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九四)“送别情境”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送别情境

(一)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图。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的船走了,渐行渐远,以致于到了江与天的衔接处,看不见了;但作者仍伫立江边,看着东去的江水浩浩荡荡向天际流去不忍离去。

李白寓情于景,把依依不舍之情融于“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意象所组成的画面中,做到“含不尽之意,尽于言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

(二)

李白此诗所营造的“送别情境”不是原创,而是借鉴。“送别情境”最早出自《诗经·燕燕》,其前两节曰: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首二句用“比”的手法,由燕子翻飞引出要说的事;中间两句讲女子结婚,亲人送别;后两句写亲人不舍,泪如雨下,婚车已在视线之外,仍驻立不忍离去。

显然,李白这一情境源于“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只不过《燕燕》情意悠长而悲伤,李诗情深意永而豁达;但“伫立”“瞻望”是一致的。

(三)

李白让《燕燕》的悲情变得开阔,情思飘逸而灵动,张先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

他的《虞美人·恩如明月》这样写离别情境:“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 ”

“一帆秋色共云遥”,即秋色中,离船渐行渐远,至于天边,与云融为一体。

“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即船儿已“共云遥”,但为了多看一眼,多留一点温存,于是跑到江桥上去,希望站高一点能看远一点;然而,人虽上了江桥,但“眼力”不足,早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人已不见,悲伤流泪,这是直接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融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含蓄之美;张先在《燕燕》“伫立”“瞻望”和李白“碧空尽”“天际流”的基础上,动起来了,登上江桥,出现了一个波折,情感又深了一层。

(四)

中国诗文“送别情境”是伫立远望,西方诗文亦如此。

如下莎士比亚下戏剧中写女主角与丈夫惜别的一段文字:

极目送之,注视不忍释,虽眼中筋络迸裂无所惜;行人渐远浸小,纤若针矣,微若蠛蠓矣,消失于空蒙矣,已矣!回眸而啜其泣矣!(I would have broke mine eyestrings,crack’d  them but/To look upon him,till the diminution/Of space had pointed him sharp aS my needle;/Nay,followed him till had melted from/The smallness of gnat to air and then/Have turn’d  my eyes and wept)

“极目送之,注视不忍释”,这是一般的叙述与描写,而“虽眼中筋络迸裂无所惜”这一刻画则细致入微。

“行人渐远浸小”是一般的叙述描写,“纤若针矣,微若蠛蠓矣,消失于空蒙矣”,则动态的刻画,细致而入微。

“已矣!回眸而啜其泣矣!”是叙述,亦是抒情,与“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相同。

从中可见,中国诗文之含毫渺然与西方诗文之力透纸背,虽风格迥异,然情致则一。

(相关材料见《管锥编·诗经正义·一五  燕燕·送别情境》)

附原文:

“瞻望勿及,伫立以泣”。按宋许顗《彦周诗话》论此二句云:“真可以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张先《虞美人》:“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许氏误忆,然“如”字含蓄自然,实胜“知”字,几似人病增妍、珠愁转莹。陈师道《送苏公知杭州》之“风帆目力短”,即“眼力不如人远”也。去帆愈迈,望眼已穷,于是上桥眺之,因登高则视可远——此张词之意。曰“不知”,则质言上桥之无济于事,徒多比举;曰“不如”,则上桥尚存万一之可冀,稍延片刻之相亲。前者局外或事后之断言也,是“徒上江桥耳”;后者即兴当场之悬词也,乃“且上江桥欤!”

本课题组正与《语文报》合作,在《语文报》(初一版)开设专栏。以下是《语文报》(初一版)公众号,欢迎各位进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