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皇太孙继位,一个被叔叔夺走皇位,一个让叔叔磕头求饶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在性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对于接班人问题上也有极为相似的安排。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后,尽管他有很多儿子,依然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虽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但实际上是看在孙子朱瞻基的面子上,而且毫不犹豫的将其立为皇太孙,用意十分明显。

最后,两位皇太孙都如愿继位,他们又面临同样一个问题,他们都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叔叔,时刻惦记着他们的皇位。然而,两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被夺走皇位,并成为后世皇族中永远的教训。一个却意气风发,轻松平定的叔叔的叛乱,将其处死后,还没有留下任何骂名,成为一代明君。

朱允炆继位的时候,面临的压力确实更大。朱元璋采取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相结合的方式,让藩王们镇守四方,并允许他们拥有军队。虽然,朱元璋也对藩王的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做了一定的限制,但对要防范北方劲敌的朱棣网开一面,给予了更大的权力,这也埋下了祸根。

建文帝朱允炆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而且做得相当过激,他先后削除五位亲王的爵位,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贬为庶人,要么迁往遥远的不毛之地,要么当地圈禁,形同囚徒。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这样的做法,无疑将藩王和中央完全对立起来,没有半点缓和的机会。

削藩先找这五个较弱的下手,是建文帝亲自选择的,偏偏漏掉了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谁也不是傻子,看到兄弟一个个倒下,燕王自然心中害怕,积极整军备战,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在朱允炆向燕王动手的时候,朱棣悍然发动反叛,为皇位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起兵。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几个月前杀伐决断的少年天子,突然变成了优柔寡断的妇人。战事之前,他将朱棣作为人质的三个皇子放走,而朱棣也只有三个成年皇子,这让他毫无顾忌。一开始,政府军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实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却临阵换帅,让疑似奸细的李景隆指平叛。

后来,盛庸一度有击败北军的机会,朱允炆却下令: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一系列的昏招,让朱允炆最终将皇位让出,自己则下落不明,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另一个皇太孙朱瞻基继位的时候,也面临着藩王坐大的情况,但形势要好得多。他的爷爷朱棣,因为深深体会到藩王割据的恶果,所以称帝之后,同样进行了削藩。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明成祖朱棣削去了六个的护卫。另外,他还吸取朱元璋的教训,将靖难之役中大批有经验的武臣保留下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实力。

朱瞻基的对手也是自己的叔叔,叫做朱高煦。他在各方面和明成祖朱棣都很相似,但事实证明,此人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他心心念念想着皇位,多次谗言诬告皇太子和皇太孙,却没有能够一锤定音,反而将野心昭然若揭于天下。

宣德元年,朱瞻基刚刚登基,大肆赏赐自己的叔叔们,对于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个亲叔叔更是优待。然而,朱高煦就想重演一番靖难的好戏,在永安发动叛乱。他指责老臣夏原吉为靶子,并联合了几路兵马。

当时,朱高煦有两个选择,要么出兵济南,割据山东,要么出兵南京,占领江南。大将张辅拍着胸脯保证,给自己两万精兵,就可以平叛。朱瞻基却敏锐判断,朱高煦既不会攻济南,也不会下南京,以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一时之间只会呆在永安城。而且,朱瞻基还说,张辅固然能平叛,但要天下心服,必须他自己御驾亲征。

他的判断完全正确,朱高煦哪里都没有去,就死死的守在永安城,等到大军包围还没有任何表示。而朱瞻基的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子盖过了叛军,让其它几路藩王也不敢妄动。

最后,这位叫得很凶的朱高煦,不顾下属的反对,偷偷从小道跑出来跪在朱瞻基面前。朱瞻基念及亲情,没有当场处死他,而是将其囚禁。大军回师时,朱瞻基又向另外一个叔叔朱高燧写了一封信,吓得这位曾经为难自己的藩王乖乖将三万精兵交出。困扰了明朝五十年的藩王割据,终于被朱瞻基轻轻松松化解了。

更为可笑的是,朱高煦在大事面前胆小,小事上却胆大。宣德帝朱瞻基去探望这位叔叔,朱高煦乘其不备,伸脚将皇帝勾倒,自己哈哈大笑。朱瞻基恼羞成怒,将他扣在一个大铜缸里,用木炭在外面点火,活活烤死了他。

参考资料:《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