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精准预判了安史之乱和唐玄宗的下场
唐朝大诗人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泰山北斗之一,与杜甫一起,成为唐朝文学界的辉耀千古的双子星。李白留下的诗歌中,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流传天下,妇孺皆知。不过,李白还有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却精准预判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与唐玄宗的下场,准确度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李白早年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怀着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想要用自己的才华为国立功,干一番保国安民的大事业。但由于李白的家庭出身问题,他的祖上曾经因罪被流放碎叶,作为罪人之后的他并不具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这就使得他的入仕之路分外坎坷。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向唐玄宗献上自己的作品《明堂赋》,想凭借自己的文采博得皇帝青睐。但他当时只是身份卑微的一介草民,这篇作品是否送到皇帝手里都是个未知数。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结识了当时名满天下的名臣贺知章,经过贺知章的引荐,他才得以如愿以偿见到唐玄宗,被被授予翰林学士之职,而此时的李白已经40出头了。
更让李白郁闷的是,他生性清高率直,对朝廷官吏场中的明争暗斗、趋炎附势等恶习很难适应,最终使得他与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关系恶化,在朝中无法立足,被迫在天宝三年辞职,就此结束了他与唐玄宗的一段交集。
在此背景下,李白写出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在这首诗中,李白由衷表示出对唐朝时局和前途的无限忧虑。他认为,唐玄宗不理朝政,放任李林甫、高力士、杨国忠等一帮狼子野心的奸佞小人窃据要津,手握大权,唐朝即将面临一场迫在眉睫的惊天大祸,而他却人微言轻无人在意,如果直言不讳还可能惹得皇帝发作雷霆之怒。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唐玄宗如果早一点看到李白的这首诗,或许能让唐朝躲过一劫,可惜历史没有这么多如果。参考资料:《旧唐书》《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