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之境界·读书治学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
我反复看着这几句话,提出了各种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是:王国维是谁呀?其次的疑惑是:他活了多大岁数,如何就高度归纳总结出这三种境界了?而且还如此肯定地说是“必经过”的呢?尽管有诸多疑惑,当时我还是把这张纸片珍存了起来,并反复诵读直至记忆下来。随着我的成长,我知道王国维是谁了,我也体会到人生阅历与年龄并不一定成正比,我更感悟出这段话所要表达的含义。其实,《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这三个境界,可以涉及诸多领域。
【读书治学解】
有人说这是读书的三境界,虽说有些狭隘,但也是没有错的。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自己认为特别正确的真理,一下子就变成了谬误。
可能是由于自己认知的改变,随着不断地学习,思想也逐渐地取精华去糟粕。笛卡尔说:“若干年前我发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事实:我童年时信以为真的许许多多的东西其实是假的,而我的整个知识大厦是建立在这些错误之上的,全部知识在本质上是极为可疑的。我意识到,如果我希望建立任何科学的、可靠的、有可能的经受考验的知识,我就必须在我的生命历程里做一回这样的工作:彻底推翻一切既有成果,从最根本处着手重建知识。我在昨天的沉思中展示的可疑性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既不能把它们从我心灵中剔除,也找不到解决它们的出路。我好像意外地跌进了一个深深的漩涡,我在漩涡中昏头转向,踩不到底也够不着顶。”于是,他就做了一项庞杂的工作:重新筛检所有的知识。
可能更是异端学说的阴谋。比如自己信仰某个人或者事物,这本是没有错的。突然有一天,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劝说放弃这种精神,说那些都是落后的,有90%都是糟粕。然后打着真理的幌子,鼓吹着自己的理论,建立起了低级的逻辑:“信我就是信真理,你就得永生;不信我就是愚昧,你就落后了;反我就是反真理,你就完蛋了!”当你信仰1加1等于2时,突然蹦出来一些人告诉你那是错的,然后以他们构建出来的理论,高高在上地教育你,同时还要煽动群众,借助三人成虎之架势,上演曾参杀人的旧戏。你说这是红的,可周围人都说这是蓝的,要么你也从众说是蓝的,然后你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攻击那些认为是红色的人;要么你坚持这是红的,此时就会被主流人群认为你是病态的色盲,你是非主流的另类,甚至你才是那个用巫术蛊惑人心的邪恶者。因此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当出现了这种情形时,还能坚守自己所认为的真理吗?梁静茹在“属于”中唱得好:“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我所相信的,都是真的吗?”在“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发问中,带着强烈的孤独感。事实上,我们判定真理,既不是看其所处的年代之新旧,也不是看其理论有多么天花乱坠,而是唯一通过客观事实进行判定。只要实践符合事实,那么就是真理,就是正确的。在西风扫落叶之后,独自一个人不畏孤独,步步升高,始于凄凉,最终又弥散着成功的欣慰。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到了那个地步,全部尽收眼底,就没有无知与谣言,也就不会迷失自我。这正是所谓的“知者不惑”,不断地求取知识,就不会被世间之事所迷惑。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穷极其一生之心血,追求真理。可是,能有多少人,像韩愈的《进学解》里说的那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所以韩愈能够成为大家,原因也在于此。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真理的探索,能否做到勤奋执著?就这么学习,学一辈子,未来会后悔吗?“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得到了真理,连死都值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样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强太多了吧!
自己苦苦寻找的真理,可能就在不经意间,一个契机,突然回头看看,原来就在那里!容易忽视的地方、非世俗主流的地方、自己曾经所不齿的地方。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自诩正确、标榜真理,我们盲目地随大流,自以为是地认定“众人所在,即是真理”。即便是上天想让我们得到真理,多次的再现希望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可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却自我封闭,与真理擦肩而过,甚至是拳打脚踢。我们觉得自己认定的才是真理,其实呢,不过是偏执者无知的自卑,所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罢了。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非主流的少数人手里的,这句话我们常常听,但是有多少人仔细思考过其中的含义呢?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调头返回,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所以说回头难!在回头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幽暗的角落,在曾经自己不屑一顾的地方,看到苦苦寻找的真理呢?所以说发现难!
读书难,治学难,成为境界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