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简效宏的——气功揉球功(二)
4.合时体验感受两手之间的引力,左右慢慢合拢,引力稍减弱,停下保持原状不动(图6-2)。
5.一开一合,推力引力反复练习揉球,强化两手之间的能量,静心地体验感受两手之间的气场、电场、磁场和温热的微观效应。
6.一开一合为一次,反复练习9次、18 次或 36次。像揉面一样,越揉越精越好。
7.重点:静心体验感受自身的潜在能量,在意念导引运行到手上后.两手之间气、能、场形成球体的直观效应。
(五)转 球
1.转球是气场能量的球经揉球练习能量加强、明显后顺逆时针正反方向转动。
2.一只手固定不动,习惯写字的手顺时针转动。(开始体验,合拢近距离体验感受明显。(图7)
3.主要体验感受,固定的手是否有随转动的手有同样转动的反应。
4.此转动不是在表层,而是在皮肤的里层,手掌的肌肉、骨内有相应转动的反应。
5.顺时针转3圈、6 或者9圈、18圈等。
6.相反的方向逆时针转动,具体做法与顺时针转动相同。
7.顺时针转多少圈,逆时针转同样圈数,顺、逆均等,调书运转球体能量平衡。
(六)晃球
1.晃球是气场能量的球,经揉球、转球练习后,能量进一步强化的基础上,直线平行似的向前推、后拉,晃动。
2.一只手固定不动,习惯写字的手向前推、后拉,慢慢晃动。
3.向前推时,体验感受固定的手,是否有随向前推晃动,有相应向前移动的反应。(图8)
4.向后拉时,体验感受固定的手,是否有随向后拉晃动,有相应向后移动的反应。(图9)
5.此移动不是在表层,而是在皮肤的里层手掌的骨内,有相应移动的反应。
6.前推、后拉晃动3次、6次,或者9次、18次等。
七]抱 球
1.晃球练习后,再做揉球3次或者6次,意念调节动作缓慢柔和,轻飘自然。练得好时,会出现好像“似我做,非我做”的气功潜能状态。
2.自己觉得调气均匀,平和舒柔之后,左右手慢慢合拢,先是左右中指尖并拢,左右食指尖并拢,左右无名指尖并拢,最后是左右小指并拢。
3.抱着具有温柔、平和之气的球回收,收到球体的外缘碰到肚皮有点感觉后停住。(图9)
4. 在意识支配下,拖球的手小幅度反复进退震动,体验感觉受球的外缘碰肚皮反复细微震动碰撞感,3次、6次,或者9次。
(八)食球《用于给自己和他人治疗时,不食入丹田,见治疗方法。)
1.食球是将抱到腹前震动有感觉的精华能量的球,以肚脐为中心,食入丹田内。
2.感觉到球的外缘接近肚皮,有细微的直观的明显的反应后,左右手慢慢地向身体回收,将经揉、转、晃运化后的精能球体以肚脐为中心慢慢食入丹田内。
3.左右手慢慢回收直到手掌贴着肚皮全部食入丹田,稍停片刻。观察球体进入丹田内是否停稳,然后,与自己丹田之气交融合为一体,补自己的精气、元气和真气。
4.操球运化后精能的球进到丹田内,可以静心观想有何种变化和效应,也可以内视,回观返照,均能体察、体验、感受到一些良性的补养滋润的效应。
5.略停片刻,等肾水上升到口腔,口里建液增多,即古人讲的“华池生津”,这是生理上的客观的调补效应。
6.津液增多后,品尝是否有甘甜爽口之感,清凉润喉之气,解渴滋心之意。
7.津液多者分三次,少为一次意念吞食到丹田,浇濯丹田,补肾养心,滋润全身。
8.关键效应是:调书人体心理和生理平衡。肾水上升到口腔,心火下降到腹腔,水火既济,形成了体内的良性循环。
(九)
1.通过腹自我按摩,调节腹腔松开,使食进的 精气能球体和吞咽的津液滋补肠胃、肝胆和肾脏,与自身的能量更好交融。
2.左右手贴着腰腔,顺时针转动9次,或者18、27次、36次(图10)。
3.左右手贴厦腔,逆时针转动9次,或者18 、27次、36(图10)。
4、调节呼吸,睁开眼睛,身体调整还原成常态站 功立。自由慢慢地散步后,可停止练习。
(十)其 它
揉球功魁练掌握应用自如后,可以配合步伐灵活多 样地练习。配合的步伐有:上步、退步、交叉步、转圈、8字形等多种多样的步型,灵活协调地配合练习。还有呼吸配 合、内气运行配合、太极拳配合等等。(待以后再讲授)
六、简易用法
(一)揉球后有了明显的外气能量,可以给自己调 能理治疗。
(二)在意念的作用下,将操球的整个球体移到病 痛点,上下震动,有治疗反应后,前后晃动,内在疏通。
(三)调治完后,顺经将病气驱逐出身体外。
(四)在意念的作用下,可以将手中气态球从中间剖开成两半,一手一半给自己治疗。例如,给自己双眼调治,治疗完后,眼睛当即就会有轻松、舒适、明亮感。
(五)必要时,可以参阅《中华气功学》书内的发放外气治疗方法、手法等进行调治。
七、注意事项
(一)精力、体力、心情好时,则练功体验球感气场明显。不好时少练,极度疲劳时暂不练为宜。(注:揉球功练习熟练自如后,此时练习即可以给自己调理,是消除疲劳的上佳方法。)
(二)有了外气,在初级阶段一般是给自己调理和亲属调治,暂不宜给病人治疗。
(三)特别是对传染性疾病的、癌症病的病人,不宜发功治疗。切不可有好奇心理试一试,否则,将会引病上身。
(四)给自己及亲属调治后,出汗时暂不宜洗冷水澡,可以用温水冲洗身体。注意调节休息,帮助恢复体能。
(五)发放外气的功力、功量,是随自己的练功的功力层次提高而增长,切不可操之过急,应遵循人体生理,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