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您把脉,十分钟简化脉诊法

唐代孙思邈曾谓:“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清代毛祥麟《对山医话》亦谓:“切脉,辨证,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尤重。盖脉既明,自能辨证,而投药不难也”。吴鞠通在《增订医医病书》中更强调了脉诊的重要性:“四诊之法,唯脉最难,亦唯脉最为可凭也”。

历代医家无不重视脉诊,虽曰四诊合参,然望、闻、问三诊,师传,口授,阅书可也,其神可见,其色可观,其形可察,其态可别。唯脉诊一道,“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者也。“(见《医学传心录》)

《黄帝内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虽居四诊之末,然与西医诊脉相比,却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论述详细,实用性强,诊治相连,以脉相承(即脉诊是诊治的纽带和桥梁,诊脉可以为用药提供非常有效的依据)。

今之医患两家,或夸大神化,故弄虚炫;或以脉试医,以脉察医;或重视西医检查,否定脉诊,皆不可取。愚临证近五十年,深感脉诊之重要,亦感脉诊之深奥,前贤脉诊之书汗牛充栋,古今脉学之论岂止万言。

然学愈繁愈难得其要,说愈杂愈难明其用。若得一执简驭繁之法,岂不为医之福哉?乃简化脉诊之法,使其既不违四诊合参之旨,又可执简驭繁而握其要,今将所用脉诊之法简介如下。

余之简化诊脉法试编《察脉要诀》如下:

望闻察病,既得粗形,其似邪实者,当于脉之有力处留意,其似正虚者,宜于脉之细弱处着眼,详察脉主何症,更辨寸尺部位,审其脉之相兼,知太过与不及,参以六淫七情之变,考之面色舌象之所主,则脏腑气血虚实自见,疾病表里寒热可明,据此再问,病无遁形。

为更好的理解,再编《诊脉四言诀》如下并附解释:

望闻在先,得其大观,脉有三独,独处藏奸。先察脉体,浮沉举按,再看部位,寸尺要辨。脏气不同,肺浮肝弦,心洪肾沉,脾胃和缓。双手同诊,同位相参,二关最大,尺属第三。胃神根平,违此病添,左右不勻,则见所患。五行乘侮,气血食痰,六淫七情,亦须同参。

注解:

凡诊治,首先是望、闻二诊,据望、闻判断大概,然后按初步判断再去诊脉,初步印象为实者,再诊脉以印证病位,证实者脉多实(有力、粗大),证虚者脉多虚(无力、细小),凡脉证不符即有隐情,不可掉以轻心,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或脉症合参以别病机、测预后。脉有脏气、部位、脉体三“独”,所谓“独”,即此处有别于他处。诊脉“察独”甚为关键,以“独处藏奸”故也。

按举、按、寻三步,左右双手同诊(面对患者,医者以左手按患者右脉,右手按其左脉)。脉体之独,即左右六部(左寸关尺,右寸关尺)何处独大(左右不等),何处独小,左右同位不等即是病位,结合望、闻、问(有经验者,先诊脉,其后有目的的询问亦可)三诊,即可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如二关脉左右不一样大小,非肝胆病即脾胃病,结合前三诊所了解的症状体征来判断,一般就可做出正确诊断(余临床最常用此法)。脏气之独,系指左右脉相对均勻,无法判断孰大孰小,再体会患者脉象以判断病因、病位的方法,如六部见浮,多是肺、表之病,弦脉多是肝胆、疼痛、痰饮、疟病,众多脉诊著作已有详述,以此类推。但一个弦脉又主病多种,无其他三诊很难确定所主是何病证。所以,应四诊合参,不可据一脉而定病证。

正常脉象(平脉。平者,常也),除”胃、神、根“三要素外,关脉相对较大,寸脉次之,尺最弱小,故谓:二关最大,尺属第三。但大与小,皆应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即是”独大者病,独小者病“了。

余临床几十年,被脉诊困惑了许久。初学医时,见先师总是先诊脉后问症状,总觉得中医诊脉很神:一是神奇,问的很准,就像是自己患病一样那样了如指掌。二是很神秘,三个指头一按,什么症状都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后来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中医诊脉后问的很准,疗效却一般般。

经过多年探索,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简化了脉诊的方法:一开始不要去分辨二十几种脉象,用双手同诊患者双侧脉象,先分大小即可,“左右不勻,则见所患”。用此方法,首先迅速确定病位。二侧同位(寸:寸,关:关,尺:尺)大小不等即是病位,结合五行乘侮,六淫七情,气血痰食水饮等关系则可做出判断,当然,我是主张首先详细询问,然后诊脉证实,这样可减少因主观臆测带来的失误。

对学识、经验丰富的人来说,第二步就可以再辨“独”处是种什么脉象,所主何病,第三步就是四诊合参做出诊断,同时选择合适的方剂和药物了。有一个基本原则:脉大(有力,超常太过)不补,脉小(无力,小于正常,不及)不泻。寸脉大而无外感症状,慎用升举,尺小勿用降泻。

举例说明吧:先问诊后诊脉相对简单些。如患者咳嗽,咽痒,痰少,舌象正常,用了不少治咳药,总不见效,用上述双手同诊法发现患者双寸大小均勻,左关大而右关不太大,好了,就治肝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样,选择方剂就有了方向。

曾治一人咳嗽半月余,脉如上(左关大于右关)。思之:痰少久咳,可有肺燥,肺气不宣,他脏影响等多因,但症状、舌象并无肺燥和肺气不宣的表现,肝经循行交接于肺,二者五行生克乘侮应是平衡关系,今左关大,显系肝胆为患,影响肺的肃降,故痰少而咳。此患者用了四逆散加蝉衣橘红桔梗,五付即愈。

如果先诊脉后问症状亦可,因为“望闻在先,得其大观”,诊脉后再问准确性更高。还是举例说明吧:某患者形体不弱,目光有神,呼吸有力,咳嗽声高,苔黄厚腻质红……,给我们的初步印象是实,热。再诊其脉,双手同诊对比,右寸关大于左寸关,四诊合参,则可得出个结论,肺胃实热,(只辨大小,脉不一定如同教科书那样典型就是滑数),“邪气盛则实”,此实可以是痰,也可以是其他病因,先诊脉再问诊可以询问痰黄稠、咽痛、鼻干、口渴喜凉、汗出、便秘否?选方用清金化痰一类方药即可。

如果遇到复杂点的同样可以照此诊察分析(病人少时可用以练手)。同时,除上述先问诊,先脉诊外,我们还可以据脉分析病因,病机,病位。

举例:患者左尺细小,右尺大于左尺,左关浮,按之弱,左寸沉涩,右关滑……。二尺不等,肾阴不足(左尺为重点,左小则右相对大,阴虚则阳亢,同时右尺又代表大肠);左关为肝,浮而无力为阴、血不足;左寸为心,沉则为里、为气郁,气机郁滞则血行不畅;右关为脾胃,滑为痰、为热。综合分析可知:肾虚于下,水不涵木,肝阴亦亏,阴亏阳亢,风阳挟痰上扰,心气内郁。症状当见:腰膝酸软,不耐疲劳,头晕耳鸣,遗精齿摇,寐差目眩,欲呕,胸闷,善太息,大便偏干……。如果四诊合参,又擅长诊脉,据脉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疗效会大大提高。

中医脉诊是为临床提供依据,需要不断的探索、积累经验。以上所说仅限于个人目前水平,如有谬误,欢迎同道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