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长征——浙大西迁简述
红军长征历来被众多人所称道,可曾想过历史上还有文军长征这一说法,而且和浙江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是浙大西迁。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初迁浙江建德。1937年11月5日,敌寇在浙江、江苏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离杭州不远,浙大决定迁校建德县。建德在杭州西南约240公里,古称严州。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教师学生分三批出发,在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11月下旬,因浙西形势危急,一年级新生也迁往建德,与校本部汇合。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为抢救保存杭州的文澜阁藏四库全书,浙大在西迁伊始就协助浙江省图书馆搬运四库全书至建德。
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从1937年12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转抵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饱受了惊吓和风霜之苦,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幸而人员、物资都无损失,平安到达目的地。西迁办学途中,医药条件极差,师生一旦生病便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竺可桢校长的夫人与次子因感染疾病相继病逝,令师生悲痛不已。
三迁广西宜山。时局多变,6月下旬、7月初,江西北部的马当、彭泽相继失守,泰和已不是安全之地。因此,浙大不得不再次筹划西迁。8个月后,浙大再度西迁,经过40多天艰难跋涉,于1938年10月底到达广西宜山。尽管浙江大学在宜山只有十分短暂的一年零四个月的日子,却让古城宜山为之一振,耳目一新。在宜山,浙江大学确立了“求是”校训,谱定了校歌,还经受住了疟疾横肆和日军轰炸的洗礼,实现了精神上的浴火重生。从此,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攀登科学与教育高峰的不竭动力。
四迁贵州遵义、湄潭。1939年2月15日,18架敌机轰炸宜山,落在浙大校舍的炸弹就有100多枚,造成10多间房舍被毁,有100多名学生的衣物用品遭劫。此间环境已不安定,1940年1月9日,浙大第四次打起行装继续往贵州搬迁,在第二故乡写下了7年办学史。至此,浙江大学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贵州黔北找到了一方适于教学科研的净土,并在这里扎根成长、开花、结果。
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5月,湄潭、永兴师生集中遵义,后取道贵阳、长沙、汉口、上海回到杭州。浙江大学这支'文军',在大江以南的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和山区,既坚持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同时,浙江大学的学生来源地也从原来以东南地区,即苏、浙、皖、赣为主,扩大到苏、浙、皖、赣、闽、湘、粤、桂、黔、蜀诸省,以至招收全国各地(包括东北各省)的流亡学生,发展成为一所全国性的大学。
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
(信息参考:浙大校史馆,网址为http://www.acv.zju.edu.cn/historyzju/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