就好像紫色的蝴蝶在树上翩翩起舞。看那艳丽的颜色,那温柔尔雅的性格,构成了一幅“紫荆花大图”。紫荆花的花瓣摸起来柔软,舒服。紫荆花虽然艳丽,但没有香味……

紫荆花(改文)

我一步步走向四月紫荆花盛开的树下。紫荆花长在树上,随风轻轻地舞动,就好像紫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翩翩起舞,显得生机盎然,风儿轻轻吹,叶儿片片飘。满树的叶儿“莎莎”作响,仿佛在告诉我:春天来了,拥抱春天吧!站在树下的我,感受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给我带来的丝丝温暖。突然,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紫荆花,它和自己的名字一样,都是紫色的,看那艳丽的颜色;那温柔尔雅的性格;构成了一幅“紫荆花大图”。

紫荆花虽然艳丽,但是没有香味……

(点评: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直观地反映出原文与改文的差距,同时通过朗读明确视角不同、修辞恰当使用、多感官地描写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内涵。这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直观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感受到了写景也有法可循。)

板书:多角度、多修辞、多感官

细致观察

2.出示《语文课程标准》“多角度观察生活(景物),发现生活(景物)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景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并特别指出“感受和认识”的角度观念。

(点评:《课标》的要求展示加入了“感受和认识”一种提法,进而引入了“哲思”观点,点明本课的目标。)

板书:多角度、多修辞、多感官

细致观察

感受和认识(哲思)

(二)我们读到的哲理

1. 回顾第一单元课文内容,梳理所写之景对应了今天学到的哪些写景的方法,分享交流。

2. 请大家速读课外节选文《林中小溪》,思考文中写景的句子中有哪些哲思之句。

《林中小溪》选段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样。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上,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 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

3. 交流探讨:结合所写之景,哲思之句,探究文本里体现出来的情感活动,并且探究情景与哲思之间的相通之处。

(点评:结合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内容归纳思考所学写景方法,并通过对课外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哲思的具体的语段句子的分析,进一步提升思考,从经典内容中学习描写景物渗透哲思的方法。这是更有代表性的方法归纳。)

(三)我的梳理归纳:

1.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2.多感官、多角度、多修辞进行描写,力求生动形象

3.注意作者的哲理性思考

(点评:讨论、分析、交流、展示、梳理,使得写作方法更加直观。)

三、欣赏美景,笔下生辉

尽情书写: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段描景微作文

(点评:“用”是最高表现形式,学生所有习得的方法都要通过练习去更加细致地揣摩和感悟,好的文章也在反复思考的过程里更加有深度。)

板书设计:多角度、多修辞、多感官

细致观察

感受和认识(哲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