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3到过的常熟李市
已经编辑完成了四十一集我游览过的沪苏浙地区的历史文化古镇博客,手头仍有不少没有编辑或尚未制作成博客的古镇照片,常熟的李市即是一例。
从记录上看,那是2013年8月23日去的李市。回想起来,当时一共去了五人,均是苏州心浪的博友。
那天午后,骄阳似火,在小车内尚不觉得,然到得李市后一下车即是汗流满面。在去的前几天听到的消息称,苏州将启动江南古镇的修复改造工程,常熟李市在名单里。
怕经过了政府的改造,原汁原味的小镇会失去味道,想想还是在尚未动手之前,先保留点原来印象,以便以后再来时好有个对比。
网上的介绍已经很多,有位常熟网友就曾在2010年的博客中这样描写他的李市印象:李市的规模并不大,傍着穿村而过的丁字形河道,纵横展开两条破旧的老街。临水的驳岸和水栈都是条石砌成,不管是青石还是金山石条,都被抹上了浓重的苔痕。依稀可辨的石板路两侧,错落着传统农村民居的踏板门,和两进一天井、前店后宅式民居的栅板门,构成了农村集镇亦农亦商亦居的典型特色。在李市古村内,随处可见高耸翘檐的风火墙、斑驳的青砖老屋、模糊的砖雕木刻,一切旧物都鉴证了李市曾经的历史和繁华。
在古村中心的河道边,终于看到了村口大广告牌上美景的实物。这幅美景其实只有一个片段,主体是绿树掩映的一幢临河小楼,和它在清澈河水中的倒影,从左右分开的宽敞水栈。
李市没有大型的古旧建筑,也没有叫得响的历史名人。但就凭难得一见的清澈河水,凭古老且完整的石驳岸,以及那种油然而生的安宁,我也认为历史文化名村李市应该保护。
我们去时,已经晚了他三年,这三年中是否变得更加萧条、更加破旧?带着疑惑,我们走进了李市。
据说,李市于明朝年间一位李姓商人看中此地,认为是一块“既可躲避乱世,又不致影响生意”的风水宝地开始,逐步演变成李氏大族的定居村落,又因其家族雄厚的财力、旺盛的消费,便吸引了周边居民来此买卖、来此定居,于是,蔚然成市,渐成小镇。
到明末清初,战乱交叠、后来的太平天国、近代日本侵华,周边的豪门大户纷纷来此避居,李市居然达到了空前繁华的程度,紧随着常熟名镇金唐市、银梅李之后,被冠以了铁李市的美称。
可是,随着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李市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皮底下迅捷销蚀、飞快消逝,和其他逐渐湮灭的古村镇一样,变得一派萧条、仅剩的139住户也多为老人看护旧宅,年轻人则进城住进了新公房或在老街以外的地方造了新房子。老街旁的店面都铺板紧闭,不再营业。仅有一家剃头店还是一位老人在留守着。那些百年老宅,外墙斑驳,门窗歪斜,不知还能坚持几年?
现状变得如此的无可奈何。更觉得,拯救江南古镇刻不容缓!虽说我们还有周庄、同里、乌镇、南浔、甪直、千灯等等申遗古镇,经过修缮,以崭新的面貌每天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可是那里的日益严重的商业化运作,白天人满为患,吆喝买卖之声不断,夜里关门停业,河边老街空无一人,这样的古镇,我们叫它为旅游景点,却还能称之为江南古镇么?
好了,少发议论。就来看看这个“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历史人文故事,没有任何值得包装的经典建筑,也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土产特产”的李市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江南古镇吧。
村口的牌子上标明了139户:
当地的习俗用磨盘作泰山石敢当:
主要街道已经破落不堪:
曾经的供销社,今日大门紧闭:
河边驳岸年久失修:
就是乱搭建的里面也不再有人居住:
整条老街,就我们几个在行走:
老桥新造,石牌犹存:
昔日繁华,不见踪影:
唯独广播喇叭里,还在播放刘兰芳的《岳传》:
大门紧闭,朝里张望能看见啥:
就是开门的,多是老人看守:
唯一的剃头店,还在留守:
亟待拿出方案,才是正题: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不知现在的李市咋样了,真想再去看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