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结构,做不好管理!结构思维助你描绘出最适合企业的“管理树”
前言
各位管理之声的群友,很高兴来参加这样一次分享会。去年的年底,我出版了一本新书叫《管理架构师》,总的来说大家反应还是不错的。据我所知,也有若干个企业,有一家拟上市公司,现在已经把《管理架构师》作为全部管理人员的学习手册,依此来对本企业的一些管理进行改进。比如武汉的启瑞制药,他们的管理层全部在学习《管理架构师》,学的时候也有一些困惑和问题,包括我们群里群友也提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今天就这些问题和大家来做一个分享。
《管理架构师》实际上主要是面对传统产业的,那么有一些很新的经济体,比如共享经济等,它的价值流跟我们现在所讲的有点区别,但是我们这个书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借鉴。
什么是企业里面的管理架构师?顾名思义,管理架构师是一个角色,而不是说企业里面有一个专门的职位或职务叫管理架构师。
从广义上看,只要涉及做管理设计这些人,都可以称为是管理架构师,因此所有的管理者都是管理架构师;从狭义来看,管理架构师实际上是在企业里面专业从事管理架构设计的,也就是说它更多的要去制定方案。从这个角度来看,HR、组织发展、运营管理这几个部门和这些职位上的人员,更具有“管理架构师”这种角色属性。
实际上,最重要的管理架构师,应该是企业的主要的管理者,甚至是老板。因为没有他们的理解和驱动,企业的管理体系是无法建立的。所以说,企业的老板如果完全不重视,不想做管理架构体系,那你只有去影响和教育老板。
1.坚持基本原则——所有的管理体系建设都必须从业务出发
业务即经营,经营就是创造价值,创造客户价值,创造利润的活动。因此建立管理体系,要先把经营和管理打通,即建构企业管理体系的开始就是要梳理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定义,把价值创造活动分成两大部分:核心流程和辅助流程。例如,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活动,是主要流程;像人力资源、财务等则属于辅助流程,这样企业所有的活动都纳入到了一个价值链体系。
从狭义上讲,创造价值的活动是指企业的价值流,即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为什么叫价值流?这是比喻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就像一条河一样在流动,如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之后,产生附加值,一条条产业链如支流汇入主流,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流动的过程,使用价值流很形象。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是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之下,且战略要分几个层次。
首先要解决业务的组合问题,即业务的选择,在这个前提下,某个业务的经营战略就都是战略的主体。比如,海尔可能既生产冰箱又生产洗衣机,还有空调。那么战略的主要的内容就是分别研究洗衣机的战略、空调的战略和冰箱的战略。
其次,战略是从业务出发的,在设计管理架构的时候,总的来说也是从某一项业务出发。如果这个企业是多个业务,那就相当于有多条价值流。
2.企业主要价值流和战略的关系
战略是一些经营的思想和策略,核心内容是赢的逻辑。对某一项业务而言,就是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这种赢的思路,包括商业模式,即价值创造方式的一种集成或者组合,就是价值创造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实际上体现在价值流的这个设计。
以制造业为例,目前的生产模式或者说商业模式,大体上分三种:第一种是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分销。这是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批量很大的生产,然通过流通渠道把它卖出去,像手机、家电;第二种是规模化定制,如家具;第三种,个性化定制。如韩都衣舍这样的品牌。这三种商业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价值链模式或者价值流模式。我们90%企业的商业模式亦是如此。
由于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分销,与个性化定制在研发、生产、销售的活动不太一样。因此,在价值流设计上,我们可能还要把研、产、销下一级的关键的制胜因素找出来。例如,个性化定制价值流的设计,应该在研发上,且是分布式研发,即多个研发点,否则来不及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品种。因为从市场需求讲,分布式研发能快速的响应市场,符合个性化定制模式的特点;从销售环节说,它一定是自己能够掌控零售业务数据,把握顾客的需求。
“研产销”活动中每一个环节体现着它的一些特色,以及策略上的安排。实际上这个做的过程就体现了策略,体现了赢的因素。再层层往下分解,就可以把基于战略目标、基于商业模式的这样一个总体的设计落实到很细节、具体的步骤上。
这个实际上是我们流程设计的一个指南,就是我们进行流程分解时,要把大的流程变为系列的流程,在分解的过程中,其实每一个层次的流程也体现了策略,或者战略的意图。
这是管理架构设计的一个基础逻辑,就是所有的设计都是从业务活动出发的,从经营活动出发的。这是进行管理架构体系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的逻辑,你的管理体系才是有效的。因为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你的管理体系不能够独立于价值创造,否则可能会是一套形式主义的体系。
1.第一类活动:牵引性活动
企业价值活动中,战略管理活动是牵引性活动,即牵引所有价值创造活动的活动,且应该在价值流程设计的上面。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把价值活动分成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但是我这次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斗胆对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进行了创新,自己设立了一个流程框架的标准。我没有把企业里的流程活动分为主要和辅助,因为主、辅的划分方法其实是在暗示,企业里有些活动是重要的,有些是不重要的。其实对企业来说,它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共同创造价值,很难分出主和辅,尤其是把人力资源、把资金的筹措管理,把信息流等当成辅助性活动的话,我觉得未必合理。
所以我在书中说道,迈克尔·波特的这种对价值活动的划分标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足够注意到人力资源的作用。事实上,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知识性的活动,尤其在目前这种时代,它应该就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最主要的活动。其实我们的老板都知道,只要有了人,什么业务都能做得成;二是没有体现战略导向。战略管理的活动在迈克尔·波特的著作里是找不到的。但在一个战略导向的时代,战略活动就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分析,我就把企业的所有价值活动,从迈克尔·波特的的二分法,创新成四分法。在流程设计里面,我们可以认为战略管理活动是这个流程体系的顶层活动。在战略管理活动里面,我又把它切分成四个一级流程:
第一个一级流程,是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
第二个一级流程是年度计划和预算,这个实际上是战略的分解,一般来说是一个3-5年的规划,那么它要分解为年度计划。所以年度计划实际上是我们经营最重要的驱动力,引领一年的工作;
第三个一级流程是投资管理。因为投资无论是收购兼并的投资,还是自己内部建设产能的基建类投资,它既是实现战略的手段,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
第四个一级流程是文化理念建设。这个其实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价值活动,甚至是在战略之上的活动,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企业的活动分得太细了,所以我认为文化的管理,也属于战略管理,因为文化事实上是战略和管理体系的一个内核。基于此,我想我把文化理念建设放到战略管理范畴里,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2.第二类活动:价值流活动
价值流活动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主流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其实世界上的管理学界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主流程可以分成三大段:第一段是产品的开发,也包括一些应用技术的开发;第二段是采购和制造。现在有了统一的叫法:集成供应链,即广义的供应链,不仅是采购,还包括制造、交付;第三段就是顾客关系的投资,现在基本上也有一个统称的说法: CRM。那么我进写作《管理架构师》时,基本上保持了这么一个结构,但是有了一些创新。我把价值创造的主流程也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按过去的说法是研、产、销,为什么现在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际上它还包括产品进入和退出市场的策略。这段流程和华为的IPD集成研发基本是叠合的,只不过说法不一样。
第二大段是生产制造。这个流程现在全世界也基本上形成共识了,就叫供应链,也可以叫集成供应链,即集成上游、集成部品模块等。集成供应链的内容是从生产到交付,即生产出来之后,把成品交付到顾客手中。这里包括了物流配送,如果是消费品的话,还包括分销。分销这一段比较复杂一点,分销既是营销范畴也属于集成供应链。这等于说就像广深高速公路,它既属于G04,又属于G15,两条高速公路是叠合的。
第三段是顾客连接,是我做的一点创新。很多企业叫做客户关系管理,子流程非常多,包括品牌、传播、客户关系深化、沟通、服务、销售等等。为什么我称之为“顾客连接”呢?在《管理架构师》之前,我出版了两本快营销的书,一本叫《连接》,一本叫《深度分销》。在《连接》里面我提出了一个营销模型,被一些研究新营销的朋友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理论基础。我认为,营销的理论基础就是三度空间、三位一体理论,所谓三个空间,就是社群空间、网络空间和终端空间。
图1:顾客交互链的三个空间
基于这样一个三度空间或三位一体的理论,我设计了一个顾客连接的流程。简单说,因为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模式是立体化的,传播的媒介是立体化的,渠道是立体化的,所以和顾客的连接也是立体化、多维度的,因为顾客连接是互联网时代企业主要价值创造活动,所以不再是过去那种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我就把它作为主流程中的一段。
3.第三类活动:要素类活动
要素类活动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时代,就变得更加重要。正如前面所说,我认为迈克尔·波特的理论有一个缺陷:他把财务、资金、人力资源等活动作为支持性、辅助性活动,降低了人力资源、资金这些要素的作用。在《管理架构师》里,我把支持性活动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要素性流程。因为资金、人、技术这些要素的流程跟主价值流程是高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后台的流程,所以我把资金、人才和技术这三个要素的开发利用,合在一起统称为要素性流程。当然,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放在了产品开发流程里;而在要素性流程里面的技术开发,则更多是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的开发。
4.第四类活动:知识性活动
知识性活动包括信息流,即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包括财务、公关、法务、审计等。但我在设计这方面流程的时候并没有写的很全面,主要是因为没有必要写的太详细,如怎么盖公章、发文件这些。
事实上,四类活动我写了26项流程,比华为的17项流程多。有些朋友就提出意见,认为我把这个一级流程写得太多了。为什么写这么多?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我是有意把有的地方流程写的细致一些,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分,比如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绩效、激励等作为一级流程来写。从读者角度,读者多是搞人力资源的朋友,这一块我就稍微细致了一些,希望我的用心能切实帮助到搞人力资源的朋友。
第二个原因就是体现了中国管理特色。比如说文化理念的建设,就是中国企业的特色,还比如说我们还专门谈到债务的管理,是因为一些民营企业,包括一些国有企业,现在最大的隐患就是负债率过高;把干部管理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流程,也是从中国企业的现实问题出发而作出的选择;有些流程的设计,我是希望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一些牵引或者促进作用,比如社会责任流程。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不作为一级流程的。但的确有很多企业到今天为止,仍然把社会责任的活动作为公关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对宣传的组成部分。;从意识上也是不够的,我认为中国企业未来要做企业,就要成为公民组织,要做一个合格的法人公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责任作为一级流程。
上述这四类企业经营活动,包括管理活动的划分,实际是设计流程的框架,让我们知道流程体系建设的源头在哪里,基础在哪里,依据在哪里。
在讲流程的设计时,没有把组织的因素放进来。因为有很多的朋友一讲流程,就把组织问题混在一起,把流程分解到各个部门。实际上,我觉得做流程的分解先不要考虑组织,要先考虑事情本身的逻辑,把这个事情本身分成哪几个步骤,把它细化后再考虑操作。例如,产品开发从需求到产品整个过程包括三大段:第一段是需求的管理;第二段是产品的企划;第三段是具体的产品开发。这个三段法就是做这个事情的逻辑,即是做事情的三步法。
按照架构师的逻辑,也可以将这三步法理解为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二级流程。在二级流程中,如需求管理,实际上又可分为若干个三级流程等等。理论上,可以一步步的向下分解成具体的工作行为,所以我就把流程分解这一大部分取了个名字,叫做“好大一棵树!”但是,流程分解是不用细化到某一个非常具体的工作行为,像操作手册那么细的东西是没必要的。我们进行流程分解时,有两个标准:
第一,流程不需要分解,即知道事情怎么做,就不需要分解。因为流程是为了指导我们的工作,大家都会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分解?如早晨起刷牙,小孩子都会的事情,咱们就不用搞个刷牙流程。
第二,工作不需要协同来做,设计到最后也是如此,或者有些工作只需要一个单一的职位来做,那就不要写流程。因为流程要起到横向的协同作用,当某一件事情,某一个职位的某一个人就能够完成,那这时就不需要做流程了,需要的是作业指导书,所以流程细化的最后结果就是作业指导书。
实际上我们就把流程和作业指导书连接起来了,因为通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就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企业要做什么事;第二个企业如何做事。正如德鲁克的“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通过对流程的层层分解直到作业指导书,“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就有了评判标准和操作规范。
所以流程分解是管理架构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操作时要注意流程的三个属性:
第一个属性,流程一定是一个闭环。它是任务导向,是输出定义的,即流程要最后要实现什么功能、实现什么作用。所以,所有的流程都是客户导向的闭环。
第二个属性,流程有顺序和步骤。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很多个步骤来做,这就体现了做事的科学的方法,体现了做事的效率原则。
第三个属性,任何流程都有时间规定,它体现了速度原则。
所谓的组织化很简单,把流程规划出来之后,组织化的问题在于:流程活动由谁来完成?由哪一个责任主体来完成?但责任主体,不能完全理解为就是某一个人来负责,在具体的个人之前实际上是由一个机构、一个团队或一个项目组的组织完成,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谈组织。
流程和组织的结合,本质上是要解决分工问题。即不同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责任主体,什么样的组织来做?这个时候就是把流程和组织结合起来的时候。怎么结合?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
1.依据流程进行自上而下的组织设计
“自上而下”就是从一级流程出发来进行组织的分工,从大的分工再到细的分工,完成组织的设计。
例如,企业的第一类的活动叫牵引性的活动,包括战略、计划、投资和企业文化。根据这样的分界,在进行组织化的时侯,我们常用的做法就是分成四个部门,即四个一级组织:战略部、计划部(也可以叫运营部)、投资部、企业文化部,这是个基本逻辑。当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规模及每个活动实际牵涉到的工作量等,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
如何调整呢?比如说我战略和计划放到一起,统称为战略与运营部。如果是上市公司,投资活动很多,收购界面的工作量很大,投资就可以独立出来,非上市企业的话,经常把投资也放到战略运营部里去,改个名字叫总裁办。这都是把它符号化的过程,实施的内容是这个流程决定的。企业文化的组织设计也是一样,如果企业非常大,那我这个企业文化要独立为一个部门,或者和党建部门合在一起,就是负责企业文化工作。但如果这个企业很小,总共就几百人,可能就没有必要独立了成立企业文化部,和人力资源部门放在一起也是可以的。总的来说,大的逻辑是根据价值链来设计组织,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主价值流的三大块: IPD,从需求到产品;集成供应链,从设计到交付;顾客连接,这三大块可以分为三大部门、三大中心,或者三大机构。当然这是以制造业为模板的,如果是一个消费业企业呢?它面向顾客的研究活动非常频繁,可以把一级流程里面的,即从需求到产品里面的市场管理、需求管理独立出来,变为顾客研究部;可以把产品企划专门独立出来,组建产品规划部、产品开发部;也可以把产品开发部分解,比如说分成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开发,我再把它分解开,分解完了之后还可以把它矩阵式的组合起来。
所以说,同样一个“从需求到产品”需要的一个价值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整合度高一些、分工细一些,所以这是一个分工的细致度,以及部门设置的宽度问题。只要是依据价值流的这样一个原则和价值流的流程,怎么调整都是正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
从上而下,意味着从大部门设计一直到职位设计的流程分解。在这个地方我得把“职位”这个词强调一下。职位非常重要,职位是企业里最小的组织单元。这个大家一定要理解,最小的组织单元是职位,组织实际上就是职位的集成。我把职位结合起来变成了组织:有的组织是大组织,职位就多,职位之间既有结构关系又是相对独立的;还有的组织是任务小组的结合,有的小组可能就一个职位,由此说职位是组织的最小单元。
2.由下而上的组织设计
由下而上,实际上更符合流程决定组织的原则。我把这个流程分解得很细,比如市场调查这项活动分解到调查资料,就可以判断这项活动是分解成一个职位做,还是分解为两个职位做?就是从流程最基础、最细致的部分,把这个流程和职位先对应起来,即流程分解到某一个职位可以完成,就不需要再分解。所以说,职位是最小的组织,也是流程的末端。
当流程具体的某个环节和职位直接对应起来,我们就可以进行组织调整。比如一个人员能力很强,就可以让他多做几项细致的流程工作,也有可能是目前这个职位上的人员能力还不够,那可能让他只做其中的两个小步骤,或者协调别的部门来组成一个临时的任务小组等,这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的。从下往上进行组织设计,我们把叫做“组织的归拢”。比如一系列的职位是做一件事的,就可能把它整合起来变成一个部门。
现实中,我们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要有。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当分解、梳理到流程的末端,把作业指导书和职位对接起来后,流程和组织就对接起来,我们基于流程进行组织设计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组织之间的协同问题,包括职位和职位之间的协同、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协同,我在书里提出一个比喻,这个协同就像是我们戴在手上手串。当然我能说是好像,不能完全去对应。传统的协同方式大体上有三种:
第一种协同方式,靠权力衔接。比如人力资源部有两个职位,招聘和编制管理,这两个职位上面靠招聘部的领导来指挥他们去进行协同,因为用权利衔接还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企业的大部分的协同活动还是权力衔接。
第二种协同方式,流程衔接。事情按照流程运行顺序,哪个环节该谁做,就谁做,不需要领导来审批指挥。组织协同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基于数据化管理的流程衔接,这是未来的组织运行的主要的机制。
不过我要补充一下,企业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流程化,有些活动是属于那种不确定性的活动,那么它就不能够流程化,比方说一些创新探索性的活动,它存在很不确定性,也需要更多的灵活性,用流程设计来管理就不行了。
第三种协同方式,内部的交易。有一些企业的活动,它的信息不太透明,管理成本又很高,所以可以通过内部购买的方式,像车队服务、会议服务等,它就可以通过内部交易的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