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钱的态度
我老爸说他们小区有个退休老头,家里窗户正对垃圾桶。他没事就盯着垃圾桶,一看到有人扔点能卖钱的东西就立刻从四楼跑下来把东西拿回家。连保洁员已经拿走的东西他都去拿。有人把家里旧椅子拿出来供大家在院子里坐坐,他也把金属腿下掉去卖钱。
其实他并不穷,退休金四千多,除了吃饭几乎不花钱。就是对钱极度渴望,每天不搞点外快就浑身难受,一看就是打小穷怕了的。从苦日子过来的人把钱看得格外重,而从小富养的人一般把钱看得比较轻。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中国人说自己攒的钱下辈子都花不完,而美国人表示不信,连拳王泰森和歌王帕瓦罗蒂的钱都不够花,你比他们还牛B?
这个还真有可能,因为只赚不花的中国人太多了,而像泰森和帕瓦罗蒂那样的花法,在中国极为稀有,那不叫花钱,叫挥霍、浪费、糟蹋。
曾经有不少版友叫我买辆房车,说出去玩不用住宾馆了,省钱。我从来不为所动,养一辆房车一年大概需要多少钱?首先买车+各种装备配齐,至少要花20多万吧?这还是最便宜的国产车。进口的上百万也有,就不谈了。
玩的再频繁,一年也最多跑半年吧?那不跑的半年车子放在哪儿?自家的地下车库因为高度不够,房车下不来,得找地方停车吧?能不能在附近找到另说,即使找到,一天最少也得10几块钱吧?半年就要2千多块钱。
车子不论动不动,一年都得保养两次吧?我对房车不了解,反正我自家的五座车小保养也要1000左右,大保养将近2000,如果再换点零件或者车胎,就更多了。
还有车子哪怕用不上,也得十天半个月地遛一遛,不然发动机摆坏了,或者轮胎压久了都容易坏,汽油也会变质。到时候我天天想着离家不远的地方还有一辆车暴晒雨淋闲置耗钱,我还睡得着吗?
另外,那么大的车跑起来油耗也高吧?高速费也贵吧?我相信很多人大笔花钱时都会有我这样的考虑,特别慎重,追求性价比,讲求利用率,皆因为曾经穷过,现有的也来之不易。
美国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受过“忆苦思甜”和“储蓄光荣”的教育,有钱就花,够买豪车的绝不买普通车,够买游艇的买游艇。他们生而富裕,即使落魄了也能衣食无忧,养好几个孩子。
而我们呢,手上有50万,绝不会去买50万的车,可能只会花20万买车,买之前还要研究哪种车将来转手残值更高。另30万买理财。
如果手上有100万,就不是买车了,而是买房,哪怕不缺房。用于投资,或者出租,以房养贷,补贴生活费,虽然生活费已足够。
要么就是养老,甭管老了到底需要不需要这么多钱。或者留给子女,谁都不希望子女啃老,但每个人似乎都做好了被啃的准备,并以有被啃的实力为荣。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爱钱、最热衷于存钱的,不信上帝、不信佛、不信邪,只信钱。
我父母年轻时饿过肚子,即使后来生活好了也每日居安思危,想方设法把勤俭节约的精神传递给我们。
我上初中那会,我父母每天给我们一元零用钱,再鼓励我们把钱存在他们那,每月利息10%。我们姐妹仨比着存钱,加上压岁钱,几年下来颇为可观,每月只取利息来花。
所以我在三观形成之前就成了“只挣不花”的人,这种习惯一但养成,基本就是一辈子。如果我今天负气挥霍了一下,明天气消了恨不能加倍省回来。
我心里知道这样不好,却无力改变自己。所以我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注意,一心想把她培养成一个在金钱观和消费观上“完美适度”的人。但身教的影响远超过言传。
我第一次发现她比较在乎钱是在她12岁的时候。她跟随学校去了一趟美国,这种修学游也有一些购物项目。她在销售的忽悠下花50元买了一瓶“肝宝”(一种保健品,据说对喝酒的人有护肝作用)回来送给她爸。
但其实她买过之后很快就后悔了,为此懊恼了很久。她还对我说她十分看不惯两个同学在美国比赛着买东西,浪费父母的钱。
我女儿现在最大的消费就是吃饭,其他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于花样年华的女孩来说,是不太相称的。可是她觉得这样挺好,她很舒服。这就是观念形成了、习惯成自然,节省不是辛苦,浪费让人难受。
别人问我为什么焦虑,是怕钱不够花吗?我仔细想了想,如果不考虑将来生大病,仅仅是基本生活+吃喝玩乐,足足有余。我最大的理想应该是留一笔“巨额财富”给女儿,让她可以躺赢一辈子。
但其实躺下来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有动力才会努力,努力过才不负此生。而且她和我一样消费欲望不高。所以我的焦虑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但我对金钱的念想时而想得开,时而想不开。今天想开了,明天又想不开了。
我不像我父母过得那么纯粹——省就对了;也不像我女儿活得那么随性——开心就好。我介于他们之间,省的时候不舒服,想随性又放不开。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努力进化了几十年,竟变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一个左右手互搏的人。我老公小时候比我更穷,但他就进化得比我好,不服不行。