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赵应来//人生拾忆 (连载一)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人生拾忆
(连载一)
稷山 赵应来
第一部分 家世简述
据老人们口传,赵氏本源河南,500多年前大概是明朝弘治时期逃荒来到勲重村落户。当时兄弟三人老大留在河南,老二、老三出来,老二去了陕西蓝田县苜宿阱落户。老三,就是我们的祖宗,定居于山西晋南,在勲重发展,盖起老祠堂,就是现在俊娃住的院子。后来又繁衍了三支,我们算一支,昌虎他们是一支,赵云他几家是一支。我们这支祖先盖了小祠堂在现芳植院的南半部,昌虎他们的小祠堂在南头庙前路东井北面。赵云一支没盖小祠堂。盖小祠堂是从哪个年代兴起无法考证,赵门没有留下家谱,实为遗憾。
我们只能从十五世老老爷说起。老老爷叫赵泰来,他生养两个儿子即长子丙纯(后来改昌年)二子丙彝。兄弟二人当时发展的都不错,土地也不少,盖了老院(璋德家)和我们家住的院(书房院)。有书房的家庭在当时应该算是富户了。据说家内车马兴隆、人财兴旺,有顾工几个,还有教书的;在陕西蓝田还置了一个庄子的土地,每年去收一次粮,就是征税。直到“长毛变乱”才失去征税的主权。“长毛变乱”是怎么一回事没搞清楚。
十五代十六代时,家境十分辉煌算是个大财东。十六代兄弟二人各生三子就是我们爷辈,也就是十七代伯叔兄弟六人,当时一直没分家,人口众多家业又大。后来不知为什么十六代的两个兄弟闹了意见分了家,而且闹到了彻底决裂的局面,两家互不来往。最严重的一点就我老爷连名字都改了,原名是丙纯后来改为昌年。这个情况直到两个老爷去世后,后人过红白喜事时才又联合起来。
分家之后,我的爷爷(行二)即十七代,掌门人是老三(伯叔排行老五)人称“五先生”,就是我五爷。大爷早逝,我爷不管事。由五爷一人理家,几年后分成了三个家。分家后,我爷最穷,一方面本人不善理财,另一方面分家时也没有什么继承。大爷这家是五爷长子继承,他这家是他二子继承,就等于分出来我爷这一家。
爷爷兄弟三人即大爷玉润,无子,有个女儿嫁于小阳杨家。杨传喜是他孙子,是大爷的亲外甥。大爷36岁时,去陕西苜蓿井收粮租带回一麻袋银元。一路上用轿车一段段往回转,过了禹门口黄河,在河津又雇轿车往家内走,结果遇害。抛尸太阳店门外,银元被抢走了。大爷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后来由老三的长子赵俊岫继承了大爷门下。
二爷玉慧也就是我爷爷,与世无争人称好人,又称“二先生”。二爷不善理家事,结了两次婚。二爷一生教书,大多时间在乔南村(现万荣稷王山下)享年74岁。生有一女一男,女儿嫁到坞堆村,男孩就是我的父亲俊杰。
父亲又是苦命,三岁时失去娘亲,由清河史家巷姨妈照管。十三岁到河南经商学徒,一干30多年,后返乡务农。在河南那一段是最痛心的日子。有一次,他们几个给商部收银元被当时政府发现,为了没收他们的银元,就说他们是共产党,全都抓到监狱逐个用刑。他们几个谁也不知道共产党是什么,但他们中有个穿灰色裤子的,人家就凭这一点证据断定他们是共产党关了两三个月,商部托人花钱才算给他们放了出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爷爷去世了,父亲回不来可急坏了母亲。母亲东借西凑总算发落了爷爷,可日常生活再也无法维持,母亲经家族几个婶娘允许带上大姐麦儿和二哥成培走上讨饭之路。
父亲大约是37年返乡在家务农兼做翟店面粉厂采购等业务,直到47年我们这里解放。
解放以后,虽说安宁一些但人民的生活还是难以改善。反革命势力不断反扑,人民政府主要是巩固政权的稳定,地方也派来工作队搞土改、镇反、肃反,农业上搞互助组,这种形式维持了好几年。当时我15岁左右,给家内也起不了大作用,但也学到了不少农业基础知识。
后
稷
文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