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一 四支 隐之卖犬 井伯烹雌


《龙文鞭影》卷一  四支 隐之卖犬  井伯烹雌


隐之卖犬  井伯烹雌

yǐn zhī mài quǎn  jǐng bó pēng cí

【注释】

(1)隐之:吴隐之,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今属山东)人,为著名廉吏。曾任奉朝请、晋陵太守、龙骧将军、广州刺史、中领军等职,死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一生清正廉洁,子孙牢记其教诲,以清廉谨慎为家法。

(2)犬:狗。

(3)井伯:百里奚,字井伯,春秋时代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为著名政治家。初为虞国大夫,虞国灭亡后逃至楚国,被秦穆公赎回时已七十多岁,任秦国宰相。因为是五张羊皮赎回的虞国大夫,世称“五羖(gǔ,ㄍㄨˇ,黑色公羊)大夫”。其人平易朴素,为官清正且施德于民,使秦穆公称霸西戎。

(4)烹雌:指“烹伏雌”,烹煮孵蛋的母鸡。伏,趴着,此指孵蛋。雌,母鸟。

【语译】

吴隐之卖狗为女儿办嫁妆,百里奚之妻烹杀母鸡为他送行。

【人物故事】

吴隐之有清高的节操,虽然家中没有一点存粮,也不贪取非分之物。任晋陵太守时,在职清廉俭朴,妻子也自己背柴煮饭。后升迁御史中丞、左将军,虽位居高官显职,俸禄赏赐都分给同宗族的人,而自己辛勤劳苦如同贫民。当时广州依山面海,出产奇珍异宝,一箱珍宝就可供人生活好几辈子。但其地多瘴气,易使人生病,人们也害怕。只有贫困无法自立维生的人,才去那里谋求官职,所以前后任刺史大多贪财。朝廷想革除岭南(广东一带)的弊病,晋安帝隆安年间,派吴隐之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未到广州二十里处有个地名叫石门,有水流名为贪泉,传说喝过的人会生起贪得无厌的欲望。吴隐之到了这里,对亲人说:“不见可引起贪念的东西,能使心境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了清白,我知道原因了。”他舀了泉水喝下,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ㄕㄚˋ,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古人说这水,一喝贪千金。若叫伯夷、叔齐喝,始终不变心。)到了广州,他更加清廉,常吃的不过是素菜和干鱼而已。他与家人革除奢侈,力求俭约,岭南风气大为改观,下诏進封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起初,吴隐之担任奉朝请,谢石将军请他任主簿。吴隐之将要嫁女儿,谢石知道他生活清贫,嫁女必定俭约,就派人帮他办婚事。奉命办事的人一到,正好看见吴家婢女牵狗去卖钱,此外什么都没办。后来从番禺(广州市东南)回来,他妻子拿了一斤沉香,吴隐之看见了,就把它丢進湖水中。吴隐之清廉的节操始终不变,屡次被朝廷褒奖,直到退休、去世,常受到优厚的赏赐,廉洁之士都以此为荣。(据唐代房玄龄等所著《晋书·良吏·吴隐之传》)

吴隐之以古圣人伯夷、叔齐为榜样,见到可贪之物,能抗拒诱惑,“终当不易心”。虽见财物而不动其心,视而不见,正是他不起贪念的原因吧!环境会变,但圣人之心难变。关键不在环境,而是人心。通过复杂环境的考验,才能显出真金。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说:“百里奚为秦国宰相,家中堂上奏乐时,所雇用的洗衣妇自称精通乐律,于是弹琴而歌。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他以前的妻子,终于夫妻团圆,这首歌又称扊扅(yǎn yí,ㄧㄢˇ ㄧˊ,门闩)。”如下: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琴歌三首》)

翻译:百里奚,五羖大夫。回忆离别时,烹宰下蛋的母鸡为你送别,用门闩当柴烧煮,今日富贵却忘了我吗?

百里奚,想想当初娶我的情景吧,五羖大夫,临别时为你炖煮嫩鸡,如今才刚富贵就忘了我吗?

百里奚啊,百里奚,你母亲已死,就葬在南溪边,坟墓用瓦片堆放,用枯柴覆盖。当初为你舂打黄米,捕捉母鸡,你西入秦国,五羖大夫,今日富贵就抛弃了我吗?

《史记》记载,百里奚担任秦国宰相时,再劳累也不坐车,酷暑时也不撑伞,巡行国内,没有随从车马,不带防身武器,他的功迹收藏在国家府库的史册中,他的德行广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哭泣,小孩不唱歌了,舂米的人也唱不出杵歌。这正是五羖大夫百里奚的盛德所感啊!这样的百里奚,当找到当年离散难寻的老妻,想必不会遗弃那糟糠之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