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矶山医院迎来130周年华诞】他们是心脏的电工、瓦工和水工

弋矶山,原名驿矶山,南宋时在此设馆驿,从此成为班马萧萧、渡江送别之地,常有传递公文的人在此换马休息。

1888年,美国传教士兼医生赫怀仁在弋矶山创办安徽第一家西医院,这里变成了救死扶伤之地;某种意义上,也是人在旅途者休息和送别之地。

据说赫怀仁利用给李鸿章在芜湖的族人治病的机会,得到李鸿章侄子的赞助,把李府所属的弋矶山南坡一块土地赠给医院,设立义冢,送别那些因病“永远休息”而无亲属认领之人。医院的这份仁心和大爱赢得了百姓的赞誉,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逐渐增多,民国时期开始享誉全国。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的说法,足见弋矶山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当年的弋矶山医院的内科颇负盛名,作为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内科素有医学之母之称,弋矶山医院的历任院长高度重视内科建设,内科始终是医院接收病人最多的科室之一。

1928年冬,宋美龄偶感风寒,便在弋矶山医院内科接受住院治疗,出院时,蒋介石亲临弋矶山医院接夫人出院。

宋美龄住院的病房大楼今天依然屹立在弋矶山巅,在2010年新病房大楼建成之前,内科病房一直都设在这里,它见证了弋矶山医院内科的日新月异;其中,心血管内科的快速发展最令弋矶山人骄傲和自豪。

病人最多的科室

倘若追根溯源,弋矶山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的前身是大内科系统下的一个心血管专业小组。这个小组成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规模很小,病人不多,加之文革期间医务人员下放徽州农村,弋矶山医院的医疗工作停顿多年,心血管专业小组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1972年弋矶山医院重建,心血管专业小组得以恢复,病房就设在弋矶山巅那座建于1927年的病房大楼的二楼,并于1990年从大内科中独立出来,和心电图室一起组建成心血管内科,从此逐步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正是在心血管内科组建后不久,现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汤圣兴博士正式成为弋矶山人,当时他刚刚取得硕士学位。据汤博士介绍,那时心内科的病床也就40几张,医生20余人。

今天的心血管内科早已今非昔比。经过28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心血管内科年服务的住院病人数量名列医院第一名。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心内科住院人数达6675人,门诊人数达10万人次。目前共有156张床位,另有21张加床,床位使用率达111.5%。

心血管病人的急剧增多显然与大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状况,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

据卫生部公布的医学统计资料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发病率仅为5.1%,到90年代初就增至13.6%,到2002年18岁以上人群已达18.8%,而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状态人群”竟高达70%以上。一项关于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资料显示,近年国人死亡人员中,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40%,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死亡人员中,就有1个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成为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近年来,农村人口营养条件逐年改善,使得冠心病死亡率显著提高,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冠心病防治意识还比较滞后,医疗资源也相对匮乏,急性心梗诱发的死亡逐年攀升,急性心梗死亡率已显著高于城市水平。好在新农合政策在日益完善,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使得各大医院农村心血管病人所占的比例大幅攀升。

发病率井喷式的上升趋势是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病人急剧增多的外因,而该科全体医务人员更用他们的大爱和妙手,让省内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面临选择时候,愿意到芜湖的弋矶山医院接受治疗。

当好心脏的“维修工”

8年前,心血管内科从弋矶山巅的那栋老芜湖医院的旧址搬迁至弋矶山下的新病房大楼,目前占据了病房大楼的两个楼层,拥有三个病区。医护人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其中医师36人,护士45人;医师中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2人;有7人在皖南医学院内科学和诊断学教研室担任主任、副主任或秘书;7人在省、市级医学会任职;安徽省江淮名医称号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省卫计委领军人物1人,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

硬件条件的改善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心内科更好地服务病人提供了保障,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心内科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无需开胸,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借助某些器械,将导管送到病变部位,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汤圣兴说:“介入治疗使得过去一些查不清楚的心脏病能够查得清楚,一些过去治不好的心脏病得到了有效治疗。”

某种意义上说,心脏介入治疗等于是内科医生干了外科的活,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微创的诊治方法,由于减少了病人接受开胸手术的痛苦,一经问世便发展迅速。

弋矶山医院心内科早在1991年便开始涉足心脏介入治疗,此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将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介入治疗的种类和例数逐年增多,目前已经能够开展几乎所有的心血管介入项目,并形成一定规模。科内的介入人才梯队业已形成,并分成冠脉介入组、心脏电生理组、心脏起搏组和先心治疗组,各小组分工协作开展工作,每年完成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500余例,射频消融400余例(其中使用三维技术占总量的90%),起搏器2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0余例。

自开展介入治疗以来,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经累计完成介入治疗1万余例,由于业绩出众,2017年被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授予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培训中心。

“我们心内科医生就是心脏的维修工。”汤圣兴博士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独特功效。他说:“冠心病医生放支架就好比水工,电生理医生装起搏器就好比电工,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做室间隔缺损封堵就好比瓦工,虽然各种介入治疗并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大爱和妙手去托起患者'心’的希望。”(摄影:徐诚)

见2018年8月1日《大江晚报》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情芜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