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苦能燥湿、苦能坚阴

一、苦能燥、苦能坚?

1、中药“四性五味”是组方用药的基础。


2、燥湿:使湿气被干燥
。

3、苦燥湿:就是具有苦味的药物能使湿气被干燥。


4、苦寒可以抑阳清热。

经云:“阳胜则阴病”。入以苦寒“损其有余”使阴液得以保全,得以坚实,故曰,苦坚阴。


苦味的药为什么能使湿气干燥?

苦能燥湿:古人用药经验教训以及人体试验的结论,告诉我们。

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

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连等苦味药。

二、苦味药,为什么能燥?

❶ 首先看看关于“动药”:

“动药”,顾名思义,就是吃完之后能让身体里的气血、痰湿之类的动起来的药。

辛味、酸味和甘味相比:

辛味药善于行、散,明显属于动药。

酸味药会收敛,都聚在一块,当然就不动了,所以不属于动药。

甘味药,性缓,会让一切速度都变慢,所以也不属于动药。

那苦药是不是动药呢?

那些苦寒药,像黄芩、黄连、黄柏,尤其大黄,泻火的同时会让人拉肚子,气都是往下走的。

还有苦温药,比如枳实、厚朴,泻完气滞之后,肚子里的气,也都是往下走的。

那么,从升降浮沉的角度来看,苦温药、苦味药的行走方向是向下。也属于动药。

而湿邪的特点主要是粘滞,不爱动。

如果一个药,能让湿邪动起来,那就在可以祛湿了。

现在苦味药,不但能帮助湿邪动起来,而且是能让湿邪往下走。

湿邪的性质,和水一样,也是要往下走,才能把湿祛掉。

那我们用药的时候,让药力具有这种向下的趋势,湿邪才会更容易排出去。这叫顺势而为

辛味那种,行散的方式,像刮风一样,从天上走,就只是对一些潮气才好用。水湿一多,祛湿的效果就不够了。

苦味药这种顺势而为的药性,对规模比较大的湿邪,也都可以解决。

所以,苦味药向下行的这个特点,正是它能燥湿的关键所在。

讲完动药。

❷ 苦味和脏腑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药,吃下去之后,第一步都会来到脾胃。接下来会随着气血化生,通过营气、卫气,一步步走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不过,当这个药是苦药的时候,苦能泻,这样一来,药走的会更快,被送到其他脏腑的机会就少了。换句话说,苦味药和脾胃之间的关系,会更密切。

明白了这两点,苦味药是动药,它和脾胃的关系密切,我们就能进一步看看,苦味药是怎么燥湿的了。

不过,具体到苦温药和苦寒药这两类,它们燥湿的内容和过程,区别还是挺大的。

我们先看苦温药

苦温药,按上面讲的,可以把气滞的状态给泻掉,属于对气的小规模打击。

当脾胃这个地方有气滞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湿邪;气推不动了,水湿就容易停下来。

现在好了,苦温药把气滞的问题给解决了,湿邪跟着也就能动起来了,那谁的负担就减小了呢?脾气。

以前在脾胃里面,又是气滞,又是湿邪,脾气要运化,难度会相当大。就像一台机器上,沾满了油泥,想转都转不动。现在苦温药过来,帮着把机器上的油泥给擦了一遍,脾气的工作压力,一下就变小了。也就是说,苦温药,可以改善脾运化的功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而脾一旦变得强健,湿邪就会被化掉了,化的无影无踪。湿邪,从开始有形象可察,到后来消失的无影无踪,哪去了呢?

古人的解释是,被苦味药给燥掉了。

总结一下,苦温药能燥湿,关键是它在下气的过程中,改善脾气的运化功能,从而把湿邪给化掉了。

典型的药,像苍术、白术能燥湿,背后的机理,主要就是这一点。

那苦寒药燥湿,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下,苦寒药燥湿的范围。一般来说,单纯的湿邪,我们是不会用苦寒药去治的。因为湿邪背后,往往伴随着脾气虚,而苦寒药对脾胃的打击力度太大了。

不仅如此,即使当湿邪和热邪合体,变成湿热邪气的时候,我们一般也不会用苦寒药去燥湿的。

这时候更常见的治法,叫做清热利湿,比如:我们后面会讲到的龙胆泻肝汤🥣、三仁汤🥣,用的就都是这种利湿的方法。

真正用苦寒药清热燥湿来治的,主要就是一种情况,脾胃湿热引起的拉肚子、拉痢疾等等。病位在脾胃,病性是湿热。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用到苦寒燥湿,就是皮肤上出现的湿热问题,比如伤口化脓,流黄水那些。

不过这些情况,主要都是把苦寒药做成粉末或者药膏,来外用的,作用机理有点像西药的抗生素,我们这就不讨论了。

那脾胃湿热造成的腹泻、痢疾,用苦寒药,又是怎么燥湿的呢?

当胃肠里面,湿热邪气弥漫的时候,有两件事,是值得关注的。首先,湿邪和热邪,两个人胶着在一起,很难分得开。古人把这种状态叫做“如油入面”,就像把油洒到面粉里面,再想让他俩分开,那可就难了。

另外,当脾胃被湿热邪气困扰的时候,脾气往往是不虚的。好了,既然湿热分不开,脾气也不虚,那我们就可以怎么办?

直接用苦寒药去打击就可以了。管它湿邪还是热邪,一块打。打击的结果就是,胃肠里面的湿热邪气,一起从大便排出去了。

像两张著名的方子,芍药汤🥣和葛根芩连汤🥣,就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有个问题,这湿邪是从大便排出去的,怎么就叫燥湿了呢?

关于湿邪的三种治法,化湿燥湿利湿,我们后面讲祛湿药的时候,还会详细讲。

其中燥湿这种方法,主要就是通过观察大便的变化,来认识的。

你想,用苦温药的时候,因为脾胃有湿邪,大便通常是不成形的;用完苦温药之后,大便成形了。直接看这个效果,可不就是湿邪被苦温药给燥掉了吗!

苦寒药也一样。本来湿邪和热邪纠缠在一起,没完没了的拉肚子、拉痢疾,结果,吃完苦寒药,湿热邪气排出去之后,大便也成形了。那湿邪哪去了?还是被苦药给燥掉了呀!

好,这是关于苦味药能燥的特点。

最后再说说苦味药的弊端,我们还是分从苦温和苦寒两方面来讲。因为它们各自会出现的问题,不太一样。

苦温药,主要问题就是燥。我们前面讲《以偏纠偏》的时候,提到过“用术则防肾”,说的就是苦温药这种燥的作用,会容易损伤肾阴

苦寒药最大的问题,是败胃,就是会严重损伤脾胃阳气。所以,对于脾胃本来就虚弱的人,用苦寒药就需要特别小心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