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里的萤火虫
童年时的夏天,虽然炎热与蚊子是驱不走的魔咒,却仍然会兴奋于夜空中那些漂浮的流萤。清澈的天空中时常是满天星斗,与那些闪烁的流萤相映成趣。那一闪一闪的光亮,就像有一根长长的线连着孩子的心,也一闪一闪地激动。于是追着那些飞行的亮光,或是小心翼翼地捉到手里,或是失望地看着它们飞远,由此充斥着单调的童年夏天。那些被抓住的萤火虫,我们会将它装进小玻璃瓶里,用它的光来照亮,直到睡觉前又将它们放出去。虽然还不是完全会用“积雪囊萤”那个成语,却似乎知道了萤光的利用。于是在童年的记忆中,深刻地记着那些飞舞的萤火虫,故乡的人也把它叫做“亮火虫”。
不知为何,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已经不会有人用萤光来照亮,这萤火虫倒成了稀罕之物。不仅城镇里少了,就连山区也不如从前那么多,只是在那些极偏僻的地方还能看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少了多少的乐趣。于是有人把它作为一项产业,把它们从山里捉来,五毛一块地卖到城里,供那些城里的人们看稀奇。殊不知这一捉可能就毁了萤火虫的一生,没有了传宗接代的机会。因为远离了它们能够生存的环境,即使偶尔有些个体有了产卵的机会,也会因为食物短缺而死。因为别看它个子小,却是肉食性。它的食物主要靠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这些东西在山野里较常见,但城里却少得可怜。
萤火虫吃食很有意思,在获得猎物后,并不会一块块地撕来吃,而是用上颚将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让猎物的组织在猎物的体内自行消化后,再像吸果汁一样慢慢享用营养。萤火虫很大方,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美食。
萤火虫不光是成虫会发光,它的卵、幼虫、蛹、成虫均能发光。发光是一个化学过程,体内的磷化物发光素经发光素酶作用,可发黄绿色萤光,这种光是标准的冷光。成虫和幼虫都有专门的发光器,雄萤发光器一般2节,雌萤发光器1~3节。但不同各类差异较大,如水栖萤火虫Luciola substriata雄萤发光器2节,第1节发光器位于第5腹节,呈带状,第2节发光器位于第6腹节,呈“V”字形,雌萤仅有1节发光器,带状,位于第5腹节。
不同种的萤火虫发光的颜色和频率不一样,同一种也会因为性别而不同。颜色和频率组成了它们之间的通信密码,成虫用以吸引异性来获得生殖权,而幼虫可以通过发光来威摄敌人。光的颜色是由体内荧光素的结构及荧光素与荧光素酶相互作用的方式所决定的,萤光光谱具有种特异性,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光谱不同,看到的颜色就不同。大多数萤火虫发出黄绿色萤光,夜晚中黄绿光所包含的信息容易被同种萤火虫所接收。在信号传递中,黄绿光能尽量减少损耗从而提高信号接收的效率即信噪比。
其实这萤火虫不是一种,而是一大类,是萤科昆虫的统称。有大有小,一般体长4-18mm。扁平的身体有一对鞘翅,头则隐于前胸背板之下,像是戴有一个大斗笠。身体的颜色也因各类不同而各异,多黑色、红褐色或褐色。有些种类雌性没有翅,不会飞行。成虫的生命比较短暂,也就在一二十天间,完成产卵后即会死去。
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萤火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54种,几乎整个南方都有分布。像江西、湖南、贵州这些地方相对较多。
萤火虫是益虫,属于庄稼的保护者。但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普遍使用的除草剂、杀虫剂让萤火虫也一样遭受灭顶之灾。即使那些远离人群深藏在深山的群体,也因可以产生可怜的经济效益而被捕捉。一些地方在七夕举行的观萤见证爱情,其实观的是死亡与别离,观的是残忍的灭绝,与爱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