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写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前段时间,国内首例“恐同”教材产品质量纠纷案有了终审结果。法院判决,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中“同性恋是心理障碍”表述系学术观点、认识性分歧,不属于知识性差错。

关于同性恋是不是一种病,我在之前的《“成都MC事件”后,医生妈妈深夜思考,如果孩子是同性恋……》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今天就不讨论这本教材的描述属不属于知识性差错了。而是要借着这个例子,聊一聊:教科书上写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备注:本文讨论的教科书为医学类教科书。
更新慢,会出错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教科书更新速度慢。
有多慢?根据原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的规定,教材要每5年进行修订。
而医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例如疫情期间,各大机构多次更新指南,不断修正,让新冠肺炎的诊治往规范道路上走。而那么多的修正,仅仅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
相比之下,教科书5年一次的更新速度当然算不上及时,也就导致医学生接触这些知识时,部分知识就已经过时了。
国内曾经有医学专家撰文呼吁加快教材的更新速度。文章提到,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诊疗的基本手段,头颅CT、核磁已经在国内外流行了好多年。当时的教课书中没有这方面知识的详细介绍,导致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这些方法依然是“新鲜玩意”。
上学时的知识本来就有滞后。更不用说,很多医学生一旦毕业,连学习都停止了。随便讨论什么问题,搬出来的证据还停留在当年的教科书。
我不否认,教科书在打基础方面功不可没。但想要紧跟“今天”的医学发展,在“明天”有所建树,怎么能只依赖“昨天”的教科书呢?
不细致,会出错
医学类教科书的编写重点,是“三基”
所谓“三基”,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个医学生必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是统编教科书的侧重点。
因为医学体系过于庞大,其实能把“三基”全部揉进一本书中讲清楚,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但书本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着重于“打基础”的书籍,就难免在一些细节问题上顾此失彼。
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8版,关于“生长曲线”,只有寥寥数语:
又例如,书中关于语言发育,只有一段:
而宝宝的体格发育和语言发育,若要细细的讲,都可以再写出两本书。教科书受篇幅所限,只能浅谈辄止。
你可能会说,这只是不细致而已,又不是有“错”。
但在有些情况下,不够细致是会出错的。例如书中关于“流感”的治疗,只有一句话:
“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

这样简单的表述会产生两个问题:
1、只凭这句话,我们不知道奥司他韦几天内开始吃最好、该吃多少、该吃几天……
如果这些信息统统都没有提到,而医生也没有进一步跟进和学习,很难保证不会给出错误的用药指导。

2、单看这一句话,可以理解为:只要孩子确诊流感,就应该吃奥司他韦。

然而深入了解一点就知道,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不属于高危人群,症状也不重,完全可以不服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如果硬搬教科书,反而会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这就是不细致可能导致的错误。
教科书是指路明灯,但想要抵达更辉煌的彼岸,还需不断地学习。
教材,还涉及文化特色和地域因素
教科书里还有一些描述,是我们独有的:
类似语句的出现,告诉我们:一本教科书所承担的东西有很多,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体现文化特色。
由于地域广袤,经济发展不均衡,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例如在一些极其偏远的地区或者极端条件下,既不能母乳喂养,也完全买不到配方奶时,教科书有这样的建议(请勿尝试):
这些复杂的因素,让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价教材中的知识。
这更像是在侧面提醒着我们:做好医学教育,传授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
写在最后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教材。即便是科学本身,也是在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行的。好的医学教育,也要教会学生拥有改正错误的勇气,而不是一味的偏袒和掩盖事实。
人卫版医学教科书从上世纪70年代推出第一版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九版,修订了很多内容,不也正是坚持科学精神的体现吗?
错了就是错了。
毛主席说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又不改正。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就越好。
共勉。
end
参考资料:

1、张世明. 从医学教育中的滞后现象谈教材改革的必要性[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019(010):1062-1063.
2、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8版
3、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46/4/e2020024588#sec-2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