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人生低谷活出亮色,创造精彩,令后来者仰慕不已

文/踪影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有许多时候,一不小心,便会抬脚踏入深渊。但这深渊,在不同人的脚下,却会走出不一样的亮色,不寻常的精彩。本文要说的主人翁苏轼,便是从大宋走来的一位令我们仰慕不已地在人生的谷底,走出耀眼亮色,精彩纷呈的偶像级人物。凡热爱唐诗宋词,甚或读过汉文学者,大都背诵过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名句。苏轼的一生都在追求为国尽忠,为民造福的最高境界。然而,事与愿违。他的仕途从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之后,好像就注定了风雨坎坷,世道炎凉。他走在不断调任新职的路上,踏着泥泞之路,披风沐雨,一步一步走得艰难,且天真烂漫。尽管常常遭人陷害,但心地善良,执著于效忠朝廷,造福于民的赤子心始终不变。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苏轼历经了一百多天牢狱之灾之后,被放逐到蛮荒之地——黄州。黄州期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得到一块地处东坡的撂荒土地。这块荒地经苏轼和家人的开垦打理,终于成为可耕良田。他种麦,种稻,也种蔬菜瓜果。在黄州,有开荒种地的艰辛,也有收获带来的喜悦。这是苏轼经历牢狱之灾后,无官一身轻,靠种田过日子的一段长达五年的日月。在黄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之地耕种,写《东坡种花》二首,其“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的诗句给了苏轼灵感。苏轼仰慕白居易,他耕种的土地又正好也在东坡。于是,便自号“东坡居士”。

“东坡居士”的诞生,他的思想由原来的郁闷寂寥,变得乐观豁达起来。他的诗词作品也由原来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转变笔锋,表达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面对残酷现实,他沉静自若。到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已是“东坡居士”的苏轼,一次旅途遇雨,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唯独苏轼不觉。于是,便诞生了《定风波》这样豁达潇洒,无所畏惧,淡然又富于哲理的词章。

苏轼在黄州种地东坡。闲暇间,他煮东坡粥、酿东坡酒、做东坡肉,兼以游山玩水。对于人生命运的坎坷与艰险,他彻底释怀了。某一日,苏轼喝了许多酒,深夜方归,家人都已睡熟。他便灵感泉涌,又在作诗了。他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写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众不同的苏轼,即使遭遇不幸,被贬蛮荒之地,也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他因为吃酒,深夜归家,敲门不应,只好手握竹杖,去听滔滔江水的声音。那滔滔江水的声音,伴奏曲一般,助他创作诗词。他夜半回家敲门,敲门声没有惊醒家人,却敲出了一段被贬者的心声,一首诗词绝唱:《临江仙·夜归临皋》诞生了;他游山玩水,玩出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喜爱口舌之福,便花样翻新的烹煮煎炒,做出了流传千古的美食佳肴——东坡肉。他垦荒种地,自给自足,欣然赞誉,自信满满,他想关心他的亲人说:“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木,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这就是我们喜爱的苏轼,他做官,他种地,他酿酒,他煮粥,他做肉,他写诗。苏轼,在大宋王朝仕途之路上行走,他不断地被人陷害, 一次次被流放,遭贬。他的人生也一次次行走在生命的低谷。然而,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姿态,都留下了千古不灭的痕迹,令我们后来者仰慕不已。踪影 于2020.11.23.

【相关阅读】苏轼因写诗被下放黄州,为四子苏遁写《洗儿诗》言志十年生死相隔,梦里相见唯有泪千行——读苏东坡“江城子.记梦”有情才子总被无情抛——苏轼有三个妻子,却孤独终老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