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三)
第12课——病因1
病因的分类:
一、六淫
二、疠气
三、七情内伤
四、饮食失宜
五、劳逸失度
六、病理产物性病因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将病因和发病部位结合起来。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东汉张仲景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宋代陈言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
他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指出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现代对病因的分类,基本沿用此法。
一、六淫
1
、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六气:自然界气候变化,万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
气候变化异常、机体正气不足——机体不能适应——六气变成六淫
2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邪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
性质1:轻扬开泄
致病特点:
病位在上——主要病症:头痛、鼻塞、咽痒
病位在表——主要病症:恶风、发热、汗出
性质2:风善行而数变
致病特点:
病位游走不定——行痹之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完
症状变化多端——风疹块之皮疹时隐时现、此起彼伏
( '痹症’由风、寒、湿混合形成, 行痹又称“风痹”或“周痹”,俗称“走注”,是属风邪偏胜者。痛痹又称“寒痹”,是寒邪偏胜者;着痹又称“湿痹”。湿为阴邪,性重浊而黏滞,气血流行受阻,都是湿邪偏胜之象。)
性质3:主动
致病特点:
动摇不定——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中风是外风引动内风引起,冬天不宜早起锻炼)
性质4: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
多兼他邪伤人——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湿等兼夹证
四季皆可致病——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外风的治疗: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受外风颈部僵硬,《金匮要略》桂枝加葛根汤)
《千金方》小续命汤被誉为六经中风之通剂;
外风引动内风。
(2)寒邪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外邪,称为寒邪。
外寒: 寒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
伤寒: 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 “伤寒”。(麻黄汤)
中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内寒)。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性质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致病特点:
寒证、伤阳证——A、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湿等兼夹证
——B、中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伴有形寒怕冷,四肢不温
(与吃坏东西引起的呕吐腹泻不同,吃坏东西腹泻后会感到舒服,中寒引起的呕吐腹泻后没有任何好转)
性质2:寒性凝滞
致病特点:
气血运行迟滞甚则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A
、伤寒:头身疼痛
B
、寒痹:关节冷痛
C
、中寒:脘腹冷痛
性质3:寒性收引
致病特点:
A
、腠理汗孔收缩——恶寒、无汗、发热
B
、筋脉牵引拘急——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乌头汤)
【治疗小议】
l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l
附子、肉桂等甘辛大热之品常用于祛寒之剂组方,如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方。
l
外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内寒:四逆汤
(受寒引起的鼻炎、吹凉风引起荨麻疹都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l
艾灸
治疗内寒,内里气血亏虚的人不适合艾灸。
(3)湿邪
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长夏(夏末秋初)主气,阴雨连绵,湿气最重。
另外,湿邪致病,也与居住环境,工作条件有关。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性质1:湿为阴邪】
致病特点:
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阻胸膈,见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见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见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淋症)
【性质2:湿性重浊】
致病特点:
A
沉重感——头重身困,四肢发沉,关节重着疼痛
B
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小便浑浊,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面垢眼屎多
【性质3:湿性黏滞】
致病特点:
A
症状的黏滞性——分泌物和排泄物多,滞涩不畅
B
病程的缠绵性——湿疹、湿痹、湿温,病程多较长或反复发作
【性质4:湿性趋下】
致病特点:
伤及人体下部,症状多见于下部——淋浊、带下、泄泻、痢疾、下肢水肿、下肢溃疡
【治疗小议】
l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l
汗法,利小便,泻大便,健脾渗湿
l
参苓白术散
l
五苓散(苓桂剂)(和在稀粥里吃效果最好)
(4)燥邪
凡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秋季主气,气候干燥。
“燥胜则干”。
(古代抹猪油)
温燥与凉燥的区别:
【外燥治疗】
l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完素
l
杏苏散用于治疗外感凉燥之证。温燥者,桑杏汤主之。
l
燥以润之。
l
多汁食物:藕片,荸荠,梨。
(5)火邪
凡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与热的异同
:
联系:本质均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致病基本相同。
区别:热邪致病多表现为全身弥漫性发热;火邪致病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
(另:温邪与火热之邪同类,是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内应用。)明清时期兴起温病学派,四大家有: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l
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l
火热易扰心神
l
火热易伤津耗气
l
火热易生风动血
l
火邪易致疮痈
【性质1:为阳邪,其性趋上】
致病特点:
A
、发为实热性病症——高热、烦渴、汗出、脉洪;
B
、侵害人体上部——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流脓
【性质2:易扰心神】
火热入营血:
A
、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
B
、重者——狂躁不安、神昏、谵语
【性质3:易生风动血】
致病特点:
A
、热极生风——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 。(气血涌动的特别快)
B
、迫血妄行——吐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灼伤脉络,血溢脉外)
【性质4:易致疮疡】
致病特点:
热入营血,腐蚀血肉——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外燥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病机十九条” 中最多的就是火热之邪治病。
l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l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l
《备急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黄汤,主治热毒深陷血分之耗血、动血证。原方组成:犀角、生地黄、白芍、牡丹皮;
l
栀子豉汤(上焦热),白虎汤(中焦热),猪苓汤(下焦热)。
(6)暑邪
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
注: 1、古有“凡治暑者,不兼治其湿,乃医之过也”之说。
2
、暑多挟湿,不等于“暑必挟湿”。
【治疗小议】
l
藿香正气水,清暑益气汤
l
荷叶汤 (长夏季节,煮5分钟,不要时间长了)
天然白虎汤——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