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摘要: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是中国众多文物中的代表和古老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甘肃省博物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及综合分析发现: 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都是陶范铸造法铸造而成,而不是失蜡法铸造的; 铜奔马铸造时在铜质马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 铜车马仪仗队中甲型马和刻有铭文的乙型马,是铸造工艺不同的两批制品。这些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铜奔马及墓主人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 铜奔马; 铸造工艺; 检测; 研究
中图分类号: K876. 4 文献标识码: A
铜奔马,造型优美,构思巧妙,铸造精美,工艺高超,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高 34. 5 cm、长 44. 5 cm、宽 10 cm、重 7. 15 kg。马的造型呈飞速奔跑状,三足腾空,右后蹄掠踏一只展翅飞翔、回首惊顾的飞鸟背上,全身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之上,即表现了马奔跑中的姿态,又显示出了马的迅疾速度,再利用鸟展开的双翅,恰好起到了平衡支撑作用,十分准确地把握了力学原理( 图 1) 。整个作品集造型、速度和力学原理于一体,构思非常巧妙。
与铜奔马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支阵容庞大的铜车马仪仗队,由 38 匹铜马、1 头铜牛、1 辆斧车、4 辆轺车、3 辆辇车、3 辆大车、2 辆小车、1 辆牛车、17 个手持戟矛的武士俑和 28 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铜奔马 1969 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50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铜奔马的发现、年代、造型及其命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但 是,对铜奔马铸造工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1974 年 2 期《考古学报》的《武威雷台汉墓》发掘报告[1]曾提到其铸造工艺是范铸法制造的,但是后来有学者认为是用青铜失蜡铸造工艺制作而成[2]。而马臀上左右两块铁锈斑,则被认为是失蜡法铸造时留下的铜液浇注口和排气孔。博物馆展览铜奔马时,也解说为中国古代失蜡法铸造而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采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 ( 型 号: DZ - 9 / 30000) 和德国 X 射线探伤机( 型号: Yxlon Smart Evo 300D) ,分别对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中的甲型马和乙型马进行金属射线探伤,通过探伤造影图像分析其铸造工艺。
另外利 用 便 携 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 型 号: 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L3t XRF Analyzer; 检测条件: 合金模式,电压 40 kV,电流为自动调节,一般为5 μA) 检测铜奔马合金元素含量。
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利用德国 X 射线探伤机( 型号: Yxlon Smart Evo 300D) ,在甲型马和乙型马中各选取一件样品进行了 X 射线探伤分析。在编号 21121 号甲型铜马的扫描图( 图 8) 上,范铸时使用的铜垫片痕迹不清,马头颈跟身躯相接处有一条颜色深浅不同的铸接痕迹,4 条马腿与马身连接处的铸接痕迹清晰可见,马腿中间隐约可见一深色条状阴影似为铁芯骨。铸造工艺为先范铸马头、身躯,分铸腿足,再将各部铸接成一体,耳朵、雄胜头饰和马尾另铸后,分别插入马身上相应的孔内。马头颈为实心,身内空腹,腹下有一椭圆形口。
乙型马的外观上看铜质相对粗糙,杂质较多,制作不精,马颈身躯部和马腿根部有铸接痕迹,在左前蹄内可以清楚看到铜腿内夹铸的直径约 0. 3 cm 锈蚀铁芯,其余 3 条蹄内因覆盖有范土而无法看清内部痕迹( 图 11) 。
关于铜奔马及甲型马和乙型马的铸造工艺,通过现代科学仪器进行金属探伤分析、观察表面铸造痕迹和马蹄底内残存的铁芯,再结合金属成分检测结果,有以下几点认识:
1) 首先可以确认,铜奔马是沿用商周时代传统的青铜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铸接而成,而不是之前有观点误认为是采用春秋战国以后的失蜡法铸造的。
2)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当时铸造铜奔马时,工匠在马的右后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这是铜奔马铸造工艺的新发现。铁器大约是春秋中晚期大规模出现的,具有比青铜器更加坚硬结实的质地和性能,青铜的熔点为1084. 62 ℃ ,而铁的熔点为 1539 ℃ 。马踏飞燕的制作者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仅仅依靠一条青铜质地的马腿,其强度不足以长期支撑一足踏在飞鸟之上且重量超过 7 kg 的奔马。于是巧妙地利用青铜和铁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将当时最坚硬的金属铁,铸在起支撑作用的青铜右后腿内及其他腿内,做成坚固的铁骨铜腿。铜制动物腿部夹铸金属条做加强筋的铸造工艺,在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仙鹤等长腿禽类动物腿内曾经发现过( 使用青铜条做芯骨加强腿部支撑的工艺[3]) 。这次铸造铜奔马时,工匠利用这种传统工艺,在铜奔马的右后支撑腿内,特别设计制作了“ ”型铁构件作为加强筋,并且在腿根、踝关节、蹄足等受力部专门做了榫卯状特殊处理,使铜奔马得到了最佳强度和支撑效果,令这匹铜奔马一足掠踏飞燕之上历经 2 000 年伫立不倒。
3) 铜车马仪仗队中甲型马和乙型马铸造工艺不同: 虽然都是先铸马头、身躯,分铸马腿,再铸接成一体,铜腿内铸夹铁芯骨,但甲型马铜质纯净,铸工精细,垫片不清; 而乙型马铜质不纯,铸工粗糙,垫片清晰可见。造型上,甲型马身躯高大矫健,耳较长直立向上,尾做弧形,末端打结,收尾处细长; 而乙型马皆形体肥壮,耳较短而前倾,马尾扁平弯曲,乙型马的身材比例不及甲型马匀称。另外,甲型马无铭文,乙型马刻有铭文。很明显甲型马和乙型马不是同一模型和工艺制作的。30 匹甲型马,是一批制品,而刻有铭文的 8 匹乙型马则是另外一批制品。
这次金属 X 射线探伤结果中有两点未解之谜:一是为何在铜奔马和甲型马的探伤造影图中,马身上看不到范铸铜质垫片痕迹? 二是为何铜奔马制作如此精致,却在马臀上使用两块铁质垫片而不用铜质垫片? 这些未解之谜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
这匹飞翔的青铜奔马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杰出之作,而且也成为了中国众多文物的代表,成为古老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