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主治功效、属性归经、用法用量、禁忌和产地
[源属产地]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鹿头上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青海等地。用时燎去毛,刮净,横切薄片,或劈成碎块、研细粉用。
[药性歌诀] 鹿茸甘温,益气补阳,泄精尿血,崩带堪尝。
[属性归经] 甘、咸,温。属水。还归肝经。
[功效主治]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尿频不禁、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肢冷神疲等。肝肾精血不足的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囟门过期不合、齿迟、行迟等。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崩漏不止、带下过多。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或阴疽内陷不起。
[歌诀译解] 鹿茸味甘咸,性温。甘温主补、咸而入肾、又入血分,主要有壮肾阳、益精血、补中气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遗精,女子崩中带下,以及腰膝寒冷,下肢软弱无力,遗尿或小便带血、阳虚精亏等一切虚损病。
本品还可治虚寒性疮疡,穿溃后久不收口,用它补养精血,外托疮毒,有生肌收口功效。
[药解应用] 本品甘、咸,温。归于肾经,甘补益,咸入肾,温可助阳,为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具有补督脉、益精血、益肾壮阳之功,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尿频不禁、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肢冷神疲等。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配山茱萸、杜仲、熟地 等药,治肾阳虚衰之阳痿、遗精、尿频等,如十补丸。配菟丝子、茴香、羊肾等药,治肾虚腰痛,如《本事方》鹿茸丸。《别录》:疗虚劳、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不利、泄精。《本经逢原》: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精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
本品还归肝经,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发育,主骨生髓,精血互相化生,故具有滋补肝肾、补益精血、强筋壮骨之功,主治肝肾精血不足的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囟门过期不合、齿迟、行迟等。配山茱萸、熟地、五加皮等药,治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等,如加味地黄丸。
本品能封藏精气、固摄精微,故具有补肝肾、调冲任、固崩止带之功,主治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崩漏不止、带下过多等。配当归、阿胶、蒲黄,治肾虚不固、崩漏不止,如《千金方》鹿茸散。配狗脊、白敛为末,用艾煎醋、打糯米糊为丸,治肾虚带脉失固的白带过多。《本草经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妇人冲任脉虚,则为漏下恶血。此药走命门、心包络及肝、肾之阴分,补下元真阳,故能主如上诸证。
本品还具有温补精血、托毒外出和生肌敛疮之功,用以治疗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阴疽内陷不起等。《本草经疏》:痈肿疽疡,皆营气不从所致,(本品)甘温能通血脉、和腠理,故亦主之。
用治肾阳虚衰,腰痛肢冷、遗精尿频、阳痿早泄、精冷不育等证,可以单用本品,或与枸杞子、五味子、山药、山茱萸、牛膝、杜仲、熟地等温肾助阳、温补精血药同用。若肾气亏虚,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筋骨痿软、小儿五迟等证,本品常与熟地、山药、萸肉、五加皮等补肾益精、强健筋骨药同用。用治妇女下焦虚寒、冲任不固,崩漏出血,可与阿胶、蒲黄、乌贼骨、当归等药配伍使用。另外以本品配狗脊、白蔹、白果等可治白带过多;配黄芪、当归、肉桂等,则可用于疮疡久溃、阴疽内陷,而正气太亏者,以起到补阳气、益精血、内托升陷、扶正抗邪的功效。用治严重病血,证属精血不足、阳气衰微者,可与黄芪、当归、鸡血藤、阿胶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研细末,一日三次分服,1-3g,如入丸散,随方配制。
[使用注意]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量,不宜骤用大量,以免升阳动风,头晕目赤,或阴伤动血,吐衄下血;本品偏于补阳,凡阴虚有热,痰热、胃火内盛者忌服。外感热病禁用。
1、鹿茸甘温补肾助阳,故肾虚有火、上焦痰热、阴虚阳亢者不宜服。《本草经疏》云:“肾虚有火者不宜用,以其偏于补阳也,上焦有痰热及胃家有火者不宜服用,以其性热复腻滞难化也。凡吐血下血阴虚火旺者概不得服”。《重庆堂随笔.卷下》云:“鹿茸性热升阳,阴虚而阳易浮越者不可擅用,目击误用而血脱于上以殒者多人矣”。
2、鹿茸填精补髓力强,用时应逐渐加量。曹炳章《鹿茸通考》云:“鹿茸补精填髓之功效甚伟服食不善,往往发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昏厥等症……余每遇当用鹿茸之症,自一厘渐增至数分、数钱,每获妥效,此即大虚缓补之义”。
3、临床有注射鹿茸精注射液引起过敏者,当停药,并对症治疗。
4、《本草纲目.卷五十一.鹿》引邵氏言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其中鹿角功似鹿茸而药力薄弱,但兼能活血散瘀消肿;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止血功良;鹿角霜益肾壮阳,补力虽弱,但不滋腻,且兼收敛。鹿胎补下元,调精;鹿肾补中安五脏、壮阳气;鹿髓补阴强阳,生精益髓,润燥泽肌;鹿血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瘟毒和药毒。
本品多不入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