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三遍:临床高手的64条秘诀揭露!
1、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出汗,并且周身肌肉疼痛,怕风吹,怕寒冷,食欲减退,没有或者略有发烧时,就用桂枝汤。
其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20克,红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一般服用后会有微汗出,效果最好。如果没有出汗,就喝点热的米粥以帮助发汗。注意发汗后要马上换衣服,以防受风后反而会加重感冒。
2、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无汗,并且周身肌肉关节非常疼痛,甚至于痛得就如鞭打一样,而且非常怕冷,发烧,怕风吹,怕寒冷时,就用麻黄汤。
其方:麻黄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空腹时服用。
一般用麻黄汤多是在冬天,或者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病人一般都有受寒史。注意,如果有心脏病,就不要自己服这个方子,免得出现意外,需要请医生帮助处方。
3、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发烧,甚至于高烧40度,但病人自觉体内热而体外寒,怕冷,无汗,且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渴能喝水,食欲减退时,就用大青龙汤。
其方:麻黄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姜五片,大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汗出。
大青龙汤是标准的治疗感冒发烧的好方子。奈何西医不识,滥中医更不敢使用,结果一个如此有效的方子被扔在故纸堆中。大凡是感冒高烧,我用此方退烧,百用百效,从不失手。当年毛主席感冒后引起发烧,诸西医措手不及,最后还是请山东的刘惠民老中医用此方,一付而烧退。一般来说,凡是发高烧,多与外感邪气有关。而且,凡是能发起高烧的,一定是病人的正气尚未被伤害,因此,用此方最是时候。如果发烧后先去挂水吃西药,久之高烧既退,却低烧不断时,那就表示人体的阳气被伤害了,对病邪的抵抗力下降了,因此,已经发不出高烧了。这时就要用当归四逆汤配合四逆汤来扶阳气,退低烧了。
4、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后项强痛,头痛,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症状,就用葛根汤。
其方:葛根30克,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20克,大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
葛根汤是治疗感冒后脖子后面紧,或者咽喉痛的好方子。一般小孩如果感冒后发烧,喉咙痛,或者出现脊柱强直抽搐时,就用此方。往往一付而烧退。退烧后有时小孩会出现全身起水痘,这是邪气祛出体外的反应,病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其实病已经好转,烧退后自然一切都会恢复的。当小孩胃口恢复正常时,即可停药。再者,大凡是感冒后出现口渴时,多认为是温病,是热盛伤津。此时时医多会用上银花、连翘、芦根、淡竹叶等清热解毒凉血中药。而葛根汤即是滋阴退热的好方子,功胜他方许多。不但是治疗感冒发烧咽喉痛,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也极有效。一般病人如果脖子后面疼痛,牵引到手指麻痛,或者伴后头紧痛,或者转头则头晕等症状时,都可以用葛根汤来打开太阳,疏解筋急。
5、病人外感风寒湿邪,如果出现咳嗽,痰多且色白,病人自觉身体冷痛且沉重,无汗,不渴,也没有胃口,喉咙痒,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片冷冷的区域,转动肩胛有不顺畅感,或伴有发烧,此时就用小青龙汤。
其方:麻黄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细辛10克,后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
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寒湿的主方。此时病人所患之感冒,不单独有寒邪,还有湿邪。因此用此方时,病人多有在水中或者雨中受寒史。小青龙汤治疗寒湿型感冒,服汗出即烧退,咳嗽就会好转。小青龙汤更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一个常用的方子。一般病人不管是新久咳嗽,只要有咳嗽,咽痒,有痰,且痰稀色白,病人怕冷,面色苍白,就用此方。我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数例久年咳嗽,配合金沸草散,效果十分明显。
6、病人外感风寒,出现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又畏寒怕冷,反复发作,数天不愈。食欲尚可,不渴。此时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
其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黄1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10克,大枣4枚,切,杏仁10克,打碎。每付药加入五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
麻黄桂枝各半汤既解表寒,又温腠理,是治疗寒热交作,发复难愈的好方子。这个方子也可以用来治疗疟疾的寒热反复发作。如果感冒风寒或者风热,病人或热或寒,或汗出,或症状不明显。辨不清该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时,即可先处以此方以开表透邪。
7、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自觉忽冷忽热,恶心,口苦,咽喉发干,食欲减退,心烦,眼睛发花,同时两胸肋部位有胀满感时,即可用小柴胡汤。
其方: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三片,大枣十枚,切,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各喝一碗。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感冒的主方。一般病邪初客人体时,正气在太阳经上与邪气斗争,此时所患之感冒即是太阳病,多属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证。如果感冒持久不愈,渐而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表示邪气已经侵入到太阳经下面的少阳层次了。此时就要赶紧用小柴胡汤来疏解少阳,以排邪外出。另外,有的病人素体少阳不足,也容易感冒后直接出现少阳证,那就直接用小柴胡汤。再有,女子如果逢月经期而感冒,多容易出现少阳证,此时即可先用此方。并且,女子经期气血不足,感冒后很容易因正虚无力祛邪而变成缠绵难愈。结果以后每逢经期即发作感冒,痛苦异常。小柴胡汤即是治疗此类病证的一个主方,效果十分明显。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如果感冒后往往不容易康复。因为正虚,所以经常反复感冒,前面的感冒未愈,紧接着又来一次新的感冒,病人甚至于常年处于感冒状态之中。此时也可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来治疗虚人感冒,往往效果明显。
8、病人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反正经常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痛、舌苔白腻、口中有腻感无味、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其方:麻黄20克,细辛20克,后下,制附片2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帮助机体排除外邪的常用方子。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阳气常常会有不足,如果感受些风寒湿气,有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反应,因此,我们也没觉得不适。这是因为正气无力抵抗,但不表示我们一定不生病。这些侵入的病邪会潜伏在三阴层次,以后等身体正气一旦大虚,即可与新的外邪里应外合,引起大的疾病。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我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常服四逆汤以增强机体的阳气,加强防病保健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地排一排伏于体内的邪气,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服这个方子时会微微汗出,即可达到效果。
9.治疗虚人感冒,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扶正解表,(一边补虚,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一边开太阳,祛邪外出),更需要考虑到虚人感冒的本质,即使出现了太阳表证的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等症状,这些也只是病之标,是表象,其实质是腠理空虚,邪气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的层次。可以从少阳为枢考虑,用枢转少阳的方法来鼓舞正气,达邪于表,则太阳标证亦可除。因此,可以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
其方:柴胡15,桂枝20,白芍20,黄芩12,法半夏15,生姜三片,大枣6枚,切开,炙甘草10,党参15。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如果不出汗,要喝点热的稀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有效果。
临床上我应用此法治疗不少虚人感冒,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对于虚人反复感冒,这次感冒初愈,下次尚未感冒时,及时服此方可以有效地预防再次感冒。遇到流感或者天气大的变化,正常人也可连服三付此方,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平时总觉得身体虚弱,似有病又无病,但又浑身不适的人,即是虚人,可服用此方十余付,既可消除不适的各种症状,又能改善体质,调整阴阳气血平衡。其实,这是从少阳与太阳两个层面来修复机体的。再者,常服玉屏风散亦是不错的扶正固表的好方法。其方:防风30克,生黄芪60克,白术60克。一付,共研成极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但要求是感冒已愈时服用此方。如果正在感冒期间,以不服为好,以防敛邪之弊。
10.大凡是阳气素虚之人若有外感,就可试用参苏饮这个方子,也有不错的效果。其方:苏叶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切,党参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满闷等症。
感冒好了,怎样才能预防下次不发作呢?我认为,适当地锻炼身体是必需的。但并不建议剧烈运动,平时我们都要工作,能抽点时间散散步,打打球,或者打一趟太极拳极可,要以微微汗出为度,如果不出汗,效果就不太好。因为不出汗,太阳经没有打开,那就不能把正气疏布到表层,也就不能排邪外出。要知道,汗出是排邪的。微微汗出就是机体排出邪气的最佳方式。大汗淋漓可不一定排邪,弄不好还会伤津脱水,导致津亏。所以大汗时一定要及时擦干身体并避风寒。如果不注意,反会招致邪气客入太阳经,因为毛孔全部打开了,极易被外邪乘虚而入。如果不想锻炼,又想提高体质,预防感冒,那就可以常服无忧散,亦有不错的效果。
11.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的方子很多,我列出一个临床常用降脂方,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
法半夏10,陈皮10,茯苓15,山药15,丹参20,薏苡仁20,生山楂20,白术10,泽泻25,何首乌15,车前子15,桂枝10。水煎服,日一剂,连用月余。
此方当从痰、淤、湿、虚入手,立方稍杂,应该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但绝不是减肥的方子。况且,高血脂证见效不快,如果辨证准确,尚需守方月余才能有效。有人认为,中药对此病应该说是整体调节,效果不是很快的。此方可服用一月后,停半个月再开始继续服用,且认为大部分高血脂患者能调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不效的很少。
12.
高血压的本质是阻滞,因为体内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阻滞,气血不能正常上下流通了,于是身体上半部分出血了气血不足,为了自救,机体自动收缩血管以提高供氧量。但西药只是去对抗收缩的血管,而没有治疗其本质。结果,只要机体还有一点正气,就会继续对抗西药对血管的扩张。久而久之,病人身体因此而拖垮,更别说手脚冰冷、没有阴茎的晨搏反应、没有性生活了。这就是目前治疗慢性病中的普遍现象。治疗的思路应该是扶助肾阳以治本,而不是拼命降压以治标。其他各种慢性病莫不如此,机体不足的阳气在努力地对抗西药的作用,这样久而久之,正气被耗光了,疾病也加重了。一个普通的疾病终于被治成了顽固性疾病。
遇到这样的疾病,我的方法是先停服西药。只用200克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剂,先服一两天,把西药的毒素中和一部分,再开始考虑辨证论治。
13.
肾虚一个自测的方法:
1、将少许尿液倒入一杯清水中,如果水仍很清净,表示身体健康;如果变得混浊或有油质浮于水面,绝大多数是肾虚。2、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1次以上。3、小便无力,滴滴答答,淋漓不尽。4、早晨起床,眼睛浮肿。5、不提重物,走到三楼就两腿无力。6、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就感到腰酸。7、在厨房做饭,站立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感到两腿发软。8、总想闭目养神,不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9、洗头时,头发大量脱落。10、总感到有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以上若同时出现3种情况,就很可能是肾虚。那么,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保养肾精。夫妻分房睡觉是一个比较好的养病的方法。
14.
孩子感冒发烧,要求服点中药。她刚生一女孩儿,现在近七个月大,发烧半天,38度多,额头略有发热,其他也没有特别的异常。考虑到当时正是冬天,极有可能是外感风寒,
处以大青龙汤小其剂量。生石膏10克,麻黄3克,桂枝5克,杏仁5克,打碎,生甘草3克,生姜一片,大枣两枚,切开。一付,水煎服。
当时正忙于他事,此事回头我即忘记。大年十五朋友来拜年,说起上次小儿服药之事,十分开心。说当时花了五毛钱买了一付药,按法服用,不想一付即愈。次日热退,一切恢复正常。
15.
六七岁小儿治疗感冒,为处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方,两付。下班后病孩妈妈打电话来,问我所处方子是否正确。我十分奇怪会有这样的问题,问她才知道原来药房收费三元钱,她觉得太便宜,怕效果不好。于是我放心地嘱咐她按方服后,然后再告知我疗效。两天后电话来说,感冒已经痊愈了
16.
冬天感冒,咽干而痛,不发烧三天,电话求方。为处麻黄10克,杏仁10克,打,芦根30克,生甘草10克。一付而病全退去。自已的夫人因劳累过度而咽喉干痒,伴有语言嘶哑数天,为处芦根30克,枳壳10克,生半夏15克(先开水冲洗七次,再入煎),生姜三片,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半付即愈。
17.
大吃大喝,渐而觉肠胃阻滞,胃脘区痞满,频频打呃,十分不适。自己琢磨着这不就是心下痞证嘛。回来后直奔工作室,直接取了半夏泻心汤一付,各十克的剂量。回家就煎上,刚煎好饭菜也准备好了。于是先喝一口药,感觉是药一入胃,即觉心口窝通畅起来,十分舒服。然后马上吃饭,其原来的不适已经全部消失。结果吃了半付药,病即愈
18.
患咽喉疼痛,数日不愈,曾自服抗生素药片,且去医院挂水都无效果。该药工见我经常治疗一些类似的病人,效果十分明显,因此也照抄了一份我开给别人治咽痛的处方给其亲戚:芦根3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三付,水煎服,日一剂。结果药初服即觉疼痛减轻,三付服完,咽痛已失
19.
患心区疼痛数年,加重一个月,带来求治。以全真一气汤加味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五味子10克,怀牛膝10克,麦冬10克,生地20克,生黄芪30克,茯苓10克。三剂而痛大减,但胸部仍略有辣感,又在上方基础上加丹参饮(丹参30克,檀香10克,后下,砂仁10,打碎后下)三付而症状全部消失。后来病人再来治疗腿痛,说心脏已无任何不适。
20.
项后疼痛数年,反复不愈。做X片证明是颈椎病,求治于我。按张仲景的学说,项背强几几,这是太阳证,为处葛根汤,葛根6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三片,大枣10克,切。三付,水煎服,日一剂。服完而疼痛消失,病人叹为神奇。数年来,以葛根汤加味治愈过的颈椎病特别地多,效果大都十分明显,且见效迅速。
21.
突然发作右侧偏头痛,疼痛上及头顶以及前额,伴有恶心,且剧烈难忍。自认为是伤了湿热,服藿香正气液,症状反而加重,又怀疑是感冒,服Vc银翘片亦无寸效,不得已于半夜电话求助。经详细询问病史,基本上排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于是处方:川芎20,生地20,当归10,赤芍10,荷叶10,苍术10,法半夏30,生姜30。一付,水煎服,日一剂。第二天早晨来电,说服药一小时,诸症全消,结果一付而愈,至今已近两周,未复发。
22.
治一下耳朵里面痒。说是右耳内痒了两年多,反复发作,曾经反复外用各种止痒西药以及抗生素,都没有效果,影响睡眠,每每于半夜因痒而醒。诊其脉弦略大,正是肝经火热循少阳经上攻耳内,为处龙胆泻肝汤进退。当归10克,柴胡10,生半夏15(开水冲洗七次),龙胆草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石菖蒲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生地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生甘草6克。两付。结果服完一剂即痒止,再服一付,已近愈。嘱稍加减再服两剂巩固。
23.
高年81岁,久患哮喘痰鸣,喘息难卧,气短,总感觉呼吸不够,百治不愈,痛苦异常,伴大便不通,苔黄舌暗,脉沉滑。以二陈汤加味方配合开太阳法,用方:麻黄30克,山茱萸60克,生半夏15克,先开水冲洗七次,生姜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葶苈子15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胆南星10克,大枣10克。三付,水煎服,日一剂。服完即自觉症减一大半,呼吸已经顺畅,但仍有痰多粘稠,上方加细辛10克,后下,三付而诸症皆安,病人十分满意。
24.
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面部颧骨下以及鼻下呈现大片鲜红的蝴蝶斑。根据其脉证,诊为血热证,处以桂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赤芍10,当归10,生地10,川芎10,桃仁10,红花10,桂枝15,炙甘草10,玉竹15,石斛30,生姜10,大枣10。病人断续服了半年,症状大减,面部颧骨处的红斑消失得差不多了,并且多年的口腔溃疡也好了。今年来诊,述及经常喉咙沙哑,咽干,要求再提高疗效。因担心药太凉会伤正,上方佐以温补,并加活血清毒诸药,紫草15克,丹皮15克,白藓皮30克,狼毒5克,制附片10克。五付后,症状又见减轻,且常年的咽喉干燥也已大减,嘱加制附片为20克,继续服此方以善后。
25.
因感冒风热后,于左耳后下出现一红色肿块,初起如豆粒大,有热感,两三天后即肿大加重,不痛不痒,内有水液,怀疑是脓。此为少阳郁火,郁而化脓,急为处方:全瓜蒌3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甘草10克,板蓝根3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两剂后,红肿处渗出脓水,然后诸症全消。
26.
患痔疮,局部肿起一个大包,西医要求再手术。但病人已经手术过两次,过后即复发。只好求治于中医。此为督脉郁火,灼伤脉络。为处方:槐花20,枳壳20,当归25,黄芩15,防风15,地榆炭20,全瓜蒌15,红花10。三付,水煎服,日一剂。病人后来告诉我,服后一付,肿块就溃破出血,然后痔疮自然消失了,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一直未复发。并说及另外一件趣事。其单位一男同事,偶尔谈起也有痔疮肿块,他就把此方送给他试用,结果也是一付即肿块破裂出血,而痔疮从此痊愈了
27.
09年1月6日,朋友的奶奶,75岁,胰腺炎复发一天,现腹胀腹痛明显,伴胸口闷顶烦躁感,大便未下,还伴有口苦。自述以前也曾于半夜发作过数次,曾经电话里让我开过方子,记得是承气之类,每次都是一服即愈。病人有高血压,心脏早搏史。因为每次都是朋友电话求方,且这次语言略见慌张,一定是担心病情较重,兼有心脏病史,恐预后不良。考虑到舌脉不全,只能凭症状来判断,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当枢少阳,降阳明,兼以活血化瘀,为急处:生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木香30克,冬瓜仁30克,莱菔子1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栀子10克。一付,水煎服。嘱煎半小时许即可,不分次数,随时服药。
晚上其家人来电话,说服药后大便已通,已无腹痛腹胀,病人精神大是好转,胸口已无闷感,但仍有轻微的上顶感。现病人已经睡着,电话中语言已不见慌乱。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少阳与阳明的瘀滞已经排除,现主要问题在心脏,仿千金生地黄汤、炙甘草汤以及大柴胡汤意,处方如下:生地250克,生大黄20克,炙甘草30,大枣20枚,切,柴胡10克,黄芩10克,木香30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一付,水煎服,嘱马上服用。1月7日早晨朋友来电话,说服此方后病人自觉更加舒服,比第一个方子还舒服一些。昨天晚上服药后,即有胸口鼓鼓的热感,随即豁然而通畅。早晨再服一次,大便略稀,但所有不适已经全部消失。嘱停药而愈。随访四个月,一切正常。
28.
小儿,一岁零四个月大,突然发作干呕,腹泻两天,大便粘滞如涕,带血丝而来我院急诊,西医诊为细菌性痢疾,要求马上住院治疗。病儿父母相信中医,先抱病儿来我门诊。见其腹痛明显,双手食指风关略有紫暗络脉。小儿痢疾,变化极为迅速,当先清泻邪毒,排除致病因素,再缓缓扶正。急为处方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其方:白芍5,槟榔3,生大黄3,黄芩3,黄连3,法半夏3,当归3,肉桂3,炙甘草3,木香5,滑石5,山药5,白头翁10,秦皮5。两付,水煎服,日一剂。
嘱其不要住院,可回家安心服药,病会很快好的。病人父母犹豫再三,反复询问是否会加重,会不会脱水等等问题,我详为解答,最终病人父母听从我的建议,抱病儿回家服中药。当天下午来告诉说,服中药三分二,腹痛已去,大便已不见有血,吐止,仍略有粘滞大便。嘱加红糖继服。十余日后,病儿父亲来送其部队战友来看病时告知,服完两付,病已痊愈,
29.
女,43岁,罗白人,因口腔溃疡并感染引起疼痛而住院治疗,经抗感染以及补充维生素等西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至今已经两年有余。来诊时病人舌边以及口腔内外上下多见溃疡,色红,部分结痂。结痂部分见开裂出血。伴梦多,烦躁,咽干,口干。自述每当小便变黄,或者大便大便干硬即出现唇部溃疡疼痛,当溃疡发作时一般都伴有排便困难。其脉右关略软,舌淡红嫩,苔小黄。此为阴虚有热,兼有湿滞,当滋阴祛湿为主,兼以清上浮之热。以甘露饮合导赤散、承气辈加减。处方:天冬12,麦冬12,生地20,熟地10,茵陈10,黄芩10,枳壳10,枇杷叶25,石斛10,生甘草5,淡竹叶10,生大黄10。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09年1月16日,病人复诊。自述服上方后,疼痛大为减轻,见陈旧性溃疡面基本上已愈合,但仍见一些新起的溃疡。大便已经通畅,但仍略干。当时我因事不在门诊,我同事见上方已效,即嘱继服上方四付。
1月21日,病人三诊。见旧的溃疡已经全部消失,现仍有新发生的溃疡,略痛,大便仍略干,伴咽干,梦多,舌淡红嫩,苔小黄,脉沉。更方如下:天冬12,麦冬12,生地20,熟地10,茵陈10,黄芩10,枳壳10,枇杷叶25,石斛10,生甘草5,虎杖15,蒲公英15,黄柏10,砂仁10,打后,生大黄10,淡竹叶25。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2月13日,病人四诊,告知服上方七付后溃疡已经全部消失,口腔内没有任何不适,自述十分爽愉。大便已经通畅,不稀。现口渴欲饮凉水,来治疗视物不清,自述已经两年余。上症既愈,阴亏尚未完全补足,以一贯煎加味治之。
30.
女,70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八年余,伴咽喉疼痛。大便干硬如羊屎,两日一次。现病人口腔内红肿一片,已经分不出到底有多少个溃疡面,口腔内壁以及舌边侧都有溃疡,有的已经干燥结痂,有的结痂处又开裂出血,看上去混乱不堪。舌下略见瘀暗,舌淡红略嫩,舌苔黄厚,脉滑有力,不细不软。病人精神倦怠,面容憔悴。曾述及因疼痛剧烈,有过自杀倾向。此病人因我院另一位中医推荐而来诊,来诊时极度怀疑我的技术,反复询问我是否能治好她的病,我有没有治疗此病的经验等等。我回答说我可能帮你治好,但我需要仔细地辨证一下才行。病人不相信我的话,认为我在吹牛,在安慰她而已,自己就离开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说想了想,别的中医既然推荐了,还是要试一下。并反复说她已经对任何医生都不信任了,因为她看过无数的医生,从来没有哪个医生可以帮助她,因此,她也不相信我,但还是勉强地伸出了手,让我把脉,并开始絮絮叨叨她的病情。讲述病情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唉声叹气。从四诊来看,这是一个阴虚湿滞的证,正好可以用甘露饮,另外心情烦闷是胸气不畅的表现,可以配合半夏厚朴汤。于是处方:天冬12,麦冬12,生地10,熟地10,黄芩10,枳壳10,石斛10,茵陈10,生甘草5,生半夏15,生姜15,厚朴20,苏梗15,茯苓20,全瓜蒌50。七付,水煎服,日一剂。病人虽然十分怀疑,最终在我的劝说下还是不情愿地把方子拿走了。我深怕她不肯服药,反复劝说她一定要服药,有效没效要吃了才能证明。2月18日,病人又来到我的诊室。看到我即露出了笑容,自述服药后症状大减。查其口腔,已不见任何的溃疡,非常干净清洁。大便已经通畅,也没有了唉声叹气,其舌苔仍黄厚,舌下瘀暗已经消失,脉滑略软。自述现在口腔内稍有疼痛,要求再开药治疗。我问她现在是否还怀疑我的医术,她笑着极不好意思地说不了。上方既效,加虎杖20克,枇杷叶25克,嘱继服七剂。
31.
女,47岁。来述说她得了一种怪病,数年来百治不愈。听说我刚从国外回来,也许可以帮助她,因此而来诊。现病人周身疼痛,痛如针刺,又如棒打,已发作一天。伴有咽喉疼痛,咽干,咽部有热的感觉,睡前一定要喝水才行,且平时喝水多,不欲吃油腻食物,如鱼肉等根本不想下咽。昨天晚上突然胸口闷胀不适,喘气有不通畅感。病人伴有上腹部胀痛,放屁后则略觉舒畅。大便日两次,稀。鼻涕有血丝数天。其脉左涩。病人说每年都会发作一两次,发作则周身如棒打一样疼痛,以前所有的治疗均无任何效果,一般一个多月后才能慢慢地消失。反复发作多年,自述西医也没有诊断出是什么病。听着病人陈述这样的病情,我心中一动,猛然想起多年前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中有“身如被杖”、“咽痛”这样的字眼,而且记得仲景用的是升麻鳖甲汤。当时读这条条文时曾经怀疑是不是真的会有这样的病。虽然是怀疑,却还是用心地把条文研究了一番,数年来倒也从来没有用上去。于是边听病人反复描述病情,边翻开手边的《金匮要略》,果然找到原文:“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这说明不但古代就有这样的病,而且仲景还亲自遇到过,且出了相关的方子。
现在病人所描述的病情几乎就是仲景所写的翻版。但病人面色倒也不青,而且数年来也没有到病危垂死的地步。但不管如何,“但得一症便是”,应该算是阴毒证了。于是按书抄方,并略作加味:升麻30克,当归15克,生甘草30克,炙鳖甲6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莱菔子15克,雄黄0.5克(冲服)。先开两付药,嘱病人按常规水煎服即可。处完方子,我与同诊室的助手说,下次要注意观察这个病人,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学到一个怪病的治疗方法。
数天后病人来诊,刚进诊室即面带微笑。病人说果然是博士,开的方子十分神奇,服这个方子才一副,疼痛就完全消失了。但还是继续服完了两付药。现在周身舒畅,一点也没有原来的那种刺痛感了,咽喉疼痛也完全消失了。现在还有胸口紧的感觉,但不痛,如果吃得过饱则会加重紧的感觉,夜晚比白天要明显。自己拍打胸口就会舒畅一些,伴痰多。其舌苔略厚,右关紧,余脉沉,但已不涩。
32.
冬至之时开始,可以常服四逆汤加味方以助阳气升发。其方如下:制附片20克,炙甘草20克,干姜20克,乌梅15克,冰糖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一直服到立春为止
33.
金火裹束逆升于头面,则火炎上位,从诸窍中透出,出现眼干、耳痛、头痛、头晕等症,其法亦当用银翘散以清之。
金火裹束逆升于心则心气不定,出现失眠,心慌,恐惧,抑郁等症。清心火,以导赤散为佳。
金火裹束逆升于胃则胃气不降,出现便秘、痔疮发作等,火灼血络则会痔疮出血。以麦门冬汤解之即可。
金火裹束逆升于肝则肝血温升不能,病人出现对疼痛刺激较平时敏感,易发怒或者心情不定。逍遥散主之。
金火裹束下陷于肾,则小便不畅,或者尿血,或者肾区疼痛。知柏六味地黄丸可治之。
金火裹束灼于肠道,则会出现痢疾,或者大便有血,或者便秘。此时皆可服银翘散以解之。
神仙粥:大葱白四根,高粱米100克,生姜10片,白糖适量,食醋少许。先将高粱米与生姜一起煮至米熟,再加葱白、白糖煮十余分钟,然后倒入食醋稍煮即成。此粥具有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等病症。一般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此粥都可用,而且,一用即灵,因此名字神仙粥。这比麻黄汤,桂枝汤都要平稳安全,是居家常备的神方。(我的经验,没有高粱米,用大米或者小米代替都可以,不必拘泥。)
34.
使人聪明的方子,专门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为治疗健忘、失眠最常用的基础方剂,也可兼治神志恍惚、头昏、心跳、耳鸣、梦遗等症。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脑神经衰弱,或脑供血不足而致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易集中,甚至头脑发昏、昨事今忘、无精打彩等症有效。又治思虑过多、阴虚火旺、健忘、烦躁、心烦、噩梦、恐惧畏事、易惊、痰厥头痛、心悸怔忡、头晕、梦多、梦遗、盗汗、癫痛、精神障碍、失眠、智力下降等。用于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有补心、安神、益智之功。本方服之可治健忘诸证,使人智慧聪明,读过之书犹如古时圣人一样过目成诵,所以我给起个新名字,叫聪明散。其效不能一一述说,服了自己知道。
组方:九节菖蒲30、炙龟板30、远志30、生龙骨30
35.
冬天阳气不固之时,当收敛,潜藏,固本,因此制乌梅固本汤。
乌梅15,黑豆20,绿豆20,黄豆20,冰糖30,杏仁10。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分析:乌梅收敛从左逆升的阳气,以降回水中。三豆清上部之热,且不伤中气。杏仁降肺气,以助收敛。阳泄过热,则肺气不降,杏仁可降之。冰糖甘温以培土固中。
36.
男,47岁,广西民族学院教师。2002年开始出现右面侧刺痛,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三年来,经过针刺治疗后,略有好转,停针又复发。今年4月26日疼痛发作,一直到11月23日来诊,持续疼痛,痛苦难忍。影响睡眠,不能笑,张嘴即诱发疼痛,吃东西非常困难。常服卡马西平,副作用严重,已不胜其苦。通过熟人介绍来我门诊。现病人右侧面部微白,呈紧张面容,不敢笑。整个右面部疼痛,呈刺痛,时有电激样刺激,痛不可忍。每吃食或者饮水时加重,局部不敢稍碰。无畏寒,大便不干,一天一至两次。舌淡胖紫,有齿印,脉沉软无力,右尺没明显。分析:久病三年,邪在太阴少阴,上扰于三阳,发为疼痛。其本在三阴,其际在三阳。急则治标,当以止痛为急,次则温运少阴,以祛邪外出。
以四逆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制附片45克,先煎半小时。白芍45克,炙甘草30克,白芥子15克,干姜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柴胡45克,麻黄10克。上方先煎附子,石膏半小时后,合诸药,再煎1。5小时。三剂。
配合针刺,以扶正祛邪为法。以董氏奇穴为法。对侧下三皇、三重、灵骨、大白。同侧中平、太冲、行间。针入即嘱频作吞咽、咬牙动作,以顺通局部经络。针后即感觉轻松异常。
分析:病人舌脉呈现一派阳虚证象。四逆以温运少阴,芍药甘草汤重用白芍以缓急止痛。更加白芥子以祛皮里膜外之痰浊;生石膏以清解阳明邪热,因病位在阳明;柴胡以透解少阳郁邪;麻黄解太阳,与上方合成麻黄附子甘草汤,温少阴以解太阳之邪。
董氏奇穴以奇制胜,对于治疗急性疼痛往往针入痛止,效果不输于十二经穴。因此在临床上我经常应用于一些急性病症中。对于痛症应用最多,效果也较明显。11月24日,二诊。昨天针后非常舒服,回家服药后疼痛有所缓解。服药后手心、脚心汗出较多。舌仍淡胖,双脉沉细,寸关俱沉。已经停卡马西平。继针,以上穴分析:药已中病,汗从手心脚儿透出,是阳气渐旺,有祛邪外出之象。此时万万不可见汗而减附子,恐正气不能继续增旺,则邪气不易祛出。此时即仲景所谓之“知”,往往可增强附子用量。
对于汗出,可以这样理解。其一,《伤寒论》之桂枝条下有:“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在治疗太阳病中,仲景把汗出作为阳气通畅的一个标志。其二,《金匮》有:“赤圆方:方中有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其中提到以知为度。什么是知呢?我认为,知就是病人服药后的感觉。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是痛减,或是感觉通体舒服……所有这些,都是“知”。这个知就是度。掌握好这个度,治病时就会对于用药有非常明确的感觉。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特别是有时用药较重,最有这个体会。11月25日,三诊。原来局部伴有刺痛,现已经明显减轻。舌脉未见明显变化,继针。
11月26日,四诊。疼痛已经大减,可以顺利饮食。疼痛范围明显缩小,现局限在耳前至地仓穴一线。舌胖已经减,仅略见齿印。脉略沉细。继服上方五剂。后两诊,因舌淡胖已大减。此中焦虚寒之征已退,减干姜为15克。余药继服4剂。病人已经可以微笑,不觉疼痛。精神大振。12月5日,五诊:精神非常好。可以笑。自述近三天没有疼痛。且电激样痛已经消失。可以顺利地吃食物,喝水。面部肌肉已不紧张,谈笑自如。脉仍沉软。续针如上法。分析:邪气已经得祛出大半,正气正渐旺之中。此时当固肾气,以求其本。上方加肾四味各30克。嘱再服数剂以巩固根本。如不再疼痛,可不必来诊。
37.
无故腹痛,绕脐疼痛,痛甚,不能食,尽吐胃之物及胆汁,服吗叮啉未能取效,直折腾了一晚上.。晓兰丈夫知道我懂医,邀我为诊。急搜背囊,只找到一根一寸长的针灸针,急忙赶去。见患者四十左右年纪,半卧床上,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周围围观者近十人,满满一屋,议论纷纷。患者强起身以告病情,已痛十余小时,服药无效。大便不通,只是呕吐。查其舌微红,苔少白,脉弦紧。按脐周偏右侧痛甚,然腹软,无硬结,无板状腹。当时即知道,这就是急腹症,但不象急性胃穿孔,可能是肠痉挛,或者肠梗阻,或者肠套迭。推中医之理,是关格症,格症上不通,不能进食;关症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谓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内关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为顺,肠气不通,不通则痛。舌微红,苔少白,病未化热。其脉弦紧,为痛甚之脉。这种病最是紧急,如果不能尽快地排除梗阻,气滞血瘀稍久,瘀久化热,则肠道血肉腐败,必然会出现全身高热、腹痛拒按等腹膜炎征象,病将转危。缘此,针以通腑为法,腑气得通,则痛可止,病可愈。山村无中药铺,叫病者夫人取萝卜籽加生姜数片,煎水喝之,以温中止呕降气通肠。因只有一支针,只得分先后取穴,先取朱氏头皮针之胃区,边按患区,边运气行提插手法。十余分钟,言稍轻。更取第二掌骨全息穴之胃穴,行重泻法。再按足三里、上巨虚区有明显压痛,以针取之,先右侧足三里,徐徐以捻转泻法,久之,患者逐渐眉目舒展。再行针,边按脐区,曰痛已下移。再做良久手法,病者深呼一口气,说不出的舒服畅快。不按腹部已经不感觉疼痛,唯按压有微微痛感。盖针足三里,此穴为胃之下合穴,泻之,可通下腑郁气。又可促进小肠蠕动,由上而下,逐渐通开,故病痛自上而舒。又取上巨虚,同法施治。冀大肠得通,腑气有降,天地之气上下交通,病可获安。凡治约两小时,病者笑着说,基本上好了。于是留针在左足三里穴上,叮嘱半小时后可自行出针即可。考虑到患者体较弱,前患此病者数次,唯以前不似这次之重,又家居罗霄山上,下山治疗极为不便。为留中药处方,枳壳、香附、木香、陈皮、茯苓、白芍、甘草等理气通肠,舒肝止痛之辈。告之多购此方,今后凡再遇此痛,即以此方通之,如此可免腹痛之痛苦。并嘱静养,以粥微微进,勿食油腻肉类。
38.
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其中附片25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
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灸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
39.
2005年7月,某民族医院一患者,一个多月前因咳嗽,伴呼吸急促入院。经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神昏,渐至昏迷不醒。西医没有确诊,只是认为可能是脑炎或者脑膜炎。因此邀我会诊。病人神昏不识人,面色胱白。眼睛紧闭,舌不能伸出,脉象浮大无根,又显芤象。四肢冰凉,未见汗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阳气欲脱的急证,急当以回阳为法。因思李可老中医有破格救心汤一法。其法重用附子至200克。因书该方小量,嘱急煎半小时,边煎边喂服。其方:制附片35克(先),干姜45克,炙甘草50克,磁石,先,30克,生龙牡各30先,红参30克,另炖,山茱萸60克,龟板30克。
两天后再诊,病人病情稳定,脉沉细,右尺尤沉,面色仍是胱白,但神识已经略见恢复,可对医生打招呼。眼睛仍不能睁开,也不能识人,瞳孔对光反射依然消失。此方回阳有功,病人生命已经无碍。上方加麝香0.5克,并加重制附片至50克,并嘱两天后加为75克。
三日后再诊,病人已经可与医生握手打招呼。眼睛略见睁开,能视清一米之内家人。舌略可伸出,见舌尖淡。家属说病人不想吃任何西药,只想服我开的中药。诊其脉仍沉细,但略起,此阳气渐复之佳象。嘱加制附片为100克。
三日再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略可,左侧仍然消失。病人神色渐充。但面色依然胱白,脉沉细,略见弦象,此脉之神气恢复之兆。上方加制附片为125克,再服数剂。以上各方均要求先煎附子及先煎之品半小时,再合诸药,前后共煎足两个小时。数日后,病人基本康复,正常出院
40.
夏季保健方两则
乌梅10,冰糖20,黑豆10,黄豆10,绿豆10,红小豆10,白扁豆10,薏苡仁10,白豆蔻5,杏仁10。水煎服,日一剂。或者,多加水,久煮成稀粥,适量喝其粥即可。暑月三伏大热之日,全家均可同服。
分析:乌梅配冰糖,酸甘化阴,降胆火,安肝木,敛相火而大补木气,以顺畅左升之道。收而不涩,能生津液。且冰糖甘温补中而不横滞,缓以养阴而不滋腻。黄豆与黑豆可以养木和中,平疏泄,兼降胆火以滋津液。绿豆养木和中,兼清肺热。白扁豆补土养中,可使木之疏泄不伤中气。红小豆除湿气,清暑热,利小便。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即成温病。牵延数日之后,火浮于土上,则生湿气。故需薏苡仁与白豆蔻。薏苡仁健土燥湿,白豆蔻温运中气,二者相伍,可温润养中,不伤津液。中气运则肺金可降,肺金降则相火可降,相火降则中气通畅。浮散于外的相火既以降入土下的水中,则木气得根,能行疏泄,湿气自消,热气自降。此为治本之道,清代名医黄元御论之最详。杏仁降肺气,开敛结以降相火,从右路敛降阳气。此为功参造化之方,临床用之,必有效验。不仅仅用于夏季大热之时,凡病人感受湿热之邪,或风温,或湿温,体内出现高烧,精神不振,热气上蒸,烦躁不得眠,脸上多见痤疮,或者口腔溃疡等等,都可服用此方。且此方多取平时食用之物,平和清淡,酸甜可口,不伤正气,且能清降暑热,化湿和中,诚夏月三伏天可常服之方。特别是两广一带,夏季多热而湿气较重,此方可为通用之剂,大小小孩,不分男女,同在炎暑之中,宜时时常服之,可保不病。
如果夏天本应该热,反而天气变冷。这是天地生病了,这时人受天地气机影响,就容易跟着受病。病则人的阳气上升不足,阳气不能完全透发出去,容易郁而生成痹证,如关节炎、类风湿,以及各种疼痛病症等等。特别是三伏天,天气极热,忽然变冷,人很容易生病,或风寒感冒,或咳嗽,或周身疼痛,或关节不适,凡此种种,都是人体气机紊乱,不能顺应自然所致。因此,在天气变冷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机体升发阳气,以抗寒邪。
这时可以服下面方子,名之为“加味麻黄汤”。桂枝10,炙甘草6,麻黄10,生姜30(切),大枣10(切),白扁豆10,制附片10,杏仁10。水煎服,日一剂。
分析:桂甘化阳而左升阳气,麻桂开太阳,以助阳气升发。姜枣培育中土,养营血,以助生发之本。附子扶阳根,壮太阳,兼祛外寒。杏仁降肺气,佐麻黄一开一降,宣通肺气,使肺气不受外寒而闭滞为咳,二者配合,兼开皮毛以祛表邪。白扁豆培住中气,使麻桂开发而中土有根。此方可以预防夏季天热而突然变冷而生病。另外,如果夏季感受风寒而生病,也可用此方以助阳开表,扶正祛邪。因此,也可为夏季感冒风寒之方。如果感受湿邪,或者热邪,舌苔黄厚,高热不退,则此方万万不可滥用。
41.
男,20多岁,数年来经常鼻侧有疔疮发作,每用抗生素治疗,随用随愈,但反复发作,一直未能治愈。2006年底正逢我在门诊,遂过来求治。查其面色略红,鼻旁有两处暗红色疔疮,体温略高。诊其脉洪大有力,舌苔黄厚,口臭明显。此为明显的阳明体质,胃阳过盛而胃火循经而上炎为患。当清解阳明之热邪。
即为处黄连解毒汤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用量各在30克左右。
当时我同事都表示惊奇,问我为什么这个病例不用附子,反而是如此大量的寒凉药。我笑着说,见证用药才行。这样的阳明实热症凭什么要扶阳?诸人无语。结果,一付即大效,三付而症全消,未用二诊而病已愈。随访一年,未曾发作。
42.
我给个小方子,各位三阴体质的病人可以常服,必有一定的效果。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水煎服,日一剂。这个方子叫回阳饮,是可以让三阴体质恢复阳气的有效方子。
43.
少阴证外感的最佳方子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治疗此类外感效果极为明显
44.
中风愈后要保证不复发,可以常吃下面的方子。本方可保中风愈后不再复发,凡中风病愈后,可常服此方以预防复发。
防风、独活、秦艽、生黄芪、白芍、党参、茯神、白术、川芎、山茱萸、山药、肉桂、厚朴、升麻、丹参、水牛角、五加皮、防己、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黄、制附片、远志、橘皮各45克、生姜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粉,每次60克,纱布包,加天门冬5克、麦门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1次即可。
45.
一小儿,9月大,男,因为感冒而发烧。父母非常着急,送去医院挂水六天,未见任何效果,并导致小儿食欲不振,手足发凉。其母亲形容为小儿挂水时,她抱住小儿,其夫抓住腿,其爷抓住手,一护士在头上扎针,其姑帮助举着吊瓶,其壮举实为惊人。但是如此折腾,其病不退,其母烦恼不已。听说我回到威海,急急抱小儿来诊。面诊时,见小儿两眼内眦中间有一明显瘀紫色血络,面色略青暗。痰多,舌红,烦躁不安,发烧未退,约37度。食指风关略见紫纹。此为太阳外感,邪气外客太阳,正气奋起抵抗。此时当扶正祛邪,则祛退而正可安。
为处麻黄桂枝各半汤合二陈法。
其方:(麻黄2,党参5,炙甘草3,白术5,干姜5,神曲5,杏仁3,桂枝4,生姜1片,大枣2枚,切)水煎一次即可。
一付后,其母亲电话告知,烧退痰去。但周身出现不少红色的疹子,以四肢部位多见。稍痒。其母亲非常担心,电话里问方。
我告诉她,这是邪气排出来的反应。寒邪入体后化热,正气足了,热邪会排出来,而排出的途径正好是皮肤。排出的过程中,在皮下会郁出一些小疹子来,这是好事。不用担心。马上开了个方子给她。
葛根6,柴胡3,黄芩3,白芍1,桔梗3,生石膏10,白芷5,生姜1片,大枣2枚,切。
一付。一天后,电话告知,全身疹子全部消失。热未作,小儿健康异常。
46.
五岁,咳嗽一月余,痰多,呼吸音粗。当时仅仅是感冒,挂水后未愈,逐渐转为咳嗽,西医诊为急性气管炎,曾经挂水抗生素等治疗数日,效果不明显,西医要求继续挂水治疗。因于机缘,其母亲带来寻求中医治疗。当时为处方三付,并嘱可来信改方。以下是病人与我在邮箱里的交流情况,只隐去姓名以及地址,其他未作任何删节。
我是那天在。。。让您瞧病的五岁小男孩的母亲。非常感谢您,孩子吃了您开的药方,现在病情已经大有好转。孩子共吃了三副药,现在医生听着气管里面已经好了,只是呼吸音有点粗,每天偶尔咳嗽一声好像还是有痰。因为孩子小,他不会吐痰,所以还要麻烦您,看是需要换个药方还是继续吃现在的药方?谢谢!
上次的药方是:桂枝8 白芍8 麻黄8 干姜5 细辛5 法半夏8 生甘草5 五味子5 陈皮8 制附片5 杏仁8(打)
根据病人的情况,原来的方子稍作调整即可。
桂枝8 白芍8 麻黄8 干姜5 细辛5 法半夏8 生甘草5 五味子5 陈皮8 制附片5 杏仁8(打)旋覆花8(包煎)生姜2片
再吃两付,基本上就好了。
今天早上吃完饭两个小时后,才给他喝了半剂,喝完他姥姥领他上超市,还没买完东西就吐了,吐完了现在好像也没什么事,该吃吃该玩玩。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是因为药刺激胃,还是别的原因,所以还要麻烦您给指点一下。谢谢!
吐出来是好事,把肺里的邪气吐掉,病也就好了。这付药不是帮助吐的药,吐是身体的排邪反应。可以继续吃完这付药。病该好了。不用担心。经过您的精心调理,我儿子的病已经好了,非常感谢您!如果方便,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儿子免疫力很差,从去年上幼儿园开始就经常感冒,基本上一个月一次。一感冒,肯定支气管就会犯病,咳嗽,重的时候还会喘。吃药不管用,没办法只能打吊瓶。我想问问有没有什么药方能增强他的抵抗力,少犯病?谢谢!
这才是中医治本的地方。用点中药慢慢就能完全地改变你的小孩的体质。以后,把西药彻底地停掉。有了小问题,用点中药要直接地多。党参1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6,制附片6,桂枝10,白芍10,生姜3片,大枣5枚,切。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中医确实很神奇!你的医术也很高明,吃了几副药就好了,而且现在孩子状态很好,胃口也很好,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祝事业有成,快乐每天!为处保元汤合四君子汤小量,三付。如果以后能不伤害元气,可徐徐恢复健康。
其方:生黄芪10,党参5,生姜1片,大枣2枚,切,白术5,炙甘草2,肉桂3 水煎服。日一剂。只煎一次,随时服下。通过此事,其母亲对于中医信服异常。
47.
无忧散”。凡男女老少、病家、未病者,全都可服此方,则正气得充,气血通畅,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近身。有病治病,无病预防。凡我自己门诊的所有人员、亲属及朋友等,我都要求他们每日早晚各服1杯,不间断服用,慢慢地可以使周身暖和,手足不冷,精力健旺,气血通畅而百病不生。劳累、疲乏后更可服之,可立补精神,益气充脉。另外,如果中年妇女更年期见下肢疲软,精力衰退,易于发脾气,心烦失眠诸症也都可以服此方。如果有流感来袭,先服此方以预防。如果已经有感冒、发烧、鼻塞、身痛等症状,也还都可以无忧散解之。如果以上病症非常明显,单纯服散剂可能力量不足,还可以原方半量为一剂,水煎服,日一剂。连服数剂,则其效必大增。防风45克、天麻45克、白芷60克、猪苓30克、白术30克、制附片60克、炒干姜240克、泽泻30克、陈皮30克、肉桂30克、川芎45克、茯苓30克、生半夏(先开水洗七次,再晒干备用)30克、麻黄45克、细辛30克、酒制大黄20克、生黄芪90克、当归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每次50克,加生姜5片,水煎。加600毫升凉水,煮成300毫升,温服,早晚各服1碗。常服无忧散,可以无忧。
48.
“排毒散”,是指能排出阳明表里的毒素,而这些毒素正是积聚到我们人体的阳明经部位。
按中医的道理,毒素是属于各种致病因子的,一般来说,这些毒素主要会导致人身之痰、寒、湿、瘀等,而紧接着气血会瘀滞不通,产生疾病。这个方子就是帮助人体把这些致病因子排出去的。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开水冲洗7次,再晒干备用)、陈皮60克、枳壳60克(炒)、麻黄60克、苍术240克、干姜40克(炒)、桔梗120克、厚朴40克、制附子30克。
用法:上方除肉桂、枳壳另外研成粗末外,其他药物共为粗末,再用慢火炒一遍,等药粉的颜色稍变化即可出锅。摊冷加入肉桂、枳壳粉末,拌匀。每次取20克,用纱布包好,加生姜3片,加1000毫升凉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另外,这个方子还有其他妙用。比如因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胃中积冷,或痰湿内停,或调气机不畅,出现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畏寒畏风,项背拘紧,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女月经不调、气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经、或经来乳胀、头痛身重等症状都可以服之。包你有效。这个方子疏通周身气机,偏益于久坐少锻炼的白领者。也可以用于平时应酬多,喝酒多的人。另外,这个方子可以祛湿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并能预防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这类的人可以经常吃几付这个方子,慢慢地三高都会降下来。但如果偏信西药,那就永远一直要吃一辈子的西药了。
49.
年过六十岁者,都应该常服四逆汤以自保,无病的保证更健康,可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有病的可以扶助阳气以治疗疾病。
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有人到中年而突然死亡的。这是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不停消耗使人阳气虚惫而后继无力了。这样的人多见于科技工作者,有时亦有年轻人因长时间地玩电脑游戏而暴亡,也是这种原因。这样的人也需要及时地补充阳气,四逆汤正是合适的方子。
其方:制附片20,炙甘草20,生姜30。水煎服,日一剂。常服之可也。莫因其简单而忽视之。
这个方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身体把体内蓄积的毒素排出去。正所谓: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50.
朋友的奶奶,75岁,胰腺炎复发一天,现腹胀腹痛明显,伴胸口闷顶烦躁感,大便未下,还伴有口苦。自述以前也曾于半夜发作过数次,曾经电话里让我开过方子,记得是承气之类,每次都是一服即愈。病人有高血压,心脏早搏史。因为每次都是朋友电话求方,且这次语言略见慌张,一定是担心病情较重,兼有心脏病史,恐预后不良。考虑到舌脉不全,只能凭症状来判断,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当枢少阳,降阳明,兼以活血化瘀,为急处:生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木香30克,冬瓜仁30克,莱菔子1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栀子10克。一付,水煎服。嘱煎半小时许即可,不分次数,随时服药。
晚上其家人来电话,说服药后大便已通,已无腹痛腹胀,病人精神大是好转,胸口已无闷感,但仍有轻微的上顶感。现病人已经睡着,电话中语言已不见慌乱。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少阳与阳明的瘀滞已经排除,现主要问题在心脏,仿千金生地黄汤、炙甘草汤以及大柴胡汤意,处方如下:生地250克,生大黄20克,炙甘草30,大枣20枚,切,柴胡10克,黄芩10克,木香30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一付,水煎服,嘱马上服用。1月7日早晨朋友来电话,说服此方后病人自觉更加舒服,比第一个方子还舒服一些。昨天晚上服药后,即有胸口鼓鼓的热感,随即豁然而通畅。早晨再服一次,大便略稀,但所有不适已经全部消失。嘱停药而愈。随访四个月,一切正常
51.
女孩子月经病,包括更年期综合症。表现为不少肝郁的症状,如不喜欢说话,心情不好,喜欢独处,喜欢安静,不喜热闹,怕见生人,容易烦躁,易上火,稍有点儿小小的不如意即大发雷霆,自己很难控制好。另外,也多伴有手脚发冷,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脾虚症状。这样的病千万不要只吃逍遥丸,没有用的。即使当时有用,过后也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越来越重。治这样的病,关键在于扶元气。人体的元气不足才是生病的本质原因。看看小孩子,元气充足,也就永远不会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的首要条件在于元气的不足。因此,治疗此类病症,可以但扶元气即可治愈。用下方保证有效。
先用炮姜20,炙甘草20,水煎服,日服两次。五付后,用制附片20,干姜20,炙甘草30,水煎服,服至病好为止。屡用屡效,不需怀疑
52.苍耳子散加减方来治疗鼻炎,其有疏风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对于缓解鼻流浊涕、鼻塞等症状颇有好处。其方: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30克,薄荷3克。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服5克,于饭后用一根大葱白和6克绿茶煮汤调服,日三次。
53.如果不喜欢内服,还可以用苍耳子散吹鼻,亦可马上通理鼻窍,其效果不差于西药的激素喷雾剂,且久用亦没有副作用。其方: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各等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加冰片少许和匀,每次取少取吹鼻,每日4次。其效果极为明显,凡慢性鼻炎鼻塞明显,影响呼吸、头晕头胀、精神不振者都可试用。还有一个吹鼻的外用方,亦用于各型鼻炎发作期。其方:鹅不食草5克,细辛5克,川芎5克,辛夷花5克,青黛5克。上药共研极细末,少许吸鼻,日2次。
54.苍耳子散亦可变方为煎剂,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证属风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减,有一定缓解症状的效果。其方:苍耳子10克,白芷3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川贝母10克,淡豆豉3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使用本方虽变散为汤,但诀窍是煎煮时宜少加水,武火短煎即可,以使药性上攻鼻窍,而不沉于中焦。
我自己的经验,治慢性鼻炎时喜欢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为基本方,再据症化裁。寒象明显则加桂枝、麻黄、细辛等辛温之药,若见热象则加黄芩、鱼腥草、川贝之品以清化伏热,临床效果尚属满意。
55.对于各型鼻窦炎,《十一师秘要方》书上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子。我临床试用,效果极好。其方:辛荑10克(烘干),桔梗10克,柴胡10克,葶苈子3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温水冲服,日2次。
56.季节交替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时期。西医认为这是过敏反应所致,因此,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脱敏治疗,但该疗法需持续数年之久,且极易复发。在中医看来,这是不懂治本之法。此类病患可以下方:紫草15克,茜草10克,旱莲草10克,白花蛇舌草3克,地龙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荆芥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57.如果由于肺气不足,每每感受寒冷邪气而发用鼻塞流涕的患者,可用此方。辛夷花30克,川芎10克,川木通10克,细辛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蒿本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6克,淡茶水送服,日服2次,饭后半小时许服。我曾用之于高年男性久患鼻炎,服药一次而鼻即通畅。
58.如果病人出现鼻流黄涕,那是邪郁化火之象,要清其邪热。可暂用此方。辛夷12克,当归10克,栀子10克,柴胡6克,川贝母6克,玄参30克。水煎服,日一剂。此方服后,浊涕消失即可停药,后当以扶正为法。或者亦可用此方止涕:防风10克,荆芥10克,独活10克,藁本10克,辛夷10克,生甘草6克,细辛10克,牙皂3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未效可将细辛5克,牙皂2.5克,石菖蒲5克,共研极细末,棉花裹塞鼻内即效。
59.若鼻流浊涕,久久不止,则治疗时当清解内郁之火。用下方:苍耳子9克,辛夷6克,白芷6克,细辛2.1克,川芎3克,藁本3克,桔梗3克,枯黄芩3克,连翘3克,藿香6克,生石膏12克,淡竹叶6克,甘草1.5克,水煎服。这是已故名医蒲辅周的经验。
治疗鼻炎的鼻塞流涕症状,最常用的一味中药就是辛夷花。但此药入煎效差,当作散服效果始好。比如,我治疗长期以鼻塞为主症的鼻炎,或者久年鼻炎而嗅觉丧失,就用单味辛夷花200克,微火烘脆,研为极细末。每次温水冲服4克,日三次,可取通鼻窍的速效。但久服亦不可,因过于通散,恐耗肺气,于康复无益。
60.慢性鼻炎患者平时可常服四逆汤,这是扶助正气的最简单用效的办法。此方能鼓舞少阴的阳气,于促进康复能力,提高免疫力极有好处。平时三阴体质的人亦可常服此方,渐而可以改变体质,增加抵抗力。
出汗是开太阳的方法,可以祛邪。因此慢性鼻炎患者可常服生姜红糖汤,或者神仙粥,能温运中焦,扶助脾阳,且能打开太阳,祛邪外出。此方对于平时胃寒怕冷,面色青白之人极有好处。
四肢经常发冷的人,可以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特别是在容易鼻炎发作的冬季,服此方可以温通厥阴的阳气,以促进排邪之功。
人受寒,足先寒。所以,要扶阳就要让脚温暖起来。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半小时许,一直泡至后背出汗,对鼻炎也很有效果。
如果不愿吃药,也可用针灸的办法。可以灸足三里、肺俞、关元以及中脘等穴位。可以用艾柱直接灸,也可以用艾条悬灸,同样都有扶阳的效果。
另外,适当多锻炼身体。推荐慢跑、长距离散步和太极拳。永远不要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冬泳,特别是三阴体质的人,切记切记。这些都是伤阳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之所以有人坚持冬泳而不生病,是因为体内的阳气被冷水调动了起来,护于体表之故。但阳气外浮,体内的阳气因而也就变虚了。冬天不怕冷也不是什么好事,阳气外布,内阳不足,于健康无益。健康是要内阳充足,而不是外阳充足的表象。
61、偏方治鼻炎
社会上流传有不少治疗鼻炎的偏方。我精选数个实用之方,略作调整,以作为以上治疗的补充,兼以方便病人更快地治愈此症。各位病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不适找到合适之方,按法试用。如果能既辨证又辨病,诸法合施,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当有速愈之功效。(以下偏方皆从网上或书上所得,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1.治疗慢性鼻炎伴有清涕、畏寒肢冷者。用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水煎服。可连续服十天为一疗程。此方有温运脾阳,兼开太阳之功。
2.治疗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以及慢性鼻炎出现鼻塞症状明显者,可配合中药方剂应用。用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芝麻油50克,文火煎炸至苍耳子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3.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上等龙井茶30克,黄柏6克,共研极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
4.主治慢性鼻窦炎以及各种鼻炎。辛夷花15克,鸡蛋2枚,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有滋补通窍之功。
5.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症。大蓟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本方润肺解毒而止血。
6.主治各种慢性鼻炎。枸杞子3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加水煮开后,连渣倒入水杯,代茶饮,日喝数次,连用1个月。此方通阳明,固肾气,健脾气,开鼻窍。
7.主治慢性鼻炎鼻塞明显者。辛夷、苍耳子各9克,水煎成汁,加入生葱汁少许,滴鼻,每日3-5次。可收通畅鼻窍之功。
8.主治慢性鼻炎之黄浊鼻涕。鱼腥草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打碎),水煎服,日一剂。可清泄肺中郁火。
9.主治慢性鼻炎之鼻流黄臭浊涕。老丝瓜一个,晒干烧灰存性,研成极细末,每次用6克,白酒调服。可收止涕之功。
10.慢性鼻炎愈后之巩固方。灵芝10克,生黄芪30克,小米50克,一起煮至粥成,连服两周,以固肺脾肾之本。
11.治疗鼻炎急性发作,诸症明显者。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可温通鼻窍,解表祛邪。
12.主治慢性鼻炎反复不愈者。于症状未发作时可以此方预防。生姜15克,大枣10克,红糖70克。水煎代茶饮,日1剂,连用3-5日。可温运太阴,滋补脾肺。
13.慢性鼻炎之扶正之法,用于脾阳不振者。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扶太阴之阳气。
14.主治慢性鼻炎之鼻塞明显,影响睡眠者。大葱适量,捣烂取汁,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炎内。可温开鼻窍。
62.第一例:08年12月29日,卢彩英,女,43岁,罗白人,因口腔溃疡并感染引起疼痛而住院治疗,经抗感染以及补充维生素等西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至今已经两年有余。来诊时病人舌边以及口腔内外上下多见溃疡,色红,部分结痂。结痂部分见开裂出血。伴梦多,烦躁,咽干,口干。自述每当小便变黄,或者大便大便干硬即出现唇部溃疡疼痛,当溃疡发作时一般都伴有排便困难。其脉右关略软,舌淡红嫩,苔小黄。此为阴虚有热,兼有湿滞,当滋阴祛湿为主,兼以清上浮之热。以甘露饮合导赤散、承气辈加减。
处方:天冬12,麦冬12,生地20,熟地10,茵陈10,黄芩10,枳壳10,枇杷叶25,石斛10,生甘草5,淡竹叶10,生大黄10。七剂,水煎服,日一剂09年1月16日,病人复诊。自述服上方后,疼痛大为减轻,见陈旧性溃疡面基本上已愈合,但仍见一些新起的溃疡。大便已经通畅,但仍略干。当时我因事不在门诊,我同事见上方已效,即嘱继服上方四付。
1月21日,病人三诊。见旧的溃疡已经全部消失,现仍有新发生的溃疡,略痛,大便仍略干,伴咽干,梦多,舌淡红嫩,苔小黄,脉沉。
更方如下:天冬12,麦冬12,生地20,熟地10,茵陈10,黄芩10,枳壳10,枇杷叶25,石斛10,生甘草5,虎杖15,蒲公英15,黄柏10,砂仁10,打后,生大黄10,淡竹叶25。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2月13日,病人四诊,告知服上方七付后溃疡已经全部消失,口腔内没有任何不适,自述十分爽愉。大便已经通畅,不稀。现口渴欲饮凉水,来治疗视物不清,自述已经两年余。上症既愈,阴亏尚未完全补足,以一贯煎加味治之。
62.第二例:1月12日,元兰华,女,70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八年余,伴咽喉疼痛。大便干硬如羊屎,两日一次。现病人口腔内红肿一片,已经分不出到底有多少个溃疡面,口腔内壁以及舌边侧都有溃疡,有的已经干燥结痂,有的结痂处又开裂出血,看上去混乱不堪。舌下略见瘀暗,舌淡红略嫩,舌苔黄厚,脉滑有力,不细不软。病人精神倦怠,面容憔悴。曾述及因疼痛剧烈,有过自杀倾向。此病人因我院另一位中医推荐而来诊,来诊时极度怀疑我的技术,反复询问我是否能治好她的病,我有没有治疗此病的经验等等。我回答说我可能帮你治好,但我需要仔细地辨证一下才行。病人不相信我的话,认为我在吹牛,在安慰她而已,自己就离开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说想了想,别的中医既然推荐了,还是要试一下。并反复说她已经对任何医生都不信任了,因为她看过无数的医生,从来没有哪个医生可以帮助她,因此,她也不相信我,但还是勉强地伸出了手,让我把脉,并开始絮絮叨叨她的病情。讲述病情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唉声叹气。从四诊来看,这是一个阴虚湿滞的证,正好可以用甘露饮,另外心情烦闷是胸气不畅的表现,可以配合半夏厚朴汤。
于是处方:天冬12,麦冬12,生地10,熟地10,黄芩10,枳壳10,石斛10,茵陈10,生甘草5,生半夏15,生姜15,厚朴20,苏梗15,茯苓20,全瓜蒌50。七付,水煎服,日一剂。
病人虽然十分怀疑,最终在我的劝说下还是不情愿地把方子拿走了。我深怕她不肯服药,反复劝说她一定要服药,有效没效要吃了才能证明。
2月18日,病人又来到我的诊室。看到我即露出了笑容,自述服药后症状大减。查其口腔,已不见任何的溃疡,非常干净清洁。大便已经通畅,也没有了唉声叹气,其舌苔仍黄厚,舌下瘀暗已经消失,脉滑略软。自述现在口腔内稍有疼痛,要求再开药治疗。我问她现在是否还怀疑我的医术,她笑着极不好意思地说不了。上方既效,加虎杖20克,枇杷叶25克,嘱继服七剂。病人拿着处方刚走,旋踵又上来了,说为什么药房划的药价比原来的降低了,是不是抄写漏了哪味中药。我检查一遍,未见错漏,告诉她可能是进药价格变动,不必担心,安心地服药就行了。病人满意而去。此证极重,且持续八年,不想一诊而近愈,辨证之重要,由此可见。久年大病或者缠绵不愈之症,必有独处藏奸,其关键病机未被找到。临床医生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排除定见,一切从证入手,仔细寻找其病机要害之处。如果能从临床的复杂症状中找到这个关键点,即可切中病机,则必然会走上坦途,疾病从此开始康复。我临床数年,于各种反复发作性疾病所遇不少,其中有所失亦有所得,最特别的体会即在于如何把贯穿“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用到每个病倒的实处。掌握这个关键的“理”,独处藏奸亦会自然暴露出来。一定要反复临证,反复思考,临床病例既多,慢慢地也就掌握其方法了。中医是能治大病的,这一点根本就不用怀疑,其武器即是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我相信,一位好的中医,不仅要能治常规病,也要能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要能治大病重病疑难病以及垂危病。
63.孟夏,阳气升发,湿气上蒸,感之极易患湿热之证。当健脾燥湿以预防之。用苍术30,厚朴10,陈皮10,炙甘草6,生姜三片,大枣3枚,霍香10,白豆蔻10。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立春,阳气开始升发。可以服当归四逆加味汤以顺应天地,助阳气升发:当归10,白芍10,大枣20,细辛3,炙甘草5,桂枝10,山药25,白术10,生姜3片。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大寒时节南宁忽然大热,此时阳根易动,当急急固本。诸位男女老少皆可服我空间里的乌梅固本汤。乌梅15克,黑豆20克,绿豆20克,黄豆2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64.脾虚湿困,暑热熏蒸,此时当祛湿解暑,亦可用下方解之。余命其名为暑湿双解饮。
香薷6克,金银花6克,白扁豆10克,厚朴6克,连翘6克,西瓜翠皮巴掌大一块(去外皮以及红色内囊)。
用法:加水三碗,煮成两碗,候温服之。汗出则暑热之邪可解。如果未汗出,可以再饮一碗。配合喝点热的稀粥,可以助汗解表祛邪。
防治暑邪,当知时时需要顾护中气。再者,暑邪升散最易耗气伤津,又需要护住阴津,以为治本之道。因此,养中气之法,既要培土,又要益气,还需酸甘化阴。
般情况下,可以用乌梅冰糖汤加味常服之。
乌梅10克,冰糖30克,绿豆30克,白扁豆30克,水煎汤服之。则既酸甘爽口,又无伤中之弊。
本文来自: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