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森‖再谈对联中的“合掌”

再谈对联中的“合掌”

再谈对联中的“合掌”

李林森

关于合掌,《联斋》微刊第124期曾刊发过我的拙作《浅谈对联中的合掌》,文中作过比较详尽的叙述。(注:2018年12月26日《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中国对联网》《大河群》《河东楹联网》等多家报刊和网站同时转载,亦可百度查询:浅谈对联中的合掌即可)很多老师们也基本上都能理解和熟练地应用,且都能认识到上下联的对仗处,意境忌重复、相似、雷同或差异不大。但有些老师总一老纠结在某些词汇里,特别是数量词词汇,而数量词词汇又恰好最能精准地体现事物的性质,但又最容易落于近义甚至同义的,似乎合掌的窠臼中,使人下意识地认为某些词汇就是一个雷区(例如:千秋/万代,四海/五湖,银装/素裹,锦绣/辉煌等等……),只要一沾到这些雷区就会忌惮的厉害,因为这些都是近义的词汇,也最容易误认为是“合掌”。而更可怕、更担心的是“小合掌”酿成“大合掌”,基于此,人们往往望而生畏,却步不前。(至于意义上的合掌和词义上的合掌以及数量词的合掌我都已在《联斋》124期(可百度:浅谈对联中的合掌)拙文中说过,恕不再一一陈述。

今天,我首先引用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先生对“合掌”的论述:“合掌”只属于对联写作上的误区,不算是对联格律上的毛病,而且,只有在上下联“整个句子”意义雷同时,才能叫“合掌”,部分字词的意义相同与相近,都不可以定义为“合掌”。(摘自刘太品:对联理论与创作中的若干“误区”2019年5月12日)

中国联坛泰斗,《中国对联大辞典》主编,(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新华岀版社2001年版)它为“合掌”下的定义是: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才能叫合掌。

其次,再引用著名楹联理论艺术家、原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叶子彤先生以“千秋”“万代”为例作的二个实证的举例,让各位老师作比较。我们都知道“千秋”“万代”两组词是近义,所以很多老师就怀疑,并认为这就是“合掌”的词汇和雷区。

例子一:某某烈士陵园有这么一副联,上联:“烈士丰功垂万代”,下联:“英雄伟绩著千秋”。对称中①:“英雄”“烈士”是两个近义词,而且英雄本意又包涵烈士在内,这是无可辨驳的事实。其②:“丰功”与“伟绩”也是近义词,其意境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其③:“万代”与“千秋”也又是两个近义词,由于对称的③组近义词的高度重叠组合,又与前面的意义相似、意境相同、意句相接,以至上下联语意重复、雷同,又既非意义上的对立,且并非相互的补充,这就形成了典型的“合掌”。而绝对不是“万代”“千秋”两个近义词就定义为合掌。

例子二:四川眉山(古眉州)三苏祠联:“诸葛相祠垂万代;三苏文苑溯千秋。”同样“万代”“千秋”的词语,同样镶嵌在尾句,为什么就不是合掌呢?这是因为上联是基于颂扬武侯祠的盛名伴随着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世代流传而长长久久,这里用万代承接得顺畅流利,合缝严丝。另外,请各位老师注意联中的“垂”字,有顺延、下接和流传之意。而下联是指北宋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的生平、著述。让我们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此处也请注意下联之“溯”字,有溯源(原)和往上追溯之意。上下联的一“垂”一“溯”形成强烈的反向对比。再者此上联之“万代”是泛指,意为“长久”“永久”,下联之“千秋”则是“实指”,何况泛指与实指在词义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此处接壤的“万代”“千秋”一暗一明、一虚一实,不仅不合掌,反而对仗工稳,贴切中肯。

但请注意一点,短联就要特别小心了,假若四、五个字,由于字太少,你用这种同义或近义的字词,既无法表述也很难厘清和割断同义和近义之意,所以自然就合掌了。

还有前文中说的“五十”/“半百”、“花甲”/“六旬”、“半夜”/“三更”、“世纪”/“百年”、“神州”/“赤县”等等这些不用考虑就知道是合掌的词汇,就没必要浪费笔墨了。

因为上下联必须既要完整地表述一个主题中心,而这个主题中心又极易混淆两组联句必须意义各自独立之概念,不游离,也不搅混。所以,要抛开一叶障目之陈规,切实、中肯地找岀合掌的原因:是要看上下(或前后句)联的意思是不是重复、雷同,又不游离主题中心之外,且不能只看一词一语是不是同义或近义,更不能刻意地死抠一个同义或近义的词去定义整副联就是合掌。基于此,今天就作了这些补充。

(0)

相关推荐

  • 对联中的意联与合掌

    一.什么叫合掌 就是对联中的出句和对句,完全或基本同义.即上下联之间,重复同一个画面或重复一件事与物叫合掌.形象地说,恰似和尚作揖时两掌相合的情形叫合掌. 一.意义上的合掌 如:明珠还主 香港回归:又 ...

  • “南浦颐苑”新街征联大赛获奖作品“硬伤”多

     "南浦颐苑"新街征联大赛获奖作品"硬伤"多  最近,我研读了谋道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元月6日公示的"南浦颐苑"新街征名及对联征稿大赛获奖的楹联 ...

  • 再谈对联中的“合掌”

    李林森 关于合掌,<联斋>微刊第124期曾刊发过我的拙作<浅谈对联中的合掌>,文中作过比较详尽的叙述.(注:2018年12月26日<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 ...

  • 黄一坤:谈对联中状动和动补结构的创作心得

    广东  黄一坤 对联是一种表达形式,它是从古诗词走出来且逐渐自成体系,但是不管怎样的演绎变化,都与文字学.语言学等分不开的,必然受其规范约束的.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我们不多说.本文只谈对联中的 ...

  • 谈对联中状动和动补结构的创作心得

    顾盼生姿拨动情 --谈对联中状动和动补结构的创作心得  黄一坤 对联是一种表达形式,它是从古诗词走出来且逐渐自成体系,但是不管怎样的演绎变化,都与文字学.语言学等分不开的,必然受其规范约束的.至于它们 ...

  • 再谈备课中的学法设计——备课杂谈之十一

    (图片选自网络)  再谈备课中的学法设计 --备课杂谈之十一 (2021101) 袁建国       昨天的文章中(链接<备课中设计学法的要素有哪些?--备课杂谈之十>)谈了备课中设计学法 ...

  • 民俗漫谈-清明节再谈祭祖中的鬼文化和阴宅风水

    一.清明节再现鬼文化 2021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面对我国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我在集团公司值班. 上午10:00左右的时候,我到各车间巡查生产安全的情况,遇到一位员工,他半开玩笑似地对我说:&quo ...

  • ​再谈PHP中的self与static

    再谈PHP中的self与static 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绍过self.static和parent的传递问题.今天,通过一个小实验,我们来看看self和static操作变量的问题. class A { p ...

  • [PHP小课堂]再谈PHP中的self与static

    [PHP小课堂]再谈PHP中的self与static 关注公众号:[硬核项目经理]获取最新文章 添加微信/QQ好友:[DarkMatterZyCoder/149844827]免费得PHP.项目管理学习 ...

  • 李振声谈科研中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与创新是大家很熟悉的话题,中国科学院老一代科学家治学的精神和经验使我受益颇深.1951年,我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当时中国科学院规模比较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研究所.那时的科学院院 ...

  • 李刚田谈篆刻中的印文篆法

    篆刻,首先遇到的事便是每个字篆法必须正确无误. 我们先看一下文字发展变化对篆刻用字的影响.宋.元以后,文人动手刻印,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地追求发生在印面上的篆刻艺术,篆刻经过了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