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俊 | 二老在我心中

也许您还在甜蜜的睡梦中

也许您踏上了工作的征程

也许您在为老人服侍起居

也许您在备课,把精彩文章讲给学生听

此时我正在老院掘地

我的目标是今天上午完成

报告今天气温下降12度

有小到中雪,天真的灰蒙蒙

我要赶在下雪前把园子掘完

把地整平

清晨的大街上十分安静

安静得似乎听不见犬叫鸡鸣

这里成了空心村儿

空心空得阴森害怕

有猫蹦鼠跳都感到吃惊

我对老屋、老院深深怀念

满满乡愁,情有独钟

( 回家前的老屋)

坍塌的老屋

侄子给搭好了彩钢板

荒芜的老院

已经变得韭菜绿、大葱壮

菠菜青青

今年的大白菜已经收储

送给大姐哪怕一颗心里也觉得乐融融

      (白菜放在老屋)

我掘园子可算得上行家老手

大跃进时我胖乎乎的手上磨出茧

光着膀子还冒汗

真想在树下歇歇凉吹吹风

想戴个少先队的红花

学习上进,夜夜起五更

今天是五点起床

老伴起来织帽子

他要送给侄媳妇一片亲情

我来到老院,夜色朦胧

我掘着地,思绪拉开闸门儿

在脑海似乎有规律地翻腾

上高小时也是这雾气沼沼的早晨

也是这寒气即将偷袭的初冬

父亲扫来了树叶

母亲烧炕取暖

让家里人过一个暖冬

母亲和大姐推磨

早饭熬点儿山药粥

香甜可口,心里暖融融

下雪了,生产队放牲口啃麦苗儿

我呢,起大早背着粪筐踏遍东洼

翻过老堤,穿过坟茔

来到披满白雪的麦苗地

看到黑乎乎的一堆时

加快脚步,心里甭提多高兴

粪拾满筐头

粪扠扛在膀子上

迈着沉重的脚步

膀子压得酸疼

拾粪、攒粪、种菜园

父亲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

留下了难忘的身影

父亲够不上种田老手

老人家读过小学四年

珠算打得最好

老师说他天资聪明

父亲16岁到河南洛阳学徒

修理枪支挣钱糊口

贡献家庭(把钱给爷爷)

1937年日本铁蹄践踏中原

父亲披挂上阵,自动请缨

深川伏击,平原钻洞

修枪造械,重任担承

转战过白洋淀的大田庄儿

在山里教徒弟、育精英

河间大庙参加过舌战(南方派北方派)

受到王文坡(北冯村)政委坦率赞成

解甲归田当互助组、初级社会计

日清月结,人人赞成

翻地中

我边掘园子边想

空中飘来了雪粒又像雨星

还有半间屋的一片加快速度

父亲告诫:干活要有始有终

我又加足了劲儿

力争下雪前完成

我翻地也算细心认真

掘得不粗不细,小砖瓦块都要拣出

树根儿挖净,把坑填平

父亲做事细心认真

规矩虽大,礼节较重

有人串门儿,近接远送

倒水递烟,热情陪同

致使有人感到拘束,

甚至坐立不宁

父亲闲谈勤劳节俭

教育我们待人真诚

闲谈时说古风家训

时常带出论语、诗经

“撒谎难瞒当乡人,

众人评说是杆秤”

“休在人前夸自已,

莫在背后论人非”

“虚的假的能瞒一时

历史脚步记录实情”

似乎父亲又给我说话

似乎一边就有父亲的身影

当年院中有棵大枣树

父亲老年痴呆,屎尿不分

几次走失,到过安新县的南冯

吳桂良局长让我当办公室主任

我请辞了

我要工作也要照顾亲情

在树下我给父亲洗过屁股

在土坑上陪伴了一冬

我进屋父亲说:

“你抽烟吧”

从不吸烟的我顿时

泪水迷糊了眼睛

我整理堂屋的老龛

里边已经空空

母亲不识字但会背三字经

二十四孝经常默念

熏陶了我幼小心灵

初一十五包子蒸塾

让我给爷爷端去

她到“三官庙”(距家30米)上供

老叔回老家就爱吃母亲包的饺子

总愿摊上两个鸡蛋喝上几盅

老姑烧纸来就愿和母亲睡一条炕

俩人唠嗑唠到天明

西龙化表兄是乡村医生

转了教台、张庄、孟仲峰

他沒有自行车

天黑了爱到我家坐一坐

一声“表婶”母亲笑脸出迎

马上叫我去打酒

母亲摊俩鸡蛋烙张麦子面饼

我不能上桌

表兄走后我舔舔盘子

或许解解馋吃点白面饼

回老家后整了老屋的龛

我低头掘地

传来了偷偷的微笑声

老伴来过一次我没发觉

我的思绪沉浸在怀念的长河中

老伴儿用手机拍下了我的窘态

见我一早掘了这么多又有点儿吃惊

拍个照片儿给我献点儿殷勤

也是女儿刚给了她手机

她有意在我面前逞逞能

掘地这活儿虽然腰累

生产队我镐过茬子,赶过牛车

修四门堤我还出过河工

半分地的小园子虽然出了一身汗

但在今天的老院

看到了母亲龛

看到了父亲的身影

看到了母亲在龛前跪拜

我放下锨来到龛前

泪不经由地流出

心情是那样激动

老院、老屋,父母住过的地方

我要认真打扮

让来年地上菜更绿

树上爬满藤

清明节大姐来了

在桌上摆上菜

在龛里掌上灯

老院添新绿

老屋灯火明

更重要的是

二老永远在儿女心中

未整修前的老院

影壁墙是34年前垒的,壁画是今秋侄子铁领所作。字是大书法家启功瘦体加粗而成。

其内容是:北佛堂村五世祖邓鄈衣锦还乡,步入桥上吟诗一首:曲曲径穿云,几回依太空,雁飞尽其力,登眺兴无穷。

五世祖明朝进士,任南阳通判。

树木丛中有一庙乃“三官庙”。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位于北佛堂村东头。洪水冲跨后修一简墙,后拆除。

邓华俊
年75岁
原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现居雄安新区,唐山曾是第二故乡。
文学爱好者,有时在省、市报刊发文。
(0)

相关推荐

  • 刘凯 | 桂花香处是深情

    桂花香处是深情 文|刘凯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了一次年度例行体检,报告单上提醒,不要做高强度的剧烈运动,适合进行一些漫游型的活动,抛弃了之前的打球与快跑,我选择了早晚八公里散步出行. 生命在于运动.耳边 ...

  • 擦身浮云、迎送阳光||【阳光诗品同题第531期】

    本期上刊诗人                    艾院  高鸿文 南岸 梦游天姥 蒋峥 王其润 海风 于彦君 吕森 高书全 刘宝祥 蓝天祥云 雨儿 甘草 方块字 沈照明 秋叶正红 马玉涛 撞撞 耕耘 ...

  • 【万家灯火】张学英:《父亲的谷子》

    [总第024001期] 父亲的谷子 作者:张学英 母亲是山东支边青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姥姥带着三个幼小的舅舅来北大荒投奔母亲.除了四张吃饭的嘴,就带来了一个煎饼鏊子.因为没有多余的口粮来做奢侈的煎 ...

  • 最后的老屋

    最后的老屋 徐福记 祖宅基上长满树木,门前的大柳树和青草  摄影:徐全福 父亲今年70岁,农民,当过村干部,养过蜂.六年前没种地后从乡下老屋搬到集镇上居住,现在还养着十几箱蜜蜂维持他们二老的生活. 父 ...

  • 散文||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七岁的父亲殁了父亲,父亲九岁那年跟着他的母亲.我的奶奶,改嫁来到了现在的村庄,后来父亲又有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父亲因是外来寄人篱下的,没有土地,也没有自己的房屋.新中国成 ...

  • 【天下爹娘】这一期,咱们就说房子

    题记 这委实是个情非得已的命题:让年近七旬的母亲来回忆艰辛的过往. 对不起,母亲,您的儿子21年来一直与二老聚少离多,如今已进中年人生阶段.他时常陷入思索生命要义的深沉期,却不知如何回报养育之恩时,内 ...

  • 渔家老屋

    (朗读者:赵朋) 搬离渔家老屋已有十多年的光景.思念之情恰如一坛陈年老酒,随时间的增长日益醇香,愈发绵长. 童年居住的老屋,虽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豪宅,对我却有特殊的感情.老屋 ...

  • 【阅读悦读·散文】段广岳《老屋旧事》

    [作者简介]段广岳,已近不惑之年,出身于冀中平原一农家,现在河北省保定市一公司打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老屋或许已成为许多离乡人的一种图腾,在海阔天空的前方,人们难得眷顾一下 ...

  • 邓华俊 || 山西寻根还愿之旅

    "要问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同(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鸹(鹳)窝" (仿制第一代大槐树) 这四句童谣在我光着屁股系着红兜兜的时候就吟唱了,就想象着大槐树的模样,大 ...

  • 邓华俊 | 胖哥和赶年

            胖哥是胖哥,赶年是赶年,他俩沒有任何瓜葛.可怎么想到他们俩了呢?因我回老家后他们给了我第一时间的感受.    那天下午,我在大街上买了两个西瓜提着往家走,快到家门口了,从东边来了一位骑 ...

  • 邓华俊 | 忆童年

    一一致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的各位伙伴,让我们共同回味这青涩的童年,有时间看一看魂牵梦绕的故乡,叙一叙难忘的乡愁,为我们的童年送上一首歌: 呱呱坠于地,已有姐和哥. 生在土炕上,没有四方桌. 吃 ...

  • 邓华俊 | 老师,我们看您来了

      10月31日,农历九月十五,我和洪甫跟着热心的翟女士迈进了苏老师的住屋.房屋低矮,但是采光不错,苏老师头冲里盖着棉被躺着. "苏老师!我们来看您来了."苏老师缓缓翻过身来坐起, ...

  • 邓华俊 | 一个别开生面的重阳节

    一晃二十年我沒在老家过重阳节了,儿子更是三十一年不知家乡重阳节的味道了. 去年国庆节,儿子.儿媳从新疆开车回来,接上在天津美院读大二的孙女去唐山看我们.老伴原打算让儿子开车到盘山(乾隆32次出游的山) ...

  • 莫华伦、邓小俊、戴玉强、魏松等男高音歌唱家试比较一下?

    莫华伦.邓小俊.戴玉强.魏松等男高音歌唱家试比较一下? 我个人感觉:邓小俊有些薄,张建一有些软,魏松太过于使蛮力,莫华伦有点压,戴玉强声音不好听,但是我不太知道那个从技巧上更出众,我说错了,不要见笑哟 ...

  • 彭总想打第六次战役,为何临时取消?邓华的电报改变历史

    彭总想打第六次战役,为何临时取消?邓华的电报改变历史

  • 面对志愿军最危险敌人李奇微的“磁性战术”,邓华提出一具有颠覆性的战略思维

    文/李洋 1951年1月25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了,与前三次战役不同的是,这次美军采取了一种新颖的打法,迫使志愿军从大规模的运动战转入防御战,这是对志愿军作战能力的极大考验,毛主席说前三次战役考 ...

  • 邓华司令员和38军

    --在纪念志愿军第38军荣获万岁军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邓穗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