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惊土匪,枪退绿壳 | 伍家屿村民国抗匪记(一)
大湖五份头的故事
您还记得吗?
今天
东南风
连载抗匪记之一
绿壳由来
一.绿壳由来
东南风
我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的丘陵地带,山多港湾多,一向被称作山陬海隅之地。清末与民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民生艰难、社会不安定,匪患十分严重。而长街的岳井与伍山一带,属于我县东边的一个半岛,更是海隅中的海隅,匪患尤为严重。
陆路:当时的山洋岭,是长街通往宁海的必经之路,常有土匪出没,时常劫掠过往客商。
海路:海上则有隔洋塘的强盗湾、三门湾上的蛇盘岛、田湾山以及南田岛等地,都有海匪盘距,他们一边晒网打鱼,一边做海盗,或结伙上岸偷袭村庄,或海上打劫商船、渔船,时时威胁沿海居民。此外,还有流窜海上的大股土匪。当时人们将绿地上的土匪叫做土匪,而将海上的土匪叫做“绿壳”,这里有一个历史故事。
为何叫“绿壳”而非“落寇”:
清道光咸丰年间,广东一个团练布兴有,由于横行不法,遭官府通缉,遂带着他的人马入海为匪,在广东遭官府追击,遂流窜福建浙江沿海,咸丰元年(1851年)布兴有率匪溯三门湾进胡陈港,大肆劫掠沥洋等地,随后集合船只于五屿门,欲进掠大胡,一时震动浙境,沿海一带更是风声鹤唳,后海匪得知大湖长亭一带的民团严加防备,恐一时难以得手,于是转而劫掠石浦。咸丰五年(1855年)布兴有又率海匪进象山港,劫掠西周、墙头等地,并沿象山港进入,劫掠强蛟加爵科,杀人放火(见光绪《宁海县志》)。直到咸丰六年(1856年),该股海匪才被浙江巡抚招安。布兴有海匪的船只均涂绿色,人们以绿壳船称之,后遂以“绿壳”称海匪。
水东半岛——东为岳井洋,西为车岙港
水东半岛
伍家屿村(现为伍山村)地处长街镇东偏南十里,为当时长街东部居住历史最早的村落,该村村居西靠小山园屿,村人又称为后门山,后门山后为车岙港,东面有门前山、白鸡岩等一组低山阻挡海风,山背后即为岳井洋(即白礁水道),地理位置优越,据当地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即有伍姓迁入居住,遂后王姓亦迁入居住,经过长期的开发,到清末民国初期,已成为东乡南部一带较大的村落,该村村南头有小码头,渔船经常上岸歇脚卸鱼,村中有小型商业街,开了十几家商铺,每逢二、七即为市日,再加上村里大户联合修筑开发了附近三角塘、下湾塘等处的海塘地,所以村里多殷实富户,也招致了附近土匪、绿壳的觊觎。由于村西紧贴车岙港,海道通达,给绿壳们的行动带来了方便。
遭匪难村民遭殃:
据村民相传,民国15年(1926年)左右,一般绿壳三、四十人,乘夜色潜入车岙港,从村西南口闸门附近突上岸,村南的楼下大院不及防备,被土匪冲进来,遭劫持,土匪抢了一夜,装载了二大船的粮食、衣被以及金银细软,扬长而去,楼下大院遭此一劫,损失惨重,过了几年,楼下二院又遭火灾,整个二院付之一炬,从此楼下一房一厥不振。民国20年左右(1931年)前塘大院富家子弟王必善又遭绿壳劫持,被绑架到海岛上,绿壳开出了五百大洋的价钱,经过中间人讨价还价,好话说尽,最后花了三百大洋才得以赎回。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