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马谡为什么把身家性命都不顾非要去守街亭
《三国演义》中马谡不顾身家性命要去守街亭是有原因的。
一、马谡的经历
马谡是由襄阳跟随刘备入川的,当初任过三个地方的县令,在任期间,他体恤民情,处理公道,勤政廉政,三个地方均被治理得井井有条。马谡因此也得到刘备等人的重视。马谡不仅具有地方治理才能,对兵法也很有兴趣,经常阅读兵书,并且喜欢和人谈论兵要。在诸葛亮南征之前,后主刘禅派他给诸葛亮送信,诸葛亮就此问他征南的想法时,他提出攻心为上,与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从而受到诸葛亮的重视,并当即留在军中作为参军跟随诸葛亮出征,直到失街亭被斩,从此再未离开诸葛亮一步。在诸葛亮后面的战事中,马谡出过不少好的点子,而且都被采纳并收到效果,这让诸葛亮对他更加信任。
————马谡和王平进军街亭
二、因才而骄,盲目自大
马谡在军中以谋功见长,但从未实际带兵打过仗,连小仗都未打过。可是马谡对自身的缺陷没有认清。在他的眼里以为自己处处都行。
1、人才是有时效性的。作为人才其知识水平是受到时间限制的,某一段时间内某个方面你比别人强,你在这段时间内就是人才,但知识是不断进化的,当一门知识不断有新的内容补充时,如果你不及时学习,那么你就可能落后,就会有可能从当初的人才变成平庸之辈。
2、人才是有空间效应的。在某一地域,某一空间里,或许某一方面没有人超过你,你是当然的人才,但是如果把你放到更大的空间,可能就会有人比你强,你就不能算是人才。就象周瑜一样,在东吴,他是一个帅才,但放到全国的环境看,比他强的人多了去了,一个诸葛亮就已经让他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更别说还有为数众多的能人奇士。
3、人才不可能是通才。人才只能在一方面或多方面强于别人,但不可能处处都强于别人,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不可能做到处处都先知先觉。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在攻打孟获时,对当地的情况也是请教了不少当地人才弄清周围环境的,否则也难以取得东征南中的胜利。
而马谡正是缺乏对人才的局限性的认识,所以才敢自不量力去守街亭。
三、诸葛亮的宠信强化了马谡的盲目自负
诸葛亮与马谡兄长马良关系密切,马良死后,诸葛亮悲痛万分,从此对马谡象儿子一样对待。由于马谡有谋略之才,又能和诸葛亮就兵要经常能够谈到一起,所以诸葛亮对马谡于公于私都有点偏爱。在第一次北伐时,不用有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人做先锋,不顾众人的反对,一意孤行让马谡统领全军,这个举动更加强化了马谡的自我膨胀之心,更加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当街亭需要守卫时,他自告奋勇,并立下军令状,根本不知街亭守卫的凶险。到了街亭后,还笑诸葛亮过于担心,认为此地偏辟,魏兵不会来,可话音未落,魏军到了,而是张郃名将率领的部队,更有司马懿大军在后,后又死搬兵法,居山下塞,让出大道给魏军通过,结果一切都没有如他所愿,自己落得个兵败身亡。
————马谡
四、马谡立功心切害了自己
马谡一直都是诸葛亮帐下的参军,长期担任这个职务,立功露脸都是带兵大将的事,而他一个参军出谋划策再好,也不能够让自己扬名立万,所以马谡想改变自己的位置,第一次北伐这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加之诸葛亮又把领军大任交给了他,在这个问题上众将军是有看法的。马谡也知道自己资历浅,战功少,不足以服众,完全是诸葛亮在一手罩着他,马谡作为一个有志之人,他也不想长期依靠诸葛亮的庇佑,想自己闯出一番业绩,于是守街亭就必然成为他的首选,以自己的不擅长领域去对付擅长此领域的敌手,而且是强有力的敌手,怎能有好的下场?
综上所述,马谡之所以不顾全家身家性命去守街亭,内因是自我盲目自信,外因是诸葛亮的恩宠,结果使马谡不知自己姓什么,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