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昆:百衲衣与新尺度(《儒林外史》新读之十三)

《儒林外史》写得好吗?值得一读再读吗?

从内容来看,它能反映明、清时代的社会形貌,呈现科举制度下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嘴脸,表达作者的人生观与批判精神。

从文笔来谈,也是不差。简洁流利的笔触,刻画各阶层的人物,无论将相、王侯、名士、山人,以及市井小民,都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但从故事结构而言,却得不到中肯的评价。

蒋瑞藻《小说考证》

公元一九一八年,蒋瑞藻编纂《小说考证》,引述《缺名笔记》说:“《儒林外史》之布局不免松懈。盖作者初未决定写至何人何事而止也……盖其弊端在有枝无干……将谓其以人为干耶?则杜少卿一人,不能绾束全书人物。将谓其以事为干耶?则势利二字,亦不足以赅括全书情。”

言之凿凿,不得不信,“有枝无干”遂成为《儒林外史》最严重的指控。

一九二三年,胡适写了一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及《儒林外史》,说它:“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这个体裁最容易学,又最方便。”

以胡氏的看法,化缺点为优点,化腐朽为神奇,就好像将碎布拼花,任意补缀,倒成了一件经济而堪用的百衲袈衣。

《中国小说史略》

几年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他谈到《儒林外史》,也说:“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尽管鲁迅有心称颂揄扬,说明这件“袈裟”是用碎锦缝制,而且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但文词中“无主干”、“集碎锦”、“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又让读者心生轻蔑。

近人赵聪开始有了辩护,在《中国五大小说之研究》中谓:“卷首总示全书旨意,煞尾对全书作一总结,中间嵌入表现同一主题的题材,虽然分开可以独立成篇,但合而为一仍不失为一部巨著。这种结构不同于以前小说的传统作法,别具一种新奇的格局,实是吴敬梓的创造。……前后故事得此起彼讫-----显见作者已是用了经纬线把全书十余故事贯穿起来,使其成为另一个新奇别致的构。”

《中国五大小说之研究》

赵氏所言,无异视《儒林外史》为新锦旧织的百衲袈裟,但会不会有护短之嫌呢?

林顺夫〈《儒林外史》中的礼与叙事结构〉,倒有崭新的见解。这篇文章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讨论会以英文发表,坊间亦见有三种译稿,一是希春节译,刊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研究丛刊之三;一是张端穗译,在《东海文艺》第十一期;另一为胡锦媛译,《中外文学》第一五O期。

林氏认为中国人宽博的世界观,以及不强调事件的机械因果关系,所以在小说中描述的,是一个巨大的人类世界,呈现多重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少会集中力量去写单一人物或事件。吴敬梓创作了一百六十余人,生活在大江南北数省之间,前后又历百年之长,便是表现了这种精神。

此消彼长,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都曾扮过主角,也曾搭过配角,也会消失于帘幕之下,这才合于自然法则。

书中表现是反对虚伪的、囿于陋习旧制礼教,意图提示儒家原本合于人性事理的人文主义,倡导真正礼仪社会。吴敬梓有效的利用“礼”来贯穿全书的文旨与结构。

经林氏分析,儒林外史的写作方法,不再是缝缝补补后的将就一用的破袈裟,而是代表中国传统思想与信仰的百衲法衣。

林顺夫

我们可以因此自觉到,用西方思想的方式、西方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来评论中国古典小说,并不是十分洽当。

章回体小说的起讫转折,叙述性极强,与市井讲古说书的型态,有很大的关联。依附主题而改变全书的架构,使每一部古典作品都呈现了独特的风貌。这比事先设定一个结构模式,再把故事套入,来得高明许多。

如果我们不体会中西小说的歧异性,硬要把《儒林外史》置入情节小说或人物小说的二分范畴中,自然得不到公允的评价。要求《儒林外史》具有严密而机械的“完美结构”,也无异要求吴敬梓穿西装、打领带、抽纸烟、看电影。

时空差异,写作工具与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作品不同的风貌,如能“欣赏”这些变异,更能领会大自然的幻化与多样性的人间世。

用这种宽容接纳的态度,回头来看民国初期学者们对《儒林外史》的“偏见”,可以了解他们对西方思想的强大冲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关爱与“苛求”。

《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

近年来,我们渐渐掌握了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新”尺度,重新省察自己的文化财产。只是多数人忙于追求更富裕的生活,而忽视了文化自觉的必要。以至于林顺夫对《儒林外史》的重新肯定,经过三位译者努力传述,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回响。

眼观这些时弊,倒希望有人能继吴敬梓之后,揭示问题于书中,已尽讽谕劝世之效。只是,谁能学得《儒林外史》编缀百衲的技巧,又肯用心来关怀人世的卑微和不幸呢?

(0)

相关推荐

  • 名著《儒林外史》,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的意思,指代的是学 ...

  • 清朝文学十大代表作

    时间:2020-10-26 21:09:56编辑:梓岚 1.<红楼梦> 作为中国人小编相信这部<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不仅是清朝文学代表作,更是一 ...

  • 《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峰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长篇小说,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它塑造 ...

  • 杜维沫:《金瓶梅》常谈

    <金瓶梅>的成书时期,一般认为在明代万历年间. 从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看,它是第一部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白话长篇小说,是宋元以来描摹世态人情的话本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之继承与发展. 它 ...

  • 《儒林外史》的反讽修辞

    时长 06:09 <儒林外史>的反讽修辞 介绍了<儒林外史>这部小说里头的两大类人物以后,咱们再用一点时间讲一讲<儒林外史>中的反讽修辞.过去咱们都说<儒林外 ...

  • 《儒林外史》:9.0高分!这本书能从年少刷到年老

    音乐 |  Lucy Schwartz - Feeling of Being 谷主麦家说:"在不可测的历史中,精彩的.悲伤的.魅力的.愤怒的事情都已安静,而时间是当下的真实.弥足珍贵.&qu ...

  • 许建昆:梦里乾坤(《儒林外史》新读之十)

    自从佛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以来,人们的梦应该褪下神秘的面纱,得到清澄的答案.但在一连串精神分析的活动中,探求错综复杂的情结,企图挖掘冰山底下埋藏掩饰而不可理喻的潜意识思想,变得光 ...

  • 许建昆:难为女人(《儒林外史》新读之十二)

    作为一个女人,是幸还是不幸? 虽然这是个"女男平等"的时代,女子自主权大大伸张,可以独立创业,与男子一争短长:可以写文章,夸耀自己"宁为女人":可以自行权衡&q ...

  • 许建昆:先生,算个命吧(《儒林外史》新读之十一)

    走进公园或者旧街长廊底下,往往在阴暗的角落,可以不期而遇."先生,算个命吧!"如果你匆忙于行,必然心头一懔,立刻闪避,加速逃离.如果心中隐有爱欲瞋怨,说不定就中邪蛊惑,请求指点迷津 ...

  • 许建昆:画蛇何必添足(《儒林外史》新读之九)

    话说道光年间,天下承平日久,世风逐渐凋蔽,盗匪蚁聚,灾祸连绵:又有外敌窥境,仗着船坚炮利,直扑江淮.因此人心惶乱不安,纷纷走避他乡. 此时,南京城里有个三十来岁的举人,姓许名孝先,字学边.他笃守父训, ...

  • 许建昆:让裁缝来收边(《儒林外史》新读之八)

    在<儒林外史>收笔之前,吴敬梓何以要添入无业的季遐年.卖菜及火纸筒子的王太.开当铺尔后卖茶教书的盖宽.当裁缝的荆元等四个"市井之徒",来凑热闹? 他们虽然不是读书人,却 ...

  • 许建昆:吴敬梓的妄叹与论定(儒林外史新读之七)

    吴敬梓对个人的能力与抱负,是否曾经表白过? 故事中,迟衡山听见杜少卿受到荐举,劝勉说:"而今读书的朋友--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你此番征辟了去,替朝廷做些正经事,方不愧我辈所学 ...

  • 许建昆:吴敬梓晚年所寄(《儒林外史》新读之六)

    <儒林外史>有位天长县秀才,姓杜名仪字少卿.个性豪爽,喜欢救人急难.父亲生前的管家娄焕文年老病垂,他接在家里亲奉汤药,为了顾及娄老先生的天伦之情,连儿孙也请来. 娄老先生过意不去,赶孙子回 ...

  • 许建昆:吴敬梓的谐音与隐喻(《儒林外史》新读之五)

    用谐音来求吴敬梓的隐喻,是否可行?在周进.范进.王惠.荀玫四进士中,我们读出"士子之中有使尽愚力者,有滥竽充数者,有一心猎取功名利禄者.到头来,老的枉费心机,少的也跟的倒霉." 或 ...

  • 许建昆:王冕为什么画荷(儒林外史新读之四)

    吴敬梓到底有没有学问?有人说,<儒林外史>里陈礼为王惠.荀玫两人扶乩问卜,请出了关羽,居然在沙盘上写了一阙<西江月>.一个三国时代的人,怎可能始用晚唐.宋初才使用的词谱.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