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高作品《雄镇一方白佛山》(纸刊备选)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选稿基地》
雄镇一方白佛山
文/刘学高
只道是:东平湖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不知白佛山“雄镇一方”。
远远望去,白佛山五峰相连,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南面第一高峰便是白佛山。
白佛山头部长有茂密的树林,槐、杨、松、柏,高大挺拔,更有梧桐间杂其间,这郁郁葱葱的林木装饰出像初春少女般的一头秀发。地面上怪石林立,各种植被物种繁多,草木葳蕤,祥鸟啁啾。
白佛山原名危山,又名金螺山,俗名“白虎山,自山前远眺,整座山如一尊端坐并对天常笑的弥勒佛,那佛面、佛膀、佛胸、佛膝、佛手、佛身上挂着的大串佛珠无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古人称此山为“危山”更为形象不过。
当地有人却这样描述白佛山:雨后的白佛山,云雾笼罩,群山环抱。白佛山第二峰与第三峰紧密相连高低起伏,远远望去就像少女丰满的胸部,而主峰白佛山就是少女美丽的面部,余下四峰五峰低于前两峰,显现出美丽的修长,酷似少女腿部。
海拔只有450米的白佛山,山虽不高,却是“十里长山”之首。十里长山自此至徐州大小数十个山头,似巨龙逶迤南去,白佛山为最高峰,拔地而起,如巨龙对天长啸,若猛虎横卧东原,危岩绝壁,狮崖熊峰,故,碑文称其“雄镇一方”。
东平县,古称东原。“东原厎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白佛山离县城约有三四公里,当地人有晨练者攀登此山,大概和国内很多景区一样,在清晨免费开放给当地市民晨练。
停下车后发现,从路边铁门处走到山脚下还有好长一段路,龙儿便犹豫起来……
白佛山山门高阔,镌刻着“白佛山”三个大字。从山脚仰望,直上直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路,我也迟疑了,毕竟,岁月不饶人。
鼓起勇气,转至山门背面见雕刻有“心一悟同”。由此过山门,登石阶,忽见一石碑,上曰:造像群坐落在山之阳,悬崖峭壁间,初雕於隋开皇七年,之后多次增刻,形成了有窟、龛、露天造像等几种形式,共有149尊的造像群体,造像题铭年代明确清晰,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的造像在全国目前发现仅此一处。造像形象生动,线条简练朴茂,是民间造像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造像群基本保持着历史原貌,其中隋代大佛高6.6米,被有关专家誉为“齐鲁隋代第一佛”。附属文物金代建筑三教寺,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建筑。
这块碑文是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白佛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新立。
一番努力,人到山顶,大汗淋漓。山风徐来,拂去汗气,石窟就在眼前,不由的神清气爽。回望着正在吃力向上的龙儿“加油啊!”山道上传来一阵笑声 ……
白佛山石窟有四个大小不一的造像窟。大佛所在的是一号窟,位置居中。窟略显呈弧形,为穹窿顶,但因借山势及采光,故顶部通天。
一号窟即隋窟,窟口向阳,外有明朝时为保护大佛而建的石屋,内正中雕有大佛直接依石壁而凿,看上去比较粗糙,开凿手法简洁明快,线条奔放粗犷,浑然天成。大佛垂膝而坐。面相浑圆,颈短而粗,肩宽而圆。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为无畏印。身披袒右肩袈裟,淡淡几刀,便将衣紋勾勒的活灵活现,跃然石上。佛像头顶上方突出的石块不知是浑然天成,还是妙手为之,宛如佛顶华盖。
大佛依山雕凿,体量巨大。身材比例大大超过凡人,肩部宽阔浑厚,因而显得特别高大。为了衬托佛像的高大,为了迫使膜拜佛像的人产生高不可攀的强烈感觉,古代匠人把洞窟前壁与巨像的距离设计的很短。洞顶又借势做成下宽上窄的“草芦顶”,顶礼膜拜的人们只有极度昂头才能瞻仰到,这样,本来就硕大的佛像就更加显得顶天立地了。
不过这里的前壁是一道石墙,是元代所砌,门楣上有至元六年的题记:“重修佛殿,莱芜人尼张妙伹、同长法兴师、同修人黄秀。”
窟内两壁凿刻大量小龛。两壁布局基本对称,上下九排,排列整齐。上部龛内以单体造像为多,有坐佛、菩萨、弟子等,下部多是三身龛。龛侧与上下框壁布满题刻,多为供养人及捐资者。西壁中间第排共有三龛,最外侧为一站立弟子像,中间和里面的两龛内均为坐佛像。在最里一龛的龛侧有题记:“十六王子像主万义绪张基。”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唯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銘的造像窟。
十六王子出自《法华经》。过去有城名为化城,其中有佛名大通胜智如来。此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位王子。大通胜智如来成佛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十六沙弥听闻法华经,悉皆信受并宣传《法华经》,最后皆成佛道。其中第十六王子既是在东北成佛的释迦牟尼。
《法华经》是早期佛教美术经常表现的经典,但十六王子出现的并不多。白佛山一号石窟中有像有文,非常难得。十六王子的题记仅仅出现在一龛的龛侧,其意图是表现出十六王子成佛后其中之一的释迦牟尼佛。但东西两壁上单体弟子龛都是各有八个,合起来为十六沙弥,这也很可能是为了配合十六王子内容而特意为之。
下面这龛侧题记“菩萨主吴昌,象主范翔生”旁边有一列小字:“石匠小高改佛一尊”。与其他弟子像相比,这位改动为佛像的原弟子像并无太大区别,但袈裟上有了明显的衣紋表现。
一号窟旁边有一个小窟,编号为三号窟,内有造像三尊。
沿一号窟东侧台阶向上不远,是四号窟,窟口向西,窟内造像分布在东壁和北壁上,都是石壁上的高浮雕。
第二窟在第一窟的西侧高处,地势险要,需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龙儿上不去,看着我沿崖壁的造像时凿得阶梯攀爬而上,“小心呀!”他紧张的提醒着我。陡峭处颇能使人腿软。真是叹古人之虔诚与勇敢。这一窟正开在崖壁上,在侧方开一小口以供上下出入。
此窟为“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右边是观世音菩萨,左边为大势至菩萨组成。西方三圣是净土宗专修对象。
阿弥陀佛是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大慈大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
喜舍,按星云大师所著《喜舍》来说,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你才能得到别人也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拥有富者心胸。
窟内的主佛体量高大,约有三米,高肉髻,面相丰满硕长,蚕眉细目,嘴似菱形,嘴角微微翘起,鼻梁高挺,眉间刻白毫相,两耳垂肩,着双领下垂式袈裟。
其左右菩萨头戴化佛冠,面部均宽圆丰满,璎珞繁缛,身姿矫健,上唇两撇短髭,魅力十足。
在一号窟外崖壁上面有一段题记隐约可见:“大隋开皇十季岁次庚戍……敬造阿弥陀象一区。上为皇帝……同沾斯庆。”这二号窟的年代明确为隋代开皇十年。
山风习习,汗透衣衫,两腿微颤。眺望东平湖水,烟波浩渺,水平如镜。远远的,一只小小快艇驰过,犁出弯月般一道长长的银沟,翻起的浪花,追逐艇尾,雀跃而去。
编委名单
主编: 叶桂秀 (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1部。)
副主编: 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一部。)
编委:邛州冷客 (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蒲显建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真真
乔力一 谭小芳(香港) 段载芳 哲夫 牛高山
(9位驻站作家)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岁岁平安 陆小青 李簪
素兰 一弓 芝兰于室 秋子 叶道山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